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99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包括:2路音频输入端、1路音频输出端和1路红外控制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入端连接有话筒,所述音频输出端用于连接调音台或音响设备,所述红外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与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接收单元红外无线连接;当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检测到某一路音频输入端连接的话筒的开关打开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红外信号给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收到所述红外信号执行切换到该话筒对应的特写位画面播放。音像联动话筒主机价格低廉,配合红外发射装置可以控制视频会议主机在会场全景位与发言人特写位之间自动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像联动话筒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会议
,尤其涉及音像联动话筒主机。
技术介绍
视频会议作为一种高效的远程通信工具,可以通过网络将身处异地的各个参会方集中在一起,实现音视频通信、数据交互、远程共享和协助等多方式的交流。因此,视频会议在政府机构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政府机关从国部级到乡镇级,基本都建成了完整的多级视频会议网络,各级机关之间,60%的会议都由远程视频会议解决了。既然是视频会议,会中就涉及到讨论、互动,上层机关在向下级传达会议精神的同时,也很想了解下级的想法;而下级在听取上级精神后,也有很多想法、工作要向上汇报。但就目前政府机关的会议操作模式,系统会议的召集、音视频的切换等工作,都可以由位于主会场(上级)的会议保障人员来完成的,下级会场要发言时,必须开启话筒,再用系统遥控器去调整发言人的预置位,如果会前没提前做好预置位,还要不停调整镜头位置,以达到特写位置,但下级分会场基本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因此下级会场要向上发言时,往往很受限于上级会议保障人员的工作效率:即技术人员要及时打开要发言分会场的音频、视频的同时,又要去远程调整此分会场镜头的特写效果。很多情况下,技术人员来不及操作,发言会场只能让镜头处于全景画面之下,因此上级或同级部门只能看到发言会场发言人的小画面,无法感受到发言人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从而会议效果不佳,造成分会场发言的积极性、上级收听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如果此时分会场能及时切换到发言人特写画面,效果就完全两样了。目前解决分会场发言时,调整摄像头位置的工作,自动调整的有:polycom的智能导播和手拉手话筒激活发言席两种方式;手动调整只能是分会场配备专业人员或领导自己学习操作。polycom的智能导播设备,一套的成本至少在7万以上、且只能使用于polycom品牌的视频会议系统,手拉手话筒激活的方式也至少在4万以上、且只能局限于视频会议系统的第二路摄像头。因此,绝大部份各级分会场都没有采取自动调整切换方式,县级以上会场有些有专门的会议保障人员来现场操作,乡镇级分会场只能减少发言或视频不切换到发言人特写画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视频会议中会场全景位与发言人特写位之间自动切换装置非常昂贵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性价高的音像联动话筒主机,通过检测音像联动话筒主机上连接话筒的开关状态来发射红外信号控制视频会议主机进行全景位与发言人特写位的切换。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包括:2路音频输入端、1路音频输出端和1路红外控制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入端连接有话筒,所述音频输出端用于连接调音台或音响设备,所述红外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与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接收单元红外无线连接;当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检测到某一路音频输入端连接的话筒的开关打开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红外信号给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收到所述红外信号执行切换到该话筒对应的特写位画面播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话筒为有线话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线话筒上设置有同步开关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发射装置为红外发射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发射棒选用双芯控制线,所述红外发射棒的红外发射管贴到所述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接收窗口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音频输入端位于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的背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音频输出端位于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的背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控制输出端位于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的背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音量大小的旋钮开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孔。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备成本更加低廉,一个话筒主机的生产成本约在500元左右,市场售价在800元以内;配上两个话筒也不会超过2000元;低成本,可推广性很强。(2)因使用的是红外控制指令的方式给视频会议主机下发控制指令,不需要给视频会议主机接控制线,完全模仿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遥控器信号;因此,不管视频会议主机品牌、不管是否是主摄像头,只要是能够用红外遥控器能控制的,音像联动话筒主机通过红外发射装置都能控制,兼容性非常的强。当音像联动话筒主机上连接的话筒处于打开状态时,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接收口会收到画面调整到该话筒对应的特写位的信息指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音像联动话筒主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音像联动话筒主机;12-话筒;13-音响;14-红外发射装置;15-视频会议主机。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2路音频输入端、1路音频输出端和1路红外控制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入端连接有话筒,所述音频输出端用于连接调音台或音响设备,所述红外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与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接收单元红外无线连接;当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检测到某一路音频输入端连接的话筒的开关打开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红外信号给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收到所述红外信号执行切换到该话筒对应的特写位画面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2路音频输入端、1路音频输出端和1路红外控制输出端;所述音频输入端连接有话筒,所述音频输出端用于连接调音台或音响设备,所述红外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与视频会议主机的红外接收单元红外无线连接;当所述音像联动话筒主机检测到某一路音频输入端连接的话筒的开关打开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发射红外信号给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所述视频会议主机收到所述红外信号执行切换到该话筒对应的特写位画面播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为有线话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话筒上设置有同步开关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像联动话筒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启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