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439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流器,微渗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连接管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加长管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的底面铰接,加长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微渗管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微渗管的外表面焊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锥形金属片的外表面焊接连接,微渗管的底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微渗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金属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微渗管的相对位置可灵活移动,并可以有效的防止微渗管阻塞。

Improved farmland micro irrig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rmland irrigation improve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pipe, shunt, micro seepage pipe and a connecting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of the internal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ngthened pipe connecting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end sealing ring, one end of the extension tube outer wall and the first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is hinged on the other end. The first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and shunt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lengthened screw thread at the end is vertical micro seepage tube, micro seepage tub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circular holes, circular holes is arranged at the level of the first set of second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one en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icro seepage tube welding connection, the outer surfac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ical metal sheet second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welding, micro infiltration pipes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hird circular holes, micro seepage bottom thread pipe connection with a metal cap.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hortage of the prior art,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micro permeable pipe can be flexibly moved, and the micro seepage pipe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b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灌装置,尤其是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农业生产中,微灌技术是一种节省水资源很好的方法。微灌是按照农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和准确的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微灌只以较小的流量润湿农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中国技术专利CN201919434U公开了一种新型园林节水微灌装置。这种设计的微灌装置,结构较简单,微渗管无法进行移动,不能有效的防止微渗管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微渗管的相对位置可灵活移动,并可以有效的防止微渗管阻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包括进水管,分流器,微渗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加长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连接管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加长管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的底面铰接,加长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微渗管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丝网,第一圆形通孔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微渗管的外表面焊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锥形金属片的外表面焊接连接,锥形金属片的外表面开有若干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底面开有若干第二圆形通孔,微渗管的底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微渗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金属帽,金属帽开有第四圆形通孔,第四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环的内壁开有若干环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丝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连接管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可以通过拉动加长管灵活的调整微渗管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每个微渗管可以独立调整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便适应于同时灌溉不同高度的农作物。加长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可以有效的防止过度拉动加长管,从而造成的加长管脱落。连接管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可以有效的防止灌溉水从连接管和加长管的接触面渗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密封环的内壁开有若干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形成了多重密封作用,确保灌溉水不会从连接管和加长管的接触面渗出。加长管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的底面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不仅可以对加长管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同时还可以在调整加长管到预定位置后,对加长管的相对位置进行相应的锁定。加长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微渗管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第一圆形通孔为出水孔。第一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丝网,第一金属丝网可以有效的阻挡外部的泥沙进入到微渗管内部,造成微渗管出水的阻塞。第一圆形通孔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微渗管的外表面焊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锥形金属片的外表面焊接连接,锥形金属片可以对由第一圆形通孔流出的水柱进行相应的扩散作用,有效的增大相应的灌溉面积。锥形金属片的外表面开有若干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可以对水流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同时,矩形凹槽的底面开有若干第二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可以使水流在灌溉时形成多个微细水柱。进一步的,第二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丝网,第二金属丝网不仅可以使水流进一步细微化,还可以结合第一金属丝网有效的阻止外部的泥沙进入到微渗管内部。通过改变第二液压伸缩杆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锥形金属片与微渗管的相对位置,便与对第一金属丝网进行清理。微渗管的底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微渗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金属帽。微灌装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在微渗管的底部有沉淀物的堆积,可以在摘除金属帽之后,进行沉淀物的清除工作。进一步的,金属帽开有第四圆形通孔,第四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可以透过玻璃板,清晰的观察到沉淀物的堆积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沉淀物的清理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帽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加长管的连接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锥形金属片的结构图。图中:1、进水管;2、分流器;3、微渗管;4、连接管;5、加长管;6、限位环;7、密封环;8、第一液压伸缩杆;9、第一圆形通孔;10、第一金属丝网;11、第二液压伸缩杆;12、锥形金属片;13、矩形凹槽;14、第二圆形通孔;15、第三圆形通孔;16、金属帽;17、第四圆形通孔;18、玻璃板;19、环形凹槽;20、第二金属丝网;21、折流板;22、过滤棉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4,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进水管1,分流器2,微渗管3和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5,加长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连接管4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7,加长管5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2的底面铰接,加长管5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3,微渗管3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9,第一圆形通孔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丝网10,第一圆形通孔9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11,第二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与微渗管3的外表面焊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11的另一端与锥形金属片12的外表面焊接连接,锥形金属片12的外表面开有若干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的底面开有若干第二圆形通孔14,微渗管3的底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15,微渗管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金属帽16,金属帽16开有第四圆形通孔17,第四圆形通孔17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18。本实施例中连接管4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5,可以通过拉动加长管5灵活的调整微渗管3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每个微渗管3可以独立调整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便适应于同时灌溉不同高度的农作物。加长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限位环6可以有效的防止过度拉动加长管5,从而造成的加长管5脱落。连接管4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7,密封环7可以有效的防止灌溉水从连接管4和加长管5的接触面渗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密封环7的内壁开有若干环形凹槽19,多个环形凹槽19形成了多重密封作用,确保灌溉水不会从连接管4和加长管5的接触面渗出。加长管5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2的底面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8,不仅可以对加长管5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同时还可以在调整加长管5到预定位置后,对加长管5的相对位置进行相应的锁定。加长管5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3,微渗管3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9。第一圆形通孔9为出水孔。第一圆形通孔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丝网10,第一金属丝网10可以有效的阻挡外部的泥沙进入到微渗管3内部,造成微渗管3出水的阻塞。第一圆形通孔9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11,第二液压伸缩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包括进水管(1),分流器(2),微渗管(3)和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5),加长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连接管(4)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7),加长管(5)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2)的底面铰接,加长管(5)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3),微渗管(3)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9),第一圆形通孔(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丝网(10),第一圆形通孔(9)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11),第二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与微渗管(3)的外表面焊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11)的另一端与锥形金属片(12)的外表面焊接连接,锥形金属片(12)的外表面开有若干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的底面开有若干第二圆形通孔(14),微渗管(3)的底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15),微渗管(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金属帽(16),金属帽(16)开有第四圆形通孔(17),第四圆形通孔(17)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农田微灌装置,包括进水管(1),分流器(2),微渗管(3)和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内部套接有加长管(5),加长管(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连接管(4)的末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7),加长管(5)的外壁与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一端铰接,第一液压伸缩杆(8)的另一端与分流器(2)的底面铰接,加长管(5)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微渗管(3),微渗管(3)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圆形通孔(9),第一圆形通孔(9)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丝网(10),第一圆形通孔(9)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液压伸缩杆(11),第二液压伸缩杆(11)的一端与微渗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大农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