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台上的光学数据线缆处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87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00
一种布置结构和系统将外部线缆放置到槽内。所述布置结构包括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槽。所述槽包括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凹部内接收线缆。所述布置结构包括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槽的长度滑动。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可移动部件沿所述槽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槽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滑动实现以下中的一项:使所述线缆的第一部分离开所述槽或将所述线缆的第二部分放置在所述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患者台上的光学数据线缆处置

技术介绍
成像装置(比如磁共振成像(MRI)装置)可出于比如将电子部件连接至另一部件的许多原因而利用各种外部线缆。成像装置用于使身体的内部结构可视化。例如,MRI装置可使用核磁共振来使身体内的原子核成像。使用这种技术收集的数据可提供能生成解剖学图像的基础。为生成图像,MRI装置可利用磁体来生成磁场并且利用梯度线圈来生成以适当的共振频率施加的振荡磁场。磁体和梯度线圈可容纳在MRI装置自身内。受激原子可发射被记录在接收器线圈上的射频信号。接收器线圈可包括在线圈面板中,当患者在MRI装置的膛孔内时,该线圈面板在所关注区域附近放置在患者身上。这种线圈面板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外部线缆连接至MRI装置。类似于使用外部线缆的任何情境,人员如技术人员或患者可无意中使线缆移位。例如,当患者正移动进入MRI装置的患者台上的适当位置时,患者可能钩挂住线缆。当足够的力施加至外部线缆时,线圈面板可能从MRI装置断开连接。在更坏的情境中,外部线缆、MRI装置和/或线圈面板可能被损坏并且使MRI装置无法使用,直到被修理。为弥补使用外部线缆的这些可能性,包括外部线缆联接至线圈面板的点、外部线缆联接至MRI装置的点的连接,和外部线缆自身可容纳在覆盖物中,该覆盖物通常是坚固的,使得导致损坏所需的必要力不可能因为人员的无意移动而发生。然而,尽管提供了充分的防护,但是这种提供外部线缆的方式具有许多缺点,比如受限于线缆的具体长度以及如期望地操纵线圈面板的难度。也就是说,在使用外部线缆中存在着几乎没有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用于将外部线缆放置到槽内的布置结构和系统。所述布置结构包括: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槽,所述槽包括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凹部内接收线缆;以及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槽的长度滑动,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沿所述槽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槽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滑动实现以下中的一项:使所述线缆的第一部分离开所述槽或将所述线缆的第二部分放置于所述槽内。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扫描室的系统。图2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并入患者台内的布置结构的总体视图。图3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布置结构的俯视图。图4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布置结构的第一透视图。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布置结构的第二透视图。图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的布置结构的截面图。图7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布置结构。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并入患者台中的图7的所述另一布置结构的总体视图。图9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7的所述另一布置结构的聚焦视图(focusedview)。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和相关附图进一步理解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相同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示例性实施例涉及将外部线缆放置到槽内以防止对线缆的损坏并且维持设置在两个部件之间的外部线缆的连接的布置结构和系统。具体地说,外部线缆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外部线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的连接器联接至第一部件。第一端的连接器随后可联接至另一部件。当在使用时,外部线缆可从槽移出,而当不使用时,外部线缆可放置在槽内以用于保护。以下将进一步详细地解释布置结构、槽、外部线缆、连接器和保护机制。本文针对磁共振成像(MRI)装置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MRI装置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地说,示例性实施例可用于使用外部线缆的任何情境中。此外,应注意的是,关于电气地连接两个电子部件而使用的外部线缆也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地说,外部线缆可用于一个部件或物体连接或拴系至另一部件或物体的任何情境中。因此,虽然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涉及MRI装置和将第一电子部件连接至MRI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示例性实施例也可适用于两个部件之间的各种不同的连接,而不考虑所述部件是否是电子的。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扫描室100的系统。扫描室100用于需要进行成像的患者。例如,患者可需要对具体的身体部分进行MRI。扫描室100包括:捕获装置105,所述捕获装置具有患者台110、控制面板115和捕获装置部件120;以及操作人员室130,所述操作人员室包括成像装置135。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捕获装置105可对躺在患者台110上的患者执行扫描。具体地说,捕获装置105可以是MRI装置。捕获装置105可利用捕获装置部件120来执行扫描。因此,捕获装置部件120可包括与MRI装置相关联的对应类型的部件(例如,磁线圈)。可通过在控制面板115上接收到的输入而使患者在捕获装置105的膛孔内移动。控制面板115可允许操作人员移动患者台110以用于将要执行的对准,其中患者台110被移动到等中心点(中心辐射光束将要穿过的空间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患者台110是可缩回的。患者在捕获装置105内移动,使得大的强力磁体生成用来使身体中的一些原子核磁化对准的磁场,并且将射频磁场(经由梯度线圈)系统地施加以改变这种磁化的对准。这使原子核产生能够通过扫描仪(经由接收器线圈)检测的旋转磁场。这种信息被记录以构建身体的被扫描区域的图像。考虑到由捕获装置105使用的机制,捕获装置部件120可包括比如磁体、梯度线圈、射频(RF)线圈和接收器线圈的各种部件。如以上所述,磁体在围绕将要成像的区域产生强磁场以用于成像程序。这种磁场允许原子核(例如,水分子的氢原子核)与该磁场的方向对准。梯度线圈可设置在磁体内以在磁场中沿各种方向(例如,X、Y和Z)产生梯度。捕获装置105可利用其中梯度线圈和接收器线圈被布置成用于MRI装置的不同配置。在第一配置中,捕获装置105可具有在捕获装置105自身的壳体内的全部各种线圈。当使用这种配置时,患者仅在MRI装置的膛孔内移动以用于将要执行的成像。具体地说,接收器线圈可设置在梯度线圈内,以产生使自旋转动由脉冲序列所选择的各种角度(例如,90°、180°等)所必需的另一磁场。因此,由体内的受激氢原子发射的射频信号可使用来自以适当共振频率施加的振荡磁场的能量进行检测。图像的定向可通过使用梯度线圈改变由磁体产生的磁场来控制,并且通过受激原子核返回到平衡状态的比率来确定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具体地说,接收器线圈可接收这些能量测量值并且将数据提供至成像装置130进行处理以最终生成扫描的图像。在第二配置中,捕获装置105可具有用于容纳在线圈面板125内的接收器线圈的数字接口,该线圈面板以非常接近于所关注区域的方式放置在患者身上。该线圈面板125因此可定位在患者的胸部、手臂、腿、膝盖等上。在线圈面板125定位成较接近所关注区域的情况下,可测量更可靠的射频信号以用于将要执行的成像。然而,为适当地利用线圈面板125内的接收器线圈,除用于将要传输的所测量到的射频信号的连接之外,还需要供应适当量的电力。电力可通过电力线缆提供。然而,电力线缆屈服于以上所述的各种缺点,比如无意中的移位和/或损坏。也应注意的是,电力线缆也可能利用经受磁性的导电性材料。因此,电力线缆的覆盖物还必须屏蔽电力线缆以免受由捕获装置105生成的磁场的影响。为消除对电力线缆的需要,可使用占据有限空间的大容量存储单元,如锂电池。也就是说,锂电池可存储必要的电力以允许用于使用接收器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患者台上的光学数据线缆处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置结构(200),包括: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槽(215),所述槽(215)包括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凹部中接收线缆(210);以及可移动部件(220),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槽(215)的长度滑动,所述可移动部件(22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沿所述槽(215)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槽(215)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滑动实现以下中的一项:使所述线缆(210)的第一部分离开所述槽(215)或将所述线缆(210)的第二部分放置在所述槽(215)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4 US 62/083,6711.一种布置结构(200),包括: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槽(215),所述槽(215)包括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凹部中接收线缆(210);以及可移动部件(220),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槽(215)的长度滑动,所述可移动部件(22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沿所述槽(215)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槽(215)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滑动实现以下中的一项:使所述线缆(210)的第一部分离开所述槽(215)或将所述线缆(210)的第二部分放置在所述槽(2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沿所述槽(215)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滑动实现以下中的另一项:将所述线缆(210)的第一部分放置在所述槽(215)内或使所述线缆(210)的第二部分离开所述槽(2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槽(215)是包括第一壁(215a)、第二壁(215b)和第三壁(215c)的J形形状的,所述第一壁(215a)被配置成将所述布置结构(200)联接至一表面(110)上,所述第二壁(215b)在远离所述表面(110)的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壁(215a)延伸,所述第三壁(215c)在沿者所述表面(110)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壁(215b)延伸,所述第一壁(215a)和所述第三壁(215c)形成用于所述凹部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包括在其第一端上的第一凹部(230)和在其第二端上的第二凹部(235),所述线缆容纳在介于所述第一凹部(230)与第二凹部(235)之间的所述可移动部件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包括延伸部(240),所述延伸部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二部分放置在所述槽(215)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延伸部(240)穿过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凹部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包括邻近所述第三壁(215c)的一部分,所述一部分被配置成防止所述可移动部件(220)从所述凹部内移出。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第三壁(215c)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壁(215a)成角度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布置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器(205),其联接至所述线缆(210)的端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置结构(200),其中,所述布置结构进一步包括:壳体(330),所述壳体包括袋状部(335),所述袋状部被配置成当所述可移动部件(220)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接收所述连接器(205)。11.一种系统(201),包括:表面(110);线缆(210);以及布置结构(200),所述布置结构包括: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槽(215),所述槽(215)包括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成在所述凹部内接收线缆(210);以及可移动部件(220),所述可移动部件被配置成沿所述槽(215)的长度滑动,所述可移动部件(22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220)沿所述槽(215)在第一方向上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T·弗里曼T·韦恩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