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扭力胶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59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扭力胶芯,涉及扭力胶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扭力胶芯轴、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橡胶层和夹环,所述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在扭力胶芯轴中部聚合成环状结构,所述橡胶层包裹在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外侧,所述橡胶层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环,所述橡胶层延伸到扭力胶芯轴与夹环之间,所述扭力胶芯轴为整体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橡胶层内加入尼龙缓冲层,使橡胶的填充量减少,整体的形变量减少,卡簧不易脱落;卡簧安装后被压缩的弹性体尼龙缓冲层、橡胶层张力基本被释放,避免积蓄的张力过大而导致卡簧容易被顶脱;外力对弹性体冲击时,被缓冲槽部分缓冲和消化,避免弹性体的完全接受和传递,有效延缓扭力胶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扭力胶芯
本技术涉及扭力胶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扭力胶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扭力胶芯是将橡胶浇铸到中轴的中间部位,其两端靠两挡圈来挡住橡胶来承受冲击力、摆动力,而橡胶的拉伸力是有限的,车辆摆动时对扭力胶芯的橡胶拉伸力很大,因此很易损坏。扭力胶芯也可以装于汽车扭力杆两端的壳体内,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传统的扭力胶芯基本是由双颈球头销、弹性体填充层、端盖构成,弹性体为外圆平面实芯。这样结构的扭力胶芯存在技术结构问题,首先是端盖压缩弹性体于扭力杆壳体内再卡接卡簧后,弹性体内没有缓冲空间,被压缩后的弹性体积蓄的张力过大,使用过程中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卡簧被顶脱,致使配件报废;其次是行驶中的汽车受到各个方向的冲击力都要通过扭力胶芯传递给扭力杆,扭力胶芯没有缓冲区,外力被弹性体完全接受和传递,其直接后果是弹性体填充层容易损坏。一旦弹性体填充层损坏,整个扭力胶芯必须更换,还给维修操作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扭力胶芯,从而解决了容易脱卡簧,容易断轴,橡胶易磨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扭力胶芯,包括扭力胶芯轴、单体浇注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扭力胶芯,包括扭力胶芯轴(1)、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橡胶层(3)和夹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在扭力胶芯轴(1)中部聚合成环状结构,所述橡胶层(3)包裹在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外侧,所述橡胶层(3)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环(4),所述橡胶层(3)延伸到扭力胶芯轴(1)与夹环(4)之间,所述扭力胶芯轴(1)为整体轴,所述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的截面为两个对称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夹环(4)为截面成两个对称的“L”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扭力胶芯,包括扭力胶芯轴(1)、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橡胶层(3)和夹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在扭力胶芯轴(1)中部聚合成环状结构,所述橡胶层(3)包裹在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外侧,所述橡胶层(3)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环(4),所述橡胶层(3)延伸到扭力胶芯轴(1)与夹环(4)之间,所述扭力胶芯轴(1)为整体轴,所述单体浇注尼龙缓冲层(2)的截面为两个对称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夹环(4)为截面成两个对称的“L”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胶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胶芯轴(1)的中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厚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黑一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