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工作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97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闹钟工作方法及装置,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闹钟工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在闹钟响铃后预设时间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如果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则在该次响铃后根据所述临时再响间隔时间进行计时;在所述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到达后,再次进行响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快速设定闹钟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满足对闹钟再响时间的临时修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闹钟工作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是指一种闹钟工作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终端中,大多数闹钟应用都有防贪睡功能,即通过设定再响间隔和再响次数后,在闹钟预定时间到达并响铃后,可通过选择<再响>来完成当前时间的<再响间隔>之后的下一次响铃,如此循环<再响次数>次之后闹钟自动停止。但此方案的最大缺陷在于,再响时间是提前预设好的,一旦设定好,在闹钟响起后就只能按照之前预设的间隔时间之后再次响起。再响时间不够灵活,无法满足更丰富的应用需求。比如:平常都是7点起床,闹钟6:50首次响起,设置的闹钟间隔是10分钟,再响次数3次,则第2次响起时起床,时间正好。但如果是周一,早上容易堵车又很困,打算6:55起床,而闹钟第一次响起是6:50,除了提前设置好专门的周一闹铃外,现有技术不能快速的将下次响铃时间临时修改为6:5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闹钟工作方法及装置,可快速设定闹钟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满足对闹钟再响时间的临时修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闹钟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闹钟工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闹钟响铃后预设时间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如果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则在该次响铃后根据所述临时再响间隔时间进行计时;在所述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到达后,再次进行响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闹钟工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闹钟响铃后预设时间内,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如果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则在该次响铃后根据所述临时再响间隔时间进行计时;在所述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到达后,再次进行响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前还包括:接收并存储用户输入的首次响铃时间、延时闹钟时间和与所述延时闹钟时间对应的延时次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闹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则在响铃后根据所述延时闹钟时间进行计时;在所述延时闹钟时间到达后,再次进行响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包括:接收用户通过语音指令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包括:接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按键输入的临时再响间隔时间。6.一种闹钟工作装置,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