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358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4:00
一种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包括外壳、针芯、弹簧以及尾盖;其特征在于:在弹簧外侧设有导正结构,导正结构固定在尾盖上,使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在针芯的弹射方向上;锁定机构由外壳所设的弹性夹与针芯配合形成;解锁机构由导正结构前部与弹性夹末端通过解锁斜面配合形成;使用时按压尾盖,导正结构前部在解锁斜面作用下迫使弹性夹末端侧向张开,当卡钩脱离锁定临界点后针芯在弹簧作用下发射穿刺。本方案将弹簧导正结构与解锁机构关联起来,巧妙的利用一个结构产生两种作用,实现导正和解锁双重效果,既减少了针尖抖动,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采血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弹射机构且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使用的安全采血器(或称采血针)。这种采血器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降低针尖抖动,减少疼痛感,给人以无痛或微痛的感觉。
技术介绍
在医用采血领域中,一次性采血器以其体积小、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为特色深受医护人员和病人欢迎,目前在各医疗机构以及糖尿病患者中大量使用。这种采血器自带弹射机构,结构紧凑,整体一次性使用,既安全又方便,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医用一次性采血器产品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但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衡量一种采血器产品好坏的首要条件,应考察其采血针的射击穿刺性能,其中,针尖在穿刺人体皮肤时抖动的大小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不仅关系到针尖的采血效果,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穿刺的疼痛感。尤其是当今社会,采血器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已上升为产品设计中重点考虑的要素。就采血器产品防止针尖抖动而言,从理论上看,影响针尖抖动的因素很多,比如针芯射击导向结构、针芯锁定结构、针芯触发结构、弹簧性能等等。然而在以往现有设计中考虑最多的是对针芯的射击进行导向,即采用开设导向滑槽的方式来引导针芯射击,从而减少针尖穿刺时的抖动,而忽略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深受市场欢迎并且成熟的采血器产品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穿刺射击性能以及可靠性,同时还要具备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如何减少针尖抖动,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同时简化结构设计,降低制造成本,是医用采血器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双重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其第一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采血器针尖穿刺时防抖的问题,第二目的是要解决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包括外壳、针芯、弹簧以及尾盖。所述外壳形成一弹射腔,针芯由锁定机构定位锁定在弹射腔内,弹簧前端作用在针芯上,针芯与外壳在针尖弹射方向上通过滑槽导向滑动连接。所述尾盖安装在外壳尾部,并与外壳在针尖弹射方向上滑动连接,尾盖与锁定机构配合形成解锁机构,以此形成尾部推压式发射结构。其创新在于:针对所述弹簧设有用于扶正的导正结构,该导正结构设在尾盖上并伸入外壳内;所述导正结构由至少三根导正条构成,或者由至少两个导正片构成,或者由一个导正筒构成,导正筒或者所有导正条或者所有导正片在弹簧的外围周向围绕弹簧布置并且形成一约束弹簧的导正通道,弹簧位于该导正通道内,使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在针尖弹射方向上,弹簧后端作用在导正结构或尾盖上。所述锁定机构由外壳与针芯配合形成,其中,外壳内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弹性臂,弹性臂上设有用来锁定针芯的卡钩或端面,所有弹性臂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或者弹性臂与外壳内壁和导正结构内壁中的一者配合形成一个弹性夹,针芯被夹持定位锁定在弹性夹中,以此形成所述锁定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由导正结构与弹性臂配合形成,其中,导正结构前部面对弹性臂后部设置,在导正结构前部和弹性臂后部两者中,至少有一者上设有解锁斜面。在使用状态下,当尾盖受到推压时,尾盖在外壳内向前移动,导正结构前部迎击弹性臂后部,并在解锁斜面的作用下迫使弹性臂末端侧向张开,当弹性臂上的卡钩或端面脱离锁定临界点后针芯在弹簧作用下发射穿刺。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针芯”、“弹簧”和“尾盖”是尾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的基本结构,其基本功能和作用均为现有技术。2.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端”和“前部”中的“前”是指采血器中针尖所指方向。所述“后端”和“后部”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3.上述方案中,所述“锁定机构”是指采血器在发射前状态下用来锁定针芯的结构。所述“解锁机构”是指采血器在使用状态下用来触发针芯弹射的结构。4.上述方案中,所述“解锁斜面”中的“斜面”包括平面、弧面或锥面,但不论如何均相对采血器轴线倾斜设置,从而构成斜面。换句话说,斜面具有平面形式的斜面、凹面形式的斜面(斜面在倾斜方向上由多段直线构成,在垂直倾斜方向上形成凹面或凸面,但本质还是斜面)、锥面形式的斜面和弧面形式的斜面(斜面在倾斜方向上由至少一段凹弧或/和凸弧构成,但本质还是斜面)四种类型。在本专利技术中任何一种均可适用,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中,第一种是平面形式的斜面;第二种是凹面形式的斜面;第三种是锥面形式的斜面;第四种是弧面形式的斜面。5.本专利技术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包含扭帽型和盖帽型两种结构。即本专利技术一次性采血器通常情况下设有保护帽,而保护帽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扭帽型或盖帽型。这并不影响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构思是:为了减少针尖抖动以及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第一,在弹簧外侧设置了一个用来约束弹簧的导正结构,通过导正结构可以保证弹簧在装配、发射和回缩状态下的导正效果;第二,导正结构具体由至少三根导正条构成,或者由至少两个导正片构成,或者由一个导正筒构成,而这些结构均有利于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第三,将锁定机构设计在外壳与针芯之间,即外壳内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弹性臂,弹性臂独立形成一个弹性夹,或者弹性臂与外壳和导正结构中的一者配合形成一个弹性夹,利用这个弹性夹来夹持锁定针芯;第四,巧妙的利用导正结构前部与弹性夹末端的运动及配合在解锁斜面帮助下来实现针芯解锁,即巧妙的将弹簧导正结构与解锁机构关联起来,利用一个结构产生两个作用,实现导正和解锁双重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弹簧外侧增加导正结构后,对减少针尖抖动,降低穿刺疼痛感具有显著效果。研究发现导致疼痛的因素除了针尖偏斜而外,主要是发射路径中的针尖抖动(或称摇晃)。以往现有设计中,为了减少针尖在穿刺时的抖动,仅采用开设导向滑槽的方式来引导针芯射击,而忽略了弹簧发力不正的影响。在采血器中弹簧是针芯发射的动力元件,如果弹簧在压缩装配状态下扭曲变形,则会导致发射时弹簧发力不正,直接影响穿刺时的针尖抖动大小和垂直度。引起弹簧发力不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弹簧压缩安装状态下,中部侧向鼓起扭曲;第二是,弹簧安装定位不精确。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正结构对弹簧装配姿态和受力进行纠正,从而能够保证弹簧在发射、回缩以及谐振过程中始终处于导正状态。2.本专利技术在弹簧外侧增加导正结构后,可以大大提高弹簧装配姿态和受力的一致性。3.本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导正结构前部与弹性夹末端的运动及配合在解锁斜面帮助下来实现针芯解锁,即将弹簧导正结构与解锁机构关联起来,巧妙的利用一个结构产生两种作用,实现导正和解锁双重效果。4.本专利技术导正结构以及导正结构前部与弹性夹末端配合而形成的解锁机构,既减少了针尖抖动,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现有技术仅考虑针芯滑动导向,而忽略弹簧作为动力元件对针尖抖动的影响。通过导正结构可以降低针尖抖动,减少疼痛感,给人以无痛或微痛的感觉,因此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针芯和扭帽立体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包括外壳(1)、针芯(2)、弹簧(3)以及尾盖(4);所述外壳(1)形成一弹射腔,针芯(2)由锁定机构定位锁定在弹射腔内,弹簧(3)前端作用在针芯(2)上,针芯(2)与外壳(1)在针尖弹射方向上通过滑槽导向滑动连接;所述尾盖(4)安装在外壳(1)尾部,并与外壳(1)在针尖弹射方向上滑动连接,尾盖(4)与锁定机构配合形成解锁机构,以此形成尾部推压式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弹簧(3)设有用于扶正的导正结构,该导正结构设在尾盖(4)上并伸入外壳(1)内;所述导正结构由至少三根导正条(12)构成,或者由至少两个导正片(13)构成,或者由一个导正筒(14)构成,导正筒(14)或者所有导正条(12)或者所有导正片(13)在弹簧(3)的外围周向围绕弹簧(3)布置并且形成一约束弹簧(3)的导正通道,弹簧(3)位于该导正通道内,使弹簧(3)的弹性力作用在针尖弹射方向上,弹簧(3)后端作用在导正结构或尾盖(4)上;所述锁定机构由外壳(1)与针芯(2)配合形成,其中,外壳(1)内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弹性臂(5),弹性臂(5)上设有用来锁定针芯(2)的卡钩(6)或端面,所有弹性臂(5)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或者弹性臂(5)与外壳(1)内壁和导正结构内壁中的一者配合形成一个弹性夹,针芯(2)被夹持定位锁定在弹性夹中,以此形成所述锁定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由导正结构与弹性臂(5)配合形成,其中,导正结构前部面对弹性臂(5)后部设置,在导正结构前部和弹性臂(5)后部两者中,至少有一者上设有解锁斜面(10);在使用状态下,当尾盖(4)受到推压时,尾盖(4)在外壳(1)内向前移动,导正结构前部迎击弹性臂(5)后部,并在解锁斜面(10)的作用下迫使弹性臂(5)末端侧向张开,当弹性臂(5)上的卡钩(6)或端面脱离锁定临界点后针芯(2)在弹簧(3)作用下发射穿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弹簧导正结构的后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包括外壳(1)、针芯(2)、弹簧(3)以及尾盖(4);所述外壳(1)形成一弹射腔,针芯(2)由锁定机构定位锁定在弹射腔内,弹簧(3)前端作用在针芯(2)上,针芯(2)与外壳(1)在针尖弹射方向上通过滑槽导向滑动连接;所述尾盖(4)安装在外壳(1)尾部,并与外壳(1)在针尖弹射方向上滑动连接,尾盖(4)与锁定机构配合形成解锁机构,以此形成尾部推压式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弹簧(3)设有用于扶正的导正结构,该导正结构设在尾盖(4)上并伸入外壳(1)内;所述导正结构由至少三根导正条(12)构成,或者由至少两个导正片(13)构成,或者由一个导正筒(14)构成,导正筒(14)或者所有导正条(12)或者所有导正片(13)在弹簧(3)的外围周向围绕弹簧(3)布置并且形成一约束弹簧(3)的导正通道,弹簧(3)位于该导正通道内,使弹簧(3)的弹性力作用在针尖弹射方向上,弹簧(3)后端作用在导正结构或尾盖(4)上;所述锁定机构由外壳(1)与针芯(2)配合形成,其中,外壳(1)内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弹性臂(5),弹性臂(5)上设有用来锁定针芯(2)的卡钩(6)或端面,所有弹性臂(5)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或者弹性臂(5)与外壳(1)内壁和导正结构内壁中的一者配合形成一个弹性夹,针芯(2)被夹持定位锁定在弹性夹中,以此形成所述锁定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由导正结构与弹性臂(5)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