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318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10
一种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节网带炉炉内温度,使网带炉第一区温度为910~950℃,网带炉第二区温度为910~950℃,网带炉第三区温度为870~910℃;调节冷却池温度,将冷却油油温控制在60~70℃;调节网带炉炉内碳势,使炉内碳势保持在0.40~0.45%;调节网带炉的输送速度,使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为70~100分钟;将待淬火的垫片放置在输送带送入网带炉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垫片置入冷却池中冷却,完成淬火加工;对淬火的垫片进行检测,选取合格产品。其优点在于:本工艺能避免垫片淬火后硬度不均匀现象的发生,使淬火后的垫片整体硬度均达到50HRC以上,并且淬火后的垫片既不贫碳,也不增碳,金相组织马氏体达95%以上。

Quenching method for thickness 4.5 to 5.5mm with outer diameter of phi 28 to Phi 65 steel gasket

For a thickness of 4.5 ~ 5.5mm in outer diameter 28 ~ 65 steel gasket with quench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djusting the mesh belt furnace temperature, the furnace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mesh belt is 910 to 950 DEG C, second mesh belt furnace temperature is 910 to 950 DEG C, third mesh belt furnace temperature from 870 to 910 DEG C; adjust the cooling pool temperature, cooling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in 60 ~ 70 DEG C; adjust the mesh belt furnace carbon potential, the carbon potential in the furnace is maintained at 0.40 ~ 0.45%; adjust the conveying speed of net belt furnace, the conveying belt from the network with time to import export meshbeltfurnace the furnace for 70 to 100 minutes; will be placed in the gasket quenching of the conveyor belt into the mesh belt furnace for heating; the gasket into cooling pool after heating, cooling, complete quenching processing; to detect the quenching of the gasket, the selection of qualified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ology can avoid uneven gasket hardness after quenching, the gasket after quenching overall hardness reaches above 50HRC, and the gasket after quenching is neither poor nor carbon, carbon, microstructure of martensite is more than 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垫片淬火加工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410370971.5名称为《网带炉滚子热处理零脱碳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网带炉滚子热处理零脱碳控制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及检测三个步骤,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的淬火步骤在网带炉淬火区进行淬火处理,采用甲醇、氮气和丙烷三种气氛控制碳势,淬火加热过程中,分三区控制气氛流量,第一、第二区通入氮气和丙烷,丙烷采用两部分控制,一部分采用恒定的低流量0.5~1L/min,另一部分利用氧探头自动补偿式控制,碳势不足时通入2~3L/min,第三区通氮气和甲醇,流量分别为6~6.4m3/h和4~4.5m3/h。滚子加热的时间为52~60分钟,淬火温度为850±5℃,碳势稳定控制在0.7~0.8%;所述回火阶段,回火温度为160~165℃,保温时间为180~210分钟。该专利技术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常规控制过程中,高碳势下容易增碳和低碳势下容易贫碳的现实问题。然而,该方法应用于厚度较大的垫片上时,垫片芯部淬不透,垫片表面可能出现阴阳面,且芯部硬度和表面硬度不一致,淬火效果不理想,因此该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垫片完全淬透,芯部硬度和表面硬度完全一致均匀的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的钢垫片的淬火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垫片在网带炉上连续淬火;具体步骤为:一,调节网带炉炉内温度,使网带炉第一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二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三淬火区温度控制为870~910℃;二,调节淬火池温度,将淬火的淬火油油温控制在60~70℃;三,调节网带炉炉内碳势,使炉内碳分子含量保持在炉内气体总质量的0.40~0.45%;四,调节网带炉的输送速度,使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移动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控制为70~90分钟;五,将待淬火的钢垫片放置在输送带送入网带炉进行加热;六,将加热后的钢垫片置入淬火池中的淬火油中淬火,钢垫片从淬火池中取出即完成淬火加工;七,对淬火的钢垫片进行检测,选取合格产品。作为改进,所述网带炉第一区温度可优选为930℃,网带炉第二区温度可优选为930℃,网带炉第三区温度为890℃。作为改进,所述炉内碳分子含量保持在炉内气体总质量的0.42%。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碳分子含量的方法可优选为:在炉内加入甲醇与甲苯,使甲醇与甲苯气化分解得到碳分子。作为改进,所述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可优选为80分钟。作为改进,所述输送带在网带炉第一区时间可优选为25分钟,输送带在网带炉第二区时间可优选为25分钟,输送带在网带炉第三区时间可优选为30分钟。作为改进,所述淬火油可优选为快速淬火油。快速淬火油为公知技术。作为改进,所述检测包括检测垫片的硬度和垫片的含碳量,合格硬度为大于或等于50HRC,合格含碳量为等于加工前垫片的含碳量。作为改进,将步骤七中经检测不合格的钢垫片作回收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工艺能加工大型垫片和厚度5mm以上的垫片,应用范围广;本工艺能避免垫片淬火后硬度不均匀现象的发生,使淬火后的垫片整体硬度均达到50HRC以上,并且淬火后的垫片既不贫碳,也不增碳,金相组织马氏体达95%以上;网带炉分区和加热时间的说明待添加;本工艺生产的垫片,品质稳定,淬火效果好,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垫片在网带炉上连续淬火;具体步骤为:一,调节网带炉炉内温度,使网带炉第一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二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三淬火区温度控制为870~910℃;二,调节淬火池温度,将淬火的淬火油油温控制在60~70℃;三,调节网带炉炉内碳势,使炉内碳分子含量保持在炉内气体总质量的0.40~0.45%;四,调节网带炉的输送速度,使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移动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控制为70~90分钟;五,将待淬火的钢垫片放置在输送带送入网带炉进行加热;六,将加热后的钢垫片置入淬火池中的淬火油中淬火,钢垫片从淬火池中取出即完成淬火加工;七,对淬火的钢垫片进行检测,选取合格产品。上述网带炉第一区温度为930℃,网带炉第二区温度为930℃,网带炉第三区温度为890℃。所述炉内碳分子含量保持在炉内气体总质量的0.42%,所述控制碳分子含量的方法为:在炉内加入甲醇与甲苯,使甲醇与甲苯气化分解得到碳分子。所述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为80分钟。所述输送带在网带炉第一区时间为25分钟,输送带在网带炉第二区时间为25分钟,输送带在网带炉第三区时间为30分钟。所述淬火油为快速淬火油。所述检测包括检测垫片的硬度和垫片的含碳量,合格硬度为大于或等于50HRC,合格含碳量为等于加工前垫片的含碳量。将步骤七中经检测不合格的钢垫片作回收处理。本淬火方法特别适用于45#钢垫片。工作原理:调节网带炉炉内温度和碳势,冷却池温度以及输送带的输送速度,然后将待加工的垫片置入网带炉中进行加热,再置入冷却池中冷却,完成淬火操作,所述碳势可通过碳势控制器直接控制,网带炉温度和冷却池温度可采用温度控制器控制,输送带输送速度可通过驱动电机与计数芯片共同控制,具体方法均为公知技术,因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垫片在网带炉上连续淬火;具体步骤为:一,调节网带炉炉内温度,使网带炉第一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二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三淬火区温度控制为870~910℃;二,调节淬火池温度,将淬火的淬火油油温控制在60~70℃;三,调节网带炉炉内碳势,使炉内碳分子含量保持在炉内气体总质量的0.40~0.45%;四,调节网带炉的输送速度,使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移动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控制为70~90分钟;五,将待淬火的钢垫片放置在输送带送入网带炉进行加热;六,将加热后的钢垫片置入淬火池中的淬火油中淬火,钢垫片从淬火池中取出即完成淬火加工;七,对淬火的钢垫片进行检测,选取合格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厚度为4.5~5.5mm外径为Φ28~Φ65钢垫片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垫片在网带炉上连续淬火;具体步骤为:一,调节网带炉炉内温度,使网带炉第一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二淬火区温度控制为910~950℃,网带炉第三淬火区温度控制为870~910℃;二,调节淬火池温度,将淬火的淬火油油温控制在60~70℃;三,调节网带炉炉内碳势,使炉内碳分子含量保持在炉内气体总质量的0.40~0.45%;四,调节网带炉的输送速度,使输送带从网带炉进口移动至网带炉出口的时间控制为70~90分钟;五,将待淬火的钢垫片放置在输送带送入网带炉进行加热;六,将加热后的钢垫片置入淬火池中的淬火油中淬火,钢垫片从淬火池中取出即完成淬火加工;七,对淬火的钢垫片进行检测,选取合格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炉第一区温度为930℃,网带炉第二区温度为930℃,网带炉第三区温度为8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七四一二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