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64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包括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和挡水堰,水槽底部内位于进水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呈“U”型的集污槽,集污槽靠近出水管的一侧与挡水堰的低位处相互承接,水槽底部外侧位于集污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排污池,集污槽底部设有穿过集污槽和水槽壁与排污池相连通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内设有与排污通道内壁适配接触且可上下滑动的排污密封挡块,排污池底部位于排污密封挡块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排污密封挡块方向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与排污密封挡块之间设有可向排污密封挡块提供滑动作用力的弹性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型,可自动排污,且排污效果好、水净化效果好的自动排污集水槽。

Automatic sewage collecting troug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sewage collection tank, comprising a water tank, water inlet pipe,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a water retaining weir,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located in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 below the \sump U\, one side of a sump near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lower water retaining weir each other at the receiving point. The position is located outside the tank at the bottom of sump below a sewage pool, set at the bottom of sump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sewage channel sump tank and sewage tank wall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wage channel, and sewage channel wall adapter contact and sliding down the drain sealing block,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a sewage to the sewage pond the sealing block extension support column direction position of sealing block below the sewage, sewage and sealing the top supporting column block provides support block sliding force of the elastic sea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lock to the sewage.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n automatic sewage collecting trough with novel structure, automatic pollution discharge, good sewage discharging effect and good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污水进行排污净化处理,以方便进一步的使用,常见的排污处理装置一般都包括集水槽,集水槽是一类重要的水处理设备,用于收集并处理的水,以备使用。现有技术的集水槽通过水管进水,在进水过程中由于水流冲击或沉淀物沉积较多,不仅杂质容易混杂至出水中,影响出水水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泥位计来测量集水槽内污泥达到的深度以触动排污机构进行排污,这种排污方式一方面需要电连接控制,使用不安全,另一方面泥位计在使用时被污水冲击已发生错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排污机构的正常工作,极易导致堵塞等情况,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同时一旦发生阻塞,维修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型,可自动排污,且排污效果好、水净化效果好的自动排污集水槽。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包括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和挡水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于水槽两端,所述挡水堰设于水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底部内位于进水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接收进水管内污水且呈“U”型的集污槽,所述集污槽靠近出水管的一侧与挡水堰的低位处相互承接,所述水槽底部外侧位于集污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排污池,所述集污槽底部设有穿过集污槽和水槽壁与排污池相连通的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内设有与排污通道内壁适配接触且可上下滑动的排污密封挡块,所述排污池底部位于排污密封挡块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排污密封挡块方向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排污密封挡块之间设有可向排污密封挡块提供滑动作用力的弹性支撑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外套有可压缩的波纹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通道的外侧端口为呈锥形的扩张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密封挡块上与排污通道内壁相接触的侧壁上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与排污通道相接触的外侧壁呈下端向外扩张的斜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管本体和进水阀门,所述进水阀门设于所述进水管本体上,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管本体和出水阀门,所述出水阀门设于所述出水管本体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堰的表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处理集水槽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设于所述水槽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首先改变了传统集水槽内的过滤排污方式,在水槽底部设置呈“U”型的集污槽,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水槽内然后到达集污槽内,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和污泥首先会在集污槽处搁浅沉降,当集污槽内沉降的固体沉积物大于弹簧提供给排污密封挡块的作用力时,压缩弹簧将进一步压缩使排污密封挡块与排污通道分离从而使沉积物从排污通道内流入排污池内,避免了沉积物堆积,保证了出水的水质;当排污通道内的沉积物排出到小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后,排污密封挡块会自动回位使排污通道关闭以进行再次的沉积物沉降;流过集污槽的污水会顺着挡水堰向上流动,挡水堰会使污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搁浅后缓慢沉降至与其相连的集污槽内,从而使经过挡水堰内的污水达到进一步的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排污集水槽未排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排污集水槽排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1-水槽;11-溢流管;2-进水管;21-进水管本体;22-进水阀门;3-出水管;31-出水管本体;32-出水阀门;4-挡水堰;5-集污槽;51-排污通道;511-扩张口;6-排污池;61-支撑柱;7-排污密封挡块;71-密封圈;8-压缩弹簧;81-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及图3所示,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包括水槽1、进水管2、出水管3和挡水堰4,所述进水管2和出水管3分别设于水槽1两端,所述挡水堰4设于水槽1内,所述进水管2包括进水管本体21和进水阀门22,所述进水阀门22设于所述进水管本体21上,所述出水管3包括出水管本体31和出水阀门32,所述出水阀门32设于所述出水管本体31上。如图1-4所示,所述水槽1底部内位于进水管2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接收进水管2内污水且呈“U”型的集污槽5,所述集污槽5靠近出水管3的一侧与挡水堰4的低位处相互承接,所述水槽1底部外侧位于集污槽5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排污池6,所述集污槽5底部设有穿过集污槽5和水槽1壁与排污池6相连通的排污通道51,所述排污通道51内设有与排污通道51内壁适配接触且可上下滑动的排污密封挡块7,所述排污池6底部位于排污密封挡块7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排污密封挡块7方向延伸的支撑柱61,所述支撑柱61的顶部与排污密封挡块7之间设有可向排污密封挡块7提供滑动作用力的弹性支撑件。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压缩弹簧8,所述压缩弹簧8外套有可压缩的波纹管81。本技术方案首先改变了传统集水槽内的过滤排污方式,达到了自动排污的效果。在水槽1底部设置呈“U”型的集污槽5,污水经过进水管2进入水槽1内然后到达集污槽5内,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和污泥首先会在集污槽5处搁浅沉降,当集污槽5内沉降的固体沉积物大于弹簧提供给排污密封挡块7的作用力时,压缩弹簧8将进一步压缩使排污密封挡块7与排污通道51分离从而使沉积物从排污通道51内流入排污池6内,避免了沉积物堆积,保证了出水的水质;当排污通道51内的沉积物排出到小于压缩弹簧8的作用力后,排污密封挡块7会自动回位使排污通道51关闭以进行再次的沉积物沉降。弹性支撑件为水槽1内的沉积物的自动排污提供的动力,一方面节约了能源,且达到了自动监测自动排污的效果,另一方面,采用弹性支撑件可使排污的动作变得缓慢,可避免集污槽5内的污水剧烈搅动,影响最后出水的水质;波纹管81可避免压缩弹簧8受到沉积物的影响,干扰排污效果。流过集污槽5的污水会顺着挡水堰4向上流动,挡水堰4一方面起到挡住冲击较大的进水,让水流从挡水堰4顶部缓慢流下,避免搅动集污槽5中沉淀物,保证出水澄净,另一方面会使污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搁浅后缓慢沉降至与其相连的集污槽5内,从而使经过挡水堰4内的污水达到进一步的过滤。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排污通道51的外侧端口为呈锥形的扩张口511,扩张口511可对排污挡板的回位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排污密封挡块7上与排污通道51内壁相接触的侧壁上嵌设有密封圈71,所述密封圈71上与排污通道51相接触的外侧壁呈下端向外扩张的斜面,密封圈71可进一步保证排污密封挡块7与排污通道51内壁之间的密封。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挡水堰4的表面呈向内侧凹陷的弧形面,弧形面有利于杂质的沉降。所述排污处理集水槽1还包括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设于水槽1顶部,溢流管11用于排出溢满的水,避免所述水槽1中水压过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包括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和挡水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于水槽两端,所述挡水堰设于水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底部内位于进水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接收进水管内污水且呈“U”型的集污槽,所述集污槽靠近出水管的一侧与挡水堰的低位处相互承接,所述水槽底部外侧位于集污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排污池,所述集污槽底部设有穿过集污槽和水槽壁与排污池相连通的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内设有与排污通道内壁适配接触且可上下滑动的排污密封挡块,所述排污池底部位于排污密封挡块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排污密封挡块方向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排污密封挡块之间设有可向排污密封挡块提供滑动作用力的弹性支撑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包括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和挡水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于水槽两端,所述挡水堰设于水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底部内位于进水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接收进水管内污水且呈“U”型的集污槽,所述集污槽靠近出水管的一侧与挡水堰的低位处相互承接,所述水槽底部外侧位于集污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排污池,所述集污槽底部设有穿过集污槽和水槽壁与排污池相连通的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内设有与排污通道内壁适配接触且可上下滑动的排污密封挡块,所述排污池底部位于排污密封挡块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排污密封挡块方向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排污密封挡块之间设有可向排污密封挡块提供滑动作用力的弹性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污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外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谭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