新型打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37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打钮机,包括夹臂、压钮下模、压钮上模、进料台、平移气缸、夹持气缸、压钮气缸和机架,其中平移气缸、压钮气缸、进料台和压料下模均安装在机架上,夹臂与夹持气缸连接,夹臂与出料口相匹配,夹持气缸与平移气缸连接,压钮上模与压钮下模相匹配,压钮上模与压钮气缸连接,进料台设有出料口。由于是通过夹臂来实现物料的放置,放置精度高,放置速度快,安全性好,而压钮下模和压钮上模的压合则通过压钮气缸实现,则提高了压合力的可控性,保证了压合力的稳定可靠,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高,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New button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play button machine, including clamping arms, pressing the button under the mold, pressing the button Shangmo, feeding table, shift cylinder, clamping cylinder, cylinder pressure button and a rack, wherein the shift cylinder, press button cylinder, feeding platform and pressing die are installed on the machine frame and clip the gas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arm, arm and outlet matched clamp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ift cylinder, pressing the button and pressing the button under the Shangmo mode matching, pressing the button pressing butt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angmo cylinder, the feed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Because it is placed by the arm to achieve the material, placed in high precision, placing speed, good safety, and pressing the button mold and press button Shangmo pressed by pressing the button cylinder to achieve increased controllability, pressing force, the pressing force is stable and reliable, thus, the invention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打钮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钮扣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打钮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钮扣中的钮面和钮体的安装固定,通常是利用手啤机来实现的。在手啤机上安装相应的上模和下模,并将钮面和钮体放置在下模上,然后用户通过操作手啤机的摇杆来使上模压合在下模上,以此实现钮面和钮体的固定。但是,手啤机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安全性差,另一方面,对于钮面和钮体在下模上的放置,仅能依靠用户实现,其精度低,容易造成压偏压坏等情况,且压合时是需要用户提供动力,其压力可控性差,易导致成品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打钮机,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打钮机,包括夹臂、压钮下模、压钮上模、进料台、平移气缸、压钮气缸和机架,其中平移气缸、夹持气缸、压钮气缸、进料台和压料下模均安装在机架上,进料台设有出料口,夹臂与夹持气缸连接,夹臂与出料口相匹配,夹持气缸与平移气缸连接,压钮上模与压钮下模相匹配,压钮上模与压钮气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气缸来实现夹臂对物料的夹持,而通过平移气缸来实现夹臂的水平移动,最终来实现夹臂将物料安置到压钮下模上,由于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物料的放置,放置精度高,放置速度快,安全性好,而压钮下模和压钮上模的压合则通过压钮气缸实现,则提高了压合力的可控性,保证了压合力的稳定可靠,由此,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高,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挡片和挡片气缸,其中挡片与挡片气缸相连接,挡片挡住出料口,挡片气缸安装在机架上。挡片的设置可以防止在进料时,物料直接从出料口处掉落,而挡片气缸的设置是为了在需要物料离开出料口时,可以及时将挡片从出料口处移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红外传感器,其中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出料口相对。由此,红外传感器可以对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进行感应,以方便及时控制夹持气缸,保证夹臂能快速准确地对物料进行夹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上设有平移气缸座,平移气缸安装在平移气缸座上。平移气缸座的设置能方便平移气缸的固定和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台包括底板和围板,其中围板安装在底板上,并围出进料通道,出料口设于进料通道的一端。底板的设置可以实现物料的支撑,而围板的设置可以更好地限制物料的移动范围,保证物料能在进料通道上移动并最终到达出料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通道呈倾斜状,并倾向出料口。由此,物料能通过进料通道滑向出料口,方便进料的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纠偏块和纠偏气缸,其中纠偏块一端与围板相连接,另一端和纠偏气缸相连接,纠偏块位于进料通道内,纠偏气缸安装在底板上。当多个物料在进料通道中卡住时,纠偏块可以对一部分物料施力以改变物料的位置,以保证物料能正常进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排料管,其中排料管与压料下模相对。由此,能通过在排料管中通入空气,以此将压料下模上压合完成的钮扣吹下实现排料,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打钮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夹臂平移运动相关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进料运动相关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打钮机,包括夹臂1、压钮下模2、压钮上模3、进料台4、平移气缸5、夹持气缸6、压钮气缸7和机架8。压钮气缸7安装在机架8的上部,且压钮气缸7的活塞杆通过螺栓与压钮上模3相连接,压钮下模2安装在机架8上,且压钮上模3和压钮下模2相匹配,且压钮上模3的位置和压钮下模2的位置也相匹配,使得压钮上模3在下压时能准确压合在压钮下模2上。进料台4包括底板41和围板42,围板42安装在底板41上,并围出进料通道420,进料通道420的一端设有出料口40,进料通道420呈倾斜状,并倾向出料口40。底板41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8上,且出料口40的位置与压钮下模2的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纠偏块11和纠偏气缸12,纠偏块11一端与围板42相铰接,另一端和纠偏气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纠偏块11位于进料通道420内,且纠偏气缸1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41上。机架8上设有平移气缸座81,平移气缸5通过螺栓安装在平移气缸座81上。且平移气缸5的活塞杆与夹持气缸6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夹持气缸6的活塞杆与夹臂1相连接,使得夹持气缸6能控制夹臂1的夹持或者打开,而平移气缸5能控制夹臂1的水平移动,夹臂1的位置与出料口40的位置相匹配,使得夹臂1的夹持端位于出料口40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挡片9和挡片气缸10,挡片9和挡片气缸1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挡片9位于出料口40处,并能挡住出料口40,且挡片气缸10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8上。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先将钮面放置在钮体上作为物料,并将上述物料放置在进料通道420上,而进料通道420下能安装有电机,依靠倾斜状的进料通道420,和电机的震动,使得物料能沿着进料通道420滑到出料口40处。而在物料在进料过程中,如果多个物料卡在进料通道420内,此时,可以启动纠偏气缸12,纠偏气缸12可以带动纠偏块11的一端移动,使得纠偏块11能推动物料,使得物料间不再相互卡住,保证物料的顺利进料。当物料到达出料口40时,此时,启动挡片气缸10,挡片气缸10带动挡片9下移,使得挡片9不再挡住出料口40,同时,启动夹持气缸6,夹持气缸6带动夹臂1夹住物料,然后启动平移气缸5,平移气缸5带动夹持气缸6水平移动,使得夹臂1夹住物料往压钮下模2方向移动。当夹臂1到达压钮下模2上方时,再次启动夹持气缸6,夹持气缸6带动夹臂1打开,使得物料放置在压钮下模2上,然后再次启动平移气缸5,平移气缸5带动夹持气缸6和夹臂1回到原位,之后,挡片气缸10启动,带动挡片9上移挡住出料口40。最后,启动压钮气缸7,压钮气缸7带动压钮上模3下压,压钮上模3压合在压钮下模2的物料上,即钮面和钮体被压合,即完成对一个物料的加工,此时只要对压钮下模2上的加工完成的物料进行排料,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物料的加工。而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排料管101,排料管101与压钮下模2相对,且排料管101可以与气缸等气源连接,本实施例中排料管101与挡片气缸10相连,使得在物料加工完成后,挡片气缸10能往排料管101中供气,气体将物料从压钮下模2上冲下,即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料可以通过排料管101实现。另外,本专利技术还能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8上,且其与出料口40相对,使得红外传感器的感应端对准出料口40。由此,在加工的过程中,红外传感器能通过感应出料口40处是否存在物料,而及时控制夹持气缸6和平移气缸5的启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打钮机

【技术保护点】
新型打钮机,其中,包括夹臂(1)、压钮下模(2)、压钮上模(3)、进料台(4)、平移气缸(5)、夹持气缸(6)、压钮气缸(7)和机架(8),所述平移气缸(5)、压钮气缸(7)、进料台(4)和压料下模(2)均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夹臂(1)与夹持气缸(6)连接,所述进料台(4)设有出料口(40),所述夹臂(1)与出料口(40)相匹配,所述夹持气缸(6)与平移气缸(5)连接,所述压钮上模(3)与压钮下模(2)相匹配,压钮上模(3)与压钮气缸(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打钮机,其中,包括夹臂(1)、压钮下模(2)、压钮上模(3)、进料台(4)、平移气缸(5)、夹持气缸(6)、压钮气缸(7)和机架(8),所述平移气缸(5)、压钮气缸(7)、进料台(4)和压料下模(2)均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夹臂(1)与夹持气缸(6)连接,所述进料台(4)设有出料口(40),所述夹臂(1)与出料口(40)相匹配,所述夹持气缸(6)与平移气缸(5)连接,所述压钮上模(3)与压钮下模(2)相匹配,压钮上模(3)与压钮气缸(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打钮机,其中,包括挡片(9)和挡片气缸(10),所述挡片(9)与挡片气缸(10)相连接,所述挡片(9)挡住出料口(40),所述挡片气缸(10)安装在机架(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打钮机,其中,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机架(8)上,并与出料口(40)相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锦星钮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