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
技术介绍
锁骨是人体上肢骨骼系统易受损伤的骨骼,解剖特点为大写“S”形状,靠近胸骨端界面成椭圆形,逐步移行至肩峰,肩峰处承扁平型态,上述解剖结构使锁骨中外1/3处扭力最大处骨折,锁骨解剖钢板大多设计为放置于锁骨上方,但有以下不足:1.锁骨外侧薄且扁平部分固定欠佳,螺钉易拔出,使内固定失效;2.钢板放置于上方,切口长,且位于皮下,影响美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不仅能够保证内固定在三维空间固定骨质,而且便于降低感染率和增加术后美观程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包括与锁骨前方相配合的接骨板主体,所述接骨板主体外侧设有第一组螺纹孔,所述接骨板主体中内侧设有第二组螺纹孔,所述接骨板主体外侧顶端的上方设有突块,所述突块上设有第三组螺纹孔,所述第一组螺纹孔和第三组螺纹孔的孔径分别为2.7mm,所述第二组螺纹孔的孔径为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包括与锁骨前方相配合的接骨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1)外侧设有第一组螺纹孔(2),所述接骨板主体(1)中内侧设有第二组螺纹孔(3),所述接骨板主体(1)外侧顶端的上方设有突块(4),所述突块(4)上设有第三组螺纹孔(5),所述第一组螺纹孔(2)和第三组螺纹孔(5)的孔径分别为2.7mm,所述第二组螺纹孔(3)的孔径为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包括与锁骨前方相配合的接骨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1)外侧设有第一组螺纹孔(2),所述接骨板主体(1)中内侧设有第二组螺纹孔(3),所述接骨板主体(1)外侧顶端的上方设有突块(4),所述突块(4)上设有第三组螺纹孔(5),所述第一组螺纹孔(2)和第三组螺纹孔(5)的孔径分别为2.7mm,所述第二组螺纹孔(3)的孔径为3.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主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为弧形曲面(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侧入路锁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钊伟,樊国平,闫桂花,李梦雪,杨立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钊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