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玲弋雯专利>正文

一种抗风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30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主伞体,所述主伞体包括撑杆、主伞骨以及主伞面,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所述副伞体包括副伞骨、副伞面以及斜拉伞骨,副伞骨与主伞骨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副伞面的顶部与主伞面的底部无缝对接,斜拉伞骨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以及副伞骨的中部,斜拉伞骨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副伞骨的底端外伸出一固定端,主伞骨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固定卡合的别卡一,将副伞体从主伞体边缘处放下来,通过斜拉伞骨以及限位装置对副伞体进行限位固定,使得主伞体的边缘处呈现一透明幕帘状,一方面不影响视线,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遮挡风雨。

Wind resistant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 resistant umbrella umbrella comprises a main body, wherein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a main rod, umbrella umbrella and umbrella surface, also includes a ring set side umbrella, the umbrella body comprises an umbrella, deputy vice vice umbrella and cable-stayed umbrella, umbrella and umbrella - vice principal to be and the two hinged connection, the umbrella surface and the top of the main umbrella sid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mless, middle cable-stayed ribs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on both ends of the main umbrella rib and auxiliary umbrella frame, cable-stayed umbrella includes hinge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two sub cable-stayed umbrella limit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sub diagonal ribs, vice the umbrella at the bottom out of a fixed end, inside the main umbrella rib is arranged with fixed end is fixed clamping clip, the side edge of the main body from the umbrella umbrella body down, the cable-stayed umbrella and a limiting device on the side of the umbrella body The edge of the winner umbrella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parent curtain shape, on the one hand, the line of sight is not influence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shield can be better shielded from wind and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雨伞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抗风雨伞。
技术介绍
伞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遮风挡雨的一种工具,现目前的伞具从功能来说,分为雨伞和太阳伞两种,而从伞具的收纳形式又分为折叠伞以及非折叠伞两种,而现在的雨伞无论是折叠或者非折叠的,在使用过程中,其展开使用时均为一个凹弧状,当遇到风雨较大的天气时,往往遮雨效果较差,很多时候打伞的人群叫苦不迭,这部分人更希望是穿雨衣觉得更能遮雨,现目前缺少一种抗风雨效果较好的伞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抗风雨伞,其遮风挡雨效果好,使用方便。(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主伞体,所述主伞体包括撑杆、主伞骨以及主伞面,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所述副伞体包括副伞骨、副伞面以及斜拉伞骨,所述副伞骨与主伞骨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所述副伞面的顶部与主伞面的底部无缝对接,所述斜拉伞骨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以及副伞骨的中部,斜拉伞骨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副伞骨的底端外伸出一固定端,主伞骨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固定卡合的别卡一。进一步的,所述副伞面采用透明材质所制而成。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设置于其中一个子斜拉伞骨上的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能够自由转动,还包括一设置于另一个子斜拉伞骨上的别卡二,所述固定杆能够与别卡二固定卡合。(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到的一种抗风雨伞,其可以通过铰接连接关系,将副伞体从主伞体边缘处放下来,通过斜拉伞骨以及限位装置对副伞体进行限位固定,使得主伞体的边缘处呈现一透明幕帘状,一方面不影响视线,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遮挡风雨,提高雨伞遮雨效果,同时,本技术收纳也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主伞体;2-副伞体;11-撑杆;12-主伞骨;13-主伞面;21-副伞骨;22-副伞面;23-斜拉伞骨;121-别卡一;211-固定端;231-子斜拉伞骨;232-限位装置;2321-固定杆;2322-别卡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主伞体1,所述主伞体1包括撑杆11、主伞骨12以及主伞面13,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2,所述副伞体2包括副伞骨21、副伞面22以及斜拉伞骨23,所述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所述副伞面22的顶部与主伞面13的底部无缝对接,所述斜拉伞骨23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中部,斜拉伞骨23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231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231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232,所述副伞骨21的底端外伸出一固定端211,主伞骨12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211固定卡合的别卡一121。其中,所述副伞面22采用透明材质所制而成;所述限位装置232包括一设置于其中一个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固定杆2321且所述固定杆2321能够自由转动,还包括一设置于另一个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别卡二2322,所述固定杆2321能够与别卡二2322固定卡合。本技术提到的一种抗风雨伞,其在具体使用时,当风雨较小或者当伞具作为太阳伞使用时,可以将副伞体2绕着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铰接点向着主伞面13内侧翻折,该过程中保证固定杆2321与别卡二2322非固定状态,当副伞体2翻转后紧贴主伞体1内侧时,将位于副伞骨21末端的固定端211与别卡一121固定连接,此时整个伞体可以使用。当风雨较大时,将位于副伞骨21末端的固定端211掰离别卡一121,将副伞体2从主伞体1内侧向外翻出,直到相互铰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231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此时,将位于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固定杆2321转动后与别卡二2322进行限位固定,限位固定后的斜拉伞骨23无法进行翻折,同时斜拉伞骨23也对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相对夹角进行固定,此时整个副伞体2为竖直向下的状态,使用者上半身可以完全浸入与主伞体1与副伞体2形成的内部空腔内,使用者通过副伞面22可以看清外部视线,同时副伞面22可以提高整个伞具遮风挡雨的效果。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风雨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主伞体(1),所述主伞体(1)包括撑杆(11)、主伞骨(12)以及主伞面(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2),所述副伞体(2)包括副伞骨(21)、副伞面(22)以及斜拉伞骨(23),所述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所述副伞面(22)的顶部与主伞面(13)的底部无缝对接,所述斜拉伞骨(23)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中部,斜拉伞骨(23)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231)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231)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232),所述副伞骨(21)的底端外伸出一固定端(211),主伞骨(12)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211)固定卡合的别卡一(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雨伞,包括主伞体(1),所述主伞体(1)包括撑杆(11)、主伞骨(12)以及主伞面(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2),所述副伞体(2)包括副伞骨(21)、副伞面(22)以及斜拉伞骨(23),所述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所述副伞面(22)的顶部与主伞面(13)的底部无缝对接,所述斜拉伞骨(23)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中部,斜拉伞骨(23)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231)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231)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弋雯
申请(专利权)人:朱玲弋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