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77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其两个电力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一内护套层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表面;两个数据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一单面铝箔层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外表面;双面铝箔层包覆所述聚酯带层外表面,阻燃层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外表面,一外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阻燃层外表面;屏蔽绝缘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邻苯二甲酸异癸酯、聚噻吩、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三氧化二铈、三氧化二锑、石棉绒、抗氧剂1010。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提高了基料的交联强度,使得拉伸强度增加,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时发烟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使用4对普通数字缆进行上网、数据传输等、使用市话电缆进布线可进行电话、语音等的传输、使用普通同轴电缆进行网络电视、高清电视的收看等,以上电缆在布线的时候,需要在同一管路集中布线而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因此随着电磁辐射和电容耦合在低频率时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各电缆的电气性能,导致各电缆综合布线到户后,家庭的上网速度、电话通话质量、高清画面的清晰度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由于各电缆都是相互独立的单元,常年累月的发温、发烫后,容易导致各电缆外皮相互粘连等,最终导致破皮、甚至漏电、燃烧,最终引发火灾。解决综合布线系统中对低频屏蔽效果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以及串音和衰减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该综合线缆提高了低频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改善了串音和信号衰减的同时,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时发烟量低,阻止了材料的二次燃烧,进一步改善了阻燃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包括:两个电力铜导线、两个数据铜导线和填充绳;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此两个绝缘层平行放置且呈“∞”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表面;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一单面铝箔层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外表面;聚酯带层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内护套层和填充绳表面;双面铝箔层包覆所述聚酯带层外表面;阻燃层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外表面;一外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阻燃层外表面;所述屏蔽绝缘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10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份、邻苯二甲酸异癸酯12份、聚噻吩16份、硅氧烷8份、气相法白炭黑20份、三氧化二铈0.8份、三氧化二锑8份、石棉绒2.8份、抗氧剂1010为0.5份、聚乙烯蜡1份、钛白粉1.8份、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1.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份。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阻燃层和双面铝箔层之间设有由若干个铝镁合金丝编织形成的金属屏蔽层。2.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绳的截面积为0.50~1.0mm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其采用特定配方PVC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邻苯二甲酸异癸酯、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三氧化二铈、三氧化二锑、抗氧剂1010、聚乙烯蜡、钛白粉、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既提高了对低频屏蔽效果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增强了数据线缆的电磁波屏蔽性能,又改善了阻燃性能;其次,在上述配方中进一步添加聚噻吩、石棉绒,提高了基料的交联强度,使得拉伸强度增加,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时发烟量低,阻止了材料的二次燃烧,进一步改善了阻燃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电力铜导线;2、阻燃层;3、数据铜导线;4、填充绳;5、绝缘层;6、内护套层;7、屏蔽绝缘层;8、单面铝箔层;9、外护套层;10、金属屏蔽层;11、聚酯带层;12、双面铝箔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包括:两个电力铜导线1、两个数据铜导线3和填充绳4;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1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5,此两个绝缘层5平行放置且呈“∞”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6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5表面;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3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7,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7外表面;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2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9,此两个绝缘层9平行放置且呈“∞”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10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9表面;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8、内护套层6和填充绳4表面;双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外表面;阻燃层13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12外表面;一外护套层14包覆于所述阻燃层13外表面;所述混合线缆中屏蔽绝缘层7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10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份、邻苯二甲酸异癸酯12份、聚噻吩16份、硅氧烷8份、气相法白炭黑20份、三氧化二铈0.8份、三氧化二锑8份、石棉绒2.8份、抗氧剂1010为0.5份、聚乙烯蜡1份、钛白粉1.8份、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1.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份。上述阻燃层2和双面铝箔层12之间设有由若干个铝镁合金丝编织形成的金属屏蔽层10。上述填充绳4的截面积为0.50~1.0mm2。实施例1~4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中屏蔽绝缘层7性能见表2:表2采用上述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时,其既提高了对低频屏蔽效果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增强了数据线缆的电磁波屏蔽性能,又改善了阻燃性能;其次,提高了基料的交联强度,使得拉伸强度增加,具有较佳拉伸、撕裂的强度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时发烟量低,阻止了材料的二次燃烧,进一步改善了阻燃性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力铜导线(1)、两个数据铜导线(3)和填充绳(4);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1)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5),此两个绝缘层(5)平行放置且呈“∞”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6)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5)表面;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3)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7),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7)外表面;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8)、内护套层(6)和填充绳(4)表面;双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外表面;阻燃层(2)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12)外表面;一外护套层(9)包覆于所述阻燃层(2)外表面;所述屏蔽绝缘层(7)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VC树脂10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份、邻苯二甲酸异癸酯12份、聚噻吩16份、硅氧烷8份、气相法白炭黑20份、三氧化二铈0.8份、三氧化二锑8份、石棉绒2.8份、抗氧剂1010为0.5份、聚乙烯蜡1份、钛白粉1.8份、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1.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和数据传输的综合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力铜导线(1)、两个数据铜导线(3)和填充绳(4);所述两个电力铜导线(1)各自均包覆有绝缘层(5),此两个绝缘层(5)平行放置且呈“∞”字型放置,一内护套层(6)外覆于此两个绝缘层(5)表面;所述两个数据铜导线(3)各自均包覆有屏蔽绝缘层(7),一单面铝箔层(8)包覆两个此屏蔽绝缘层(7)外表面;聚酯带层(11)包覆所述单面铝箔层(8)、内护套层(6)和填充绳(4)表面;双面铝箔层(12)包覆所述聚酯带层(11)外表面;阻燃层(2)包覆于所述双面铝箔层(12)外表面;一外护套层(9)包覆于所述阻燃层(2)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兵陈夏裕陆春良高飞王国权吕秀云张博杨晓平郑钢蔡丹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