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280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含有莎稗磷和唑草酯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成分为莎稗磷、唑草酯。莎稗磷与唑草酯在除草组合物中的质量之比为40:1~1:40,莎稗磷与唑草酯在除草剂中质量百分比为2‑8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混合除草剂在水稻田除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防除已出土或即将出土的各种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除草剂相对于单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延缓杂草抗性,除草谱广,持效期长,而且对水稻安全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除草
,尤其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莎稗磷和唑草酯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加剧,农业增产刻不容缓。杂草为影响农业产量的首要因素,因此,杂草的控制和防除问题亟待解决。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田除草是生产上的一大难题。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很多,各地杂草发生种类不同,全国稻区约有杂草200余种,其中常见的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约有40种,如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等,主要杂草中以稗草发生和危害面积最大。水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地、争肥、争光、争水,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据测定,水稻每年因草害一般要减少收入10%左右,多的超过50%。另外,杂草还可诱发病虫害,有的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对于水稻田杂草,化学除草是目前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它不仅效果好,灭草及时,有利于全苗、壮苗,而且省工、省肥、增产、增收,还大大地减轻劳动强度,解放大批劳力,为农民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提供了重要条件。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除草单剂品种如恶草灵等大面积单独使用,已经导致很多杂草产生抗药性,因此,急需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水稻田新型除草药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高效、低毒、低成本、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水稻田杂草综合治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其包括莎稗磷和唑草酯,所述莎稗磷与唑草酯的质量之比为40:1~1:4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前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理水稻田杂草的除草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草剂,其包括如前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除草组合物在除草剂中的重量含量为2%~8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以莎稗磷与唑草酯为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量的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将莎稗磷、唑草酯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水稻田杂草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扩大杀草谱,相对常规除草剂拓宽了用药时间范围。本专利技术复配的除草剂能降低农药单一使用带来的抗性风险,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使用成本及降低除草剂残留,有利于水稻田杂草综合治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莎稗磷和唑草酯的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为莎稗磷、唑草酯,莎稗磷与唑草酯的质量之比为40:1~1:40。莎稗磷属有机磷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S-4-氯-N-异丙基苯氨基甲酰基甲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CAS号为:64249-01-0,分子量为367.85。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为50.5℃~52.5℃;在丙酮、氯仿、甲苯中的溶解度大于1kg/L,苯、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大于200g/L。莎稗磷在150℃分解,对光不敏感;在pH=5~9时稳定,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天~45天。莎稗磷为内吸性传导型土壤处理的选择性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与伸长而致效,属细胞分裂抑制剂。莎稗磷主要由植物的幼芽和地中茎吸收,对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受害植物叶片深绿、变短、脆、厚,心叶不易抽出,生长停止,最后枯死。它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20天~40天,适用于水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对阔叶杂草防效相对较差。唑草酯属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RS)-2-氯-3-{2-氯-5-[4-(二氟甲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1,2,3-三唑-1-基]-4-氟苯基}丙酸(乙酯),CAS号为:128621-72-7,分子量为384.14。纯品为黏稠黄色液体,熔点为-22.1℃。唑草酯的水中溶解度(微克/升)为:12(20℃)、22(25℃)、23(30℃);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20℃)为:甲苯0.9,己烷0.03,与丙酮、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互溶。唑草酯在pH=5时稳定,水中光解半衰期为8天,水解半衰期为3.6小时(pH=5)。唑草酯是一种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而致效,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田等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唑草酯在喷药后15min即能被植物叶片吸收,故不受雨淋影响,3小时~4小时后即出现症状,2天~4天死亡。本专利技术利用莎稗磷和唑草酯这两种有效成分的不同作用机理,将两者复配,具有一定的互补和增效作用。其中,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按照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药组合物中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后的相互作用。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中,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产生了一种物质干扰另外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实验结果证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可作为治理水稻田杂草的除草剂使用,该除草组合物的共毒系数高于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的防效明显高于单剂,用料少,使用成本低。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莎稗磷与唑草酯的质量之比为40:1-1:40。具体的,所述唑草酯与莎稗磷的质量比优选为1:30、1:20、1:10、1:1、10:1、20:1、30:1或40: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文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理水稻田杂草的除草剂中的应用。所述除草组合物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田的各种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草剂,其包括上文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本专利技术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内容与前文所述内容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除草组合物在除草剂中的重量含量为2%~82%。本专利技术的高混合除草剂以莎稗磷与唑草酯为主要有效成分,配合农药学上允许的助剂配成任意一种剂型。本专利技术的高效除草剂组合物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制成任意适合农业施用的剂型,包括但不局限于乳油(EC)、可溶性液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水分散粒剂(WDG)、可溶性粉剂、颗粒剂、微囊剂、烟剂、气雾剂等。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剂型可为乳油、水悬浮剂、油悬浮剂、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泡腾片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加工成乳油、水分散粒剂或悬乳剂时,表面活性剂可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脂肪醇硫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丁基萘磺酸钠及聚羧酸类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载体可为有机膨润土、高岭土、轻质碳酸钙、尿素、硅藻土、凹凸棒土、多糖、淀粉、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除草剂加工工艺均为农学
已知技术,本专利技术没有特殊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适用于水稻直播田、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遏制和防除;本专利技术混合除草剂在水稻田除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防除已出土或即将出土的各种禾本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莎稗磷和唑草酯,所述莎稗磷与唑草酯的质量之比为40:1~1: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莎稗磷和唑草酯,所述莎稗磷与唑草酯的质量之比为40:1~1: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理水稻田杂草的除草剂中的应用。3.一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标洪鹏达徐文军陆川华何迎春方江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