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群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366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仪本体内设有半导体片、螺旋管道、循环液箱、冷水箱、人体测温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子控制系统和散热装置,治疗仪本体外设有操作面板和冰毯;治疗仪本体内的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线路分别连接人体测温器、半导体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半导体片与螺旋管道相贴设置,循环液箱依次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螺旋管道相连,螺旋管道通过出液管道与冰毯相连,冰毯通过回液管道与循环液箱相连,散热装置与半导体片相贴设置,散热装置通过管道与冷水箱相连,冷水箱依次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散热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采用半导体代替压缩机,实现了控温能升能降的效果。

A new mild hypothermia therapeut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亚低温治疗仪是治疗新生儿婴儿发热、发烧进行物理降温、降烧设备。而目前为止,国内国外还没有对新生儿和婴儿专门设计的冷暖治疗仪。我国平均不到2秒钟就出生一个小公民,每分钟约出生38个,每小时约出生2273个,每天约出生5万多个,每年约出生1990万个……由此,鉴于当今社会年青父母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以及作为新生儿、婴儿冷暖治疗仪主要市场是各个县、市、省妇幼保健医院、各大医院的妇产科儿科及儿童医院,且国家对各地省、市、县及区一级的妇幼保健院建设的支持,因此,针对新生儿和婴儿的冷暖治疗仪具备很好的市场前景。此外,老年中风脑部治疗仪,它的原理与新生治疗仪是一样的,主要是对人体脑部进行降温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减少颅内出血。脑中风最好的救治时间是6小时内,如果6小时内得不到救治,须在72小时内得到治疗,所以很多农村居住的居民,没有转运设备,造成发病后无法及时转运到县、市级大医院进行救治,过72小时的时间,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严重的直至死亡。由此,中老年中风脑部治疗仪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采用半导体代替压缩机,解决了现有的亚低温治疗体积大、制冷慢、噪声高的问题,且同时实现了新型亚低温治疗仪控温能升能降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内部设有半导体片、螺旋管道、循环液箱、冷水箱、人体测温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子控制系统和散热装置,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部上侧和一侧分别设有操作面板和冰毯;所述治疗仪本体内的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线路分别连接人体测温器、半导体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其中所述半导体片与螺旋管道相贴设置,所述循环液箱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相连,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管道与螺旋管道相连,所述螺旋管道通过出液管道与冰毯相连,所述冰毯通过回液管道与循环液箱相连,所述散热装置与半导体片相贴设置,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管道与冷水箱相连,所述冷水箱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相连,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散热装置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在治疗仪本体内的设置高度略低于所述循环液箱在治疗仪本体内的设置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泵在治疗仪本体内的设置高度略低于所述冷水箱在治疗仪本体内的设置高度。优选地,所述循环液箱内的循环液为水。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散热片内的管道相连,所述散热片内的管道通过管道与冷水箱相连。优选地,所述循环液箱和冷水箱内也均设有测温器,所述测温器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电子控制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人体测温器为温度计。优选地,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壳上开设有两加水口且两加水口分别与循环液箱、冷水箱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新型亚低温治疗仪采用半导体制冷和制热,工作时噪音低,可适用于ICU病房;(3)本新型亚低温治疗仪采用半导体制冷和制热,转换(冷热转换)效率更快;(2)本新型亚低温治疗仪采用半导体代替压缩机,结合测温器和电子控制系统,使得最终控温效果好,温感灵敏;(4)本新型亚低温治疗仪体积小,比原先采用压缩机的亚低温治疗仪体积减少一半,达到了不占用空间、便于运输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可作为针对新生儿和婴儿专门设计的冷暖治疗仪、以及针对中老年中风设计的脑部治疗仪,具备巨大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在治疗仪本体1的内部设有半导体片2、螺旋管道3、循环液箱4、冷水箱5、人体测温器6、温度传感器7、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电子控制系统10和散热装置11;在治疗仪本体1的外部上侧和一侧分别设有操作面板12和冰毯13。具体连接方式为:治疗仪本体1内的电子控制系统10通过线路分别连接人体测温器6、温度传感器7、半导体片2、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9,其中人体测温器6为温度计,温度传感器7设于循环液箱4和冷水箱5内,半导体片2与螺旋管道3相贴设置,循环液箱4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8相连,第一水泵8通过管道与螺旋管道3相连,螺旋管道3通过出液管道与冰毯13相连,冰毯13通过回液管道与循环液箱4相连,散热装置11与半导体片2相贴设置,散热装置11通过管道与冷水箱5相连,冷水箱5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9相连,第二水泵9通过管道与散热装置11相连。散热装置11包括散热片111和散热风扇112,第二水泵9通过管道与散热片111内的管道相连。进一步地,循环液箱4内的循环液可以为水。在治疗仪本体1内,第一水泵8的设置高度略低于循环液箱4的设置高度;第二水泵9的设置高度略低于冷水箱5的设置高度。如此,便于循环液箱4中的循环液和冷水箱5中的冷水更易抽取到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中。治疗仪本体1的外壳上开设有两加水口且两加水口分别与循环液箱4、冷水箱5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人体测温器6检测到人体的温度过低、低于设定阈值时,人体测温器6传递信号给电子控制系统10,电子控制系统10控制半导体片2工作,半导体片2的热端加热螺旋管道3内的循环液使之升温,升温后的循环液通过出液管道进入冰毯13,实现给人体(包括婴幼儿、中老年中风患者)升温,循环液由循环液箱4内经第一水泵8的动力作用而来;当人体测温器6检测到人体的温度过高、高度设定阈值时,人体测温器6传递信号给电子控制系统10,电子控制系统10控制半导体片2工作,半导体片2的冷端冷却螺旋管道3内的循环液使之降温,降温后的循环液通过出液管道进入冰毯13,实现给人体(包括婴幼儿、中老年中风患者)降温,循环液由循环液箱4内经第一水泵8的动力作用而来。如此最终利用半导体片2的特性,进行控制冷热温度的调控,使得人体体温可控在35~38℃。在半导体片2工作过程中,散热装置11与半导体片2相贴设置起到散热作用,一方面,散热装置11中的散热风扇112直接对半导体片2散热;另一方面,散热片111内的冷却液由冷水箱5经第二水泵9的动力作用而来,散热片111也对半导体片2散热,双重散热使半导体片2的散热效果非常好。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内部设有半导体片、螺旋管道、循环液箱、冷水箱、人体测温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子控制系统和散热装置,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部上侧和一侧分别设有操作面板和冰毯;所述治疗仪本体内的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线路分别连接人体测温器、半导体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其中所述半导体片与螺旋管道相贴设置,所述循环液箱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相连,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管道与螺旋管道相连,所述螺旋管道通过出液管道与冰毯相连,所述冰毯通过回液管道与循环液箱相连,所述散热装置与半导体片相贴设置,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管道与冷水箱相连,所述冷水箱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相连,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散热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内部设有半导体片、螺旋管道、循环液箱、冷水箱、人体测温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子控制系统和散热装置,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部上侧和一侧分别设有操作面板和冰毯;所述治疗仪本体内的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线路分别连接人体测温器、半导体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其中所述半导体片与螺旋管道相贴设置,所述循环液箱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相连,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管道与螺旋管道相连,所述螺旋管道通过出液管道与冰毯相连,所述冰毯通过回液管道与循环液箱相连,所述散热装置与半导体片相贴设置,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管道与冷水箱相连,所述冷水箱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相连,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散热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亚低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在治疗仪本体内的设置高度略低于所述循环液箱在治疗仪本体内的设置高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群
申请(专利权)人:宋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