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57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交叠区域并且相互电绝缘;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单元。每个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并且每个触控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并联连接。通过在每个触控单元中设置相互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有效地降低通道电阻,实现大尺寸触控产品。还公开了触控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并且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网络的发展,触控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触控方案已在诸如手机、平板和笔记本计算机的中小尺寸触控产品上普及。市场上鲜见的大尺寸触控产品,这是因为主流的互容式触控解决方案对电阻有着高要求。触控产品中的单通道电阻太大会导致触控感应不灵敏,反应时间长,划线拖尾严重,用户体验差。这些难题导致触控技术迟迟没有全面导入大尺寸产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交叠区域并且相互电绝缘;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单元。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并且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并联连接。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每个触控单元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使得通道电阻有效地降低,实现大尺寸触控产品。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每个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触控单元。手指的触控区域一般为5mm*5mm,而触控笔的笔尖面积一般为1mm*1mm~3mm*3mm。常规触控基板中触控图案的尺寸为大约5mm*5mm,使得触控笔的笔尖按压在触控基板上引起的电容变化很小,难以识别。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由于每个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触控单元,这相当于减小了每个触控单元的尺寸,提高触控灵敏度,从而减小了触控盲区以支持主动笔和被动笔。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并且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并联连接。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相互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使得每个触控单元中两个通道的电阻都有效地降低,这更有利于实现大尺寸触控产品。此外,每个触控单元包括四个或更多个子触控单元,这使得触控基板的触控灵敏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减小了触控盲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数目相同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例如,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相互并联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以形成四个子触控单元。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绝缘。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设置在第一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并且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绝缘。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具有条形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在所述交叠区域断开,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一导电桥相互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桥设置在所述交叠区域,并且通过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绝缘。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第一触控电极的相邻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一导电桥相互电连接,由此形成桥式第一触控电极,并且相应地形成桥式触控基板。此处的表述“第一触控子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是指第一触控子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利用同一膜层形成,二者在层叠关系上处于同一个层中,但不表示二者与衬底基板的距离一定相同。这有助于简化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工艺。示例性地,第一触控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利用同一成膜工艺以及同一图案化工艺形成。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在所述交叠区域断开,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二导电桥相互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导电桥设置在所述交叠区域,并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绝缘。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第一触控电极的相邻两个第一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一导电桥相互电连接,由此形成桥式第一触控电极,并且第二触控电极的相邻两个第二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二导电桥相互电连接,由此形成桥式第二触控电极。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在传统触控基板中,第一触控基板和/或第二触控电极具有诸如平直边缘的规则轮廓,使得有无触控电极的区域之间存在色差和折射率差,由此导致触控电极的刻蚀痕迹可见。为此,通常通过制作消影层改善触控电极的刻蚀痕迹可见性问题。然而,消影层导致触控基板制作成本升高。相比之下,此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因而光线在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边缘曲线处的反射角度不同。这使得人眼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边缘曲线不敏感,由此提高触控基板的消影效果。此外,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消影层,触控基板的制作成本降低。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浮置电极;以及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绝缘。在这些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所述浮置电极在触控阶段被浮置,即未被加载任何电信号。处于浮置状态的浮置电极屏蔽第一触控电极之间或者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电气信号干扰,由此提高触控基板的触控灵敏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浮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这有助于简化浮置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的工艺。示例性地,浮置电极和第一触控电极利用同一成膜工艺以及同一图案化工艺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浮置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浮置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浮置电极引入另外的不规则的轮廓,这进一步提高触控基板的消影效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同一成膜工艺形成导电层,并且利用同一图案化工艺形成浮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凹槽,由此形成浮置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这有利于简化浮置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制作工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浮置电极包括至少两个浮置子电极;以及每个所述浮置子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浮置电极的每个浮置子电极具有不规则的轮廓,使得触控基板产生杂乱的视觉感受,从而避免产生规律的反光,由此进一步提高触控基板的消影效果。通过同一图案化工艺形成相邻浮置子电极之间的凹槽,形成各个浮置子电极,由此简化制作工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触控基板的外围区域通过走线相互并联连接。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走线设置在触控基板的外围区域,不占用触控基板的触控单元,由此保证每个触控单元的有效面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在此实施例的触控基板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交叠区域并且相互电绝缘;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单元,其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并且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交叠区域并且相互电绝缘;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单元,其中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并且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并且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数目相同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异层设置;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绝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子电极在所述交叠区域断开,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一导电桥相互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桥设置在所述交叠区域,并且通过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绝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子电极在所述交叠区域断开,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子电极通过第二导电桥相互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导电桥设置在所述交叠区域,并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绝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具有不规则的轮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外的区域,设置有浮置电极;以及所述浮置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谢晓冬王静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