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73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盒。墨盒(1)利用可填充预定的墨的由热塑性膜材料形成的墨容器(10)、可供墨容器(10)插入的作为外箱的外包装体(20)、以及设在墨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且可与印刷装置(100)的盒安装机构(130)卡合的卡合部(30)形成。此外,在设于墨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墨供给部(13)的内部设有用于封闭或者开放供给口部(14)的开口(14a)的中栓(15),并且以无论有无墨盒(1)装卸时的滑动都始终覆盖杆部(15b)的状态设有用于保护该中栓(15)的杆部(15b)的包覆构件(17)。

Ink cartridg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k cartridge. The cartridge (1) formed by plastic film material by thermal ink container can be filled with a predetermined ink (10), the ink supply container (10) is inserted into the outer box body as external package (20), and an ink container (10) one end and with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rinting device the (100) box mounting mechanism (130) engaging portion (30) formed. In addition, the ink container (10) is arranged in the ink supply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13) is provided with a closed or open for the supply opening portion (14) of the opening (14a) of the bolt (15), and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cartridge (1) sliding wh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 always covered bar the State Department (15b) is used to protect the bolt (15) of the rod (15b) coating component (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相对于喷墨印刷装置装卸的墨盒,该喷墨印刷装置用于向被印刷介质喷出墨而印刷图像。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用于在作为被印刷介质的纸张上印刷所期望的图像的喷墨印刷装置中,为了向喷墨头供给墨而使用了喷墨记录装置用墨盒(以下简称作“墨盒”),该喷墨记录装置用墨盒收纳有具有墨导出部和墨收纳部的墨容器。作为该墨盒,存在如下期望:相对于喷墨印刷装置容易装卸,针对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的落下、输送时的振动等具有耐受性,且希望能够廉价地制作。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本申请人提供了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墨盒。如图6(a)所示,以往的墨盒200是可相对于印刷装置沿水平方向(装卸操作方向)装卸的呈长方体形状的细长的壳体,其利用填充有墨的由热塑性膜材料形成的液体收纳容器210、设于液体收纳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且可与印刷装置的盒安装机构卡合的树脂或金属制的卡合面220、以及插入有液体收纳容器210的作为外箱的纸制(瓦楞板纸)的外包装体230形成。此外,如图6(b)所示,在卡合面220的大致中央配置有墨供给口240,其作为可与印刷装置侧的盒安装机构300的保持部310嵌合的装卸机构发挥功能。通过该墨供给口240与保持部310嵌合,墨盒200和印刷装置互相连接,能够从墨盒200向印刷装置供给墨。在墨供给口240设有可与保持部310嵌合的接头部241。接头部241的内部为中空形状,在其内部,用于封闭墨供给口240的中栓242在施力部件(弹簧)的施力的作用下被朝向墨流出方向(图中右方向,与向印刷装置装填的装填方向相同的方向)施力。也就是说,成为通过将中栓242的顶端的扩径部分向供给口的开口部内侧按压而封闭墨供给口240的结构。此外,在墨供给口240要卡合的保持部310上突出设有插入轴311,在接头部241卡合时,该插入轴311将中栓242向接头部241的内方推入。于是,在将墨盒200装填在印刷装置中时,通过插入轴311推入中栓242使墨供给口240开放而与设于盒安装机构300的墨路径320连通,容器内的墨能够向印刷装置流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29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像上述那样,当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墨盒200装填在印刷装置中时,中栓242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而杆部向与装填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脱离方向移动。在使墨盒200自印刷装置脱离时,中栓242利用施力部件的施力使杆部向装填方向移动。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墨盒中,如图6(b)所示,中栓242的杆部在液体收纳容器内以露出的状态设置。此外,液体收纳容器210为薄膜制,不具有塑料外壳那样的刚性,以随着墨的残余量变少而容器自身缩瘪的方式成形。因此,在墨残余量变少而液体收纳器缩瘪了时,中栓242的杆部与容器内表面接触,墨有可能从因该接触而产生的龟裂泄漏。特别是,由于在墨盒200的装卸动作时中栓242滑动,因此,易于产生龟裂,墨泄漏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因此,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相对于印刷装置进行装卸动作的情况下也不会由于中栓而损伤墨容器的墨盒。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墨盒,该墨盒可相对于印刷装置装卸,其包括:盒状的外包装体;墨容器,其收纳在所述外包装体的内部;以及卡合部,其以插入到收纳有所述墨容器的所述外包装体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外包装体的一端,该墨盒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墨容器设有墨供给部,该墨供给部包括:供给口部,其使所述墨容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并且卡合于所述卡合部;中栓,其具有设于所述墨容器的内部且用于开放、封闭所述供给口部的栓部和从所述栓部延伸设置的杆部;施力部件,其设于所述墨容器的内部,用于对所述中栓向封闭的方向施力;以及包覆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中栓的滑动方向,并且保护整个所述杆部。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墨盒,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构件设为覆盖所述杆部的一部分以使其不与所述墨容器接触。根据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墨盒,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构件覆盖在相对于印刷装置装卸墨盒时滑动的所述中栓中的、所述杆部的自所述供给口部露出的部分。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第1技术方案的墨盒,由于在设于墨容器的墨供给部以无论有无墨盒装卸时的滑动都始终覆盖中栓的杆部的状态设有包覆构件,因此,即使在例如墨残余量变少且墨容器缩瘪了时,杆部的端部和墨容器的内表面也不会接触。由此,包覆构件作为保护墨容器的构件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将由在以往的墨盒中发生的墨容器的损伤引起的墨泄漏防止于未然。采用第2技术方案的墨盒,即使在墨容器内的墨量变少且逐渐缩瘪了时,杆部的端部和墨容器的内表面也不会接触,因此,没有由于中栓而损伤墨容器的危险性。因而,使用者能够在不用在意操作的前提下使用墨盒。采用第3技术方案的墨盒,在相对于印刷装置装卸墨盒时,即使在墨量变少且墨容器缩瘪了时,由于杆部的端部被包覆构件所覆盖,因此,也没有因中栓的滑动而损伤墨容器的危险性。因而,使用者能够在不用在意操作的前提下使用墨盒。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装填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的喷墨印刷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1(b)是该装置的概略主视图,图1(c)是该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图2(a)是表示该墨盒的外观和内部的概略透视图,图2(b)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墨盒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图3(a)是该墨盒的卡合部的主视图,图3(b)是将该卡合部附近局部放大的概略侧剖视图。图4(a)是将该墨盒装填到印刷装置之前的状态的卡合部附近的概略剖视图,图4(b)是将该墨盒装填到印刷装置的状态的卡合部附近的概略剖视图。图5(a)是从作为卡合部的表面的抵接面的背侧观察到的概略立体图,图5(b)是从抵接面侧观察卡合部的概略俯视图,图5(c)是从背面侧观察卡合部的概略俯视图。图6(a)是以往的墨盒的概略透视图,图6(b)是将该墨盒的卡合面局部放大的概略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墨盒;10、墨容器;11、热塑性膜;12、终端部;13、墨供给部;14、供给口部(14a、开口;14b、突起部);15、中栓(15a、栓部;15b、杆部;15c、卡合承受部;15d、O形密封圈);16、施力部件;17、包覆构件(17a、支承部;17b、包覆部);18、供给部侧接头部;20、外包装体;21、凹部;22、分隔构件;23、切口;30、卡合部(30a、抵接面);31、标签贴;32、嵌合肋;33、嵌合部;34、遮蔽凸部;35、通信标签;36、标签剥下孔;100、印刷装置(100a、装置主体);110、控制部;120、设定操作部;130、盒安装机构;131、保持部;132、保持部侧接头部(132a、外边缘);133、按压部;134、墨路径;140、上面装置;A、装卸方向(A1、装填方向;A2、脱离方向);B、墨流出方向;200、以往的墨盒;210、液体收纳容器;220、卡合面;230、外包装体;240、墨供给口;241、接头部;242、中栓;300、盒安装机构;310、保持部;311、插入轴;320、墨路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基于该方式可考虑到的能够实施的其他的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等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盒,该墨盒可相对于印刷装置装卸,其包括:盒状的外包装体;墨容器,其收纳在所述外包装体的内部;以及卡合部,其以插入到收纳有所述墨容器的所述外包装体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外包装体的一端,该墨盒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墨容器设有墨供给部,该墨供给部包括:供给口部,其使所述墨容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并且卡合于所述卡合部;中栓,其具有设于所述墨容器的内部且用于开放、封闭所述供给口部的栓部和从所述栓部延伸设置的杆部;施力部件,其设于所述墨容器的内部,用于对所述中栓向封闭的方向施力;以及包覆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中栓的滑动方向,并且保护整个所述杆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9 JP 2016-0160731.一种墨盒,该墨盒可相对于印刷装置装卸,其包括:盒状的外包装体;墨容器,其收纳在所述外包装体的内部;以及卡合部,其以插入到收纳有所述墨容器的所述外包装体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外包装体的一端,该墨盒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墨容器设有墨供给部,该墨供给部包括:供给口部,其使所述墨容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并且卡合于所述卡合部;中栓,其具有设于所述墨容器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村荣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