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1765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其包括多个线圈形成元件和至少一个线圈形成部位(15、15.1、15.2、15.3),所述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12、12.1、12.2、12.3),所述纺纱装置分别由粗纱(VG)制成纤维须条(FB)或纱线并且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14),其中,每个纺纱装置(12、12.1、12.2、12.3)具有单独的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可这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使得能利用每个纺纱装置(12、12.1、12.2、12.3)由粗纱(VG)制成不同厚度的纤维须条(FB)或纱线并且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14)。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king knitted fabric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knitted fabric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il forming element and at least one coil forming portion (15, 15.1, 15.2, 15.3), the coil forming part equipped with a spinning device (12, 12.1, 12.2, 12.3), the spinning device respectively by roving (VG) made of fiber or yarn (FB) and its supply to the coil forming element (14), wherein, each spinning device (12, 12.1, 12.2, 12.3) has a separate drive device (30, 31, 30.1, 31.1, 30.2, 31.2, 30.3, 31.3), thi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driving device, so as to use each spinning device (12, 12.1, 12.2, 12.3) by roving (VG) made of different thickness of fiber or yarn (FB) and its supply to the coil forming element (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其包括多个线圈形成元件和至少一个线圈形成部位,所述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由粗纱制成纤维须条或纱线并且将其分别供应给多个线圈形成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所述方法制造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过去一段时间已知这样的针织机、尤其是圆型针织机,在其中向织针供应纤维须条(Faserverband)或纱线,该纤维须条或纱线直接通过配置给针织机针织系统的纺纱装置由粗纱制成。WO2004/079068A2描述了一种针织机,在其中牵伸机构将粗纱拉伸为希望细度的纤维须条并且将其直接供应给织针。由这种纤维须条制成的针织物的特点在于极其柔软以及非常舒服的触感。此外在该文献中建议,如需制造具有略高稳定性的针织物,则可通过在机器上的纺纱装置分别制造常规或非常规的纱线并且将其供应给织针。DE102005052693A1公开了一种具有牵伸机构的针织机,所述牵伸机构的下部罗拉是马达驱动的,其中,多个牵伸机构的马达分别配置给一个共同的频率转换器并且由针织机的控制装置一同控制。在此只能针对多个针织位置同时改变纤维须条厚度,由此极大限制了该已知机器的图案可能性。WO2009/026734A1描述了一种细长构造的针织机牵伸机构,在其中皮圈罗拉和输出罗拉对通过单独的马达驱动。皮圈罗拉与输入罗拉对驱动耦合。但装配有这种牵伸机构的针织机在控制技术方面迄今为止只能通过制造不同厚度的纤维须条或纱线来形成横条图案,但不能在所有牵伸机构拉伸相同粗纱时制造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在一个线圈横列内改变的图案。迄今为止这只能在为各个牵伸机构供应不同厚度的粗纱时才能实现。但在转换到另一图案时就必须更换机器上的粗纱筒管,这是十分复杂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能实现高效地制造具有任意图案的针织物,所述图案由具有不同厚度的纤维须条或纱线构成的线圈组成。所述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来解决,其包括多个线圈形成元件和至少一个线圈形成部位,所述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由粗纱制成纤维须条或纱线并且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可这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使得能利用纺纱装置由粗纱制成可变厚度的纤维须条或纱线并且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借助按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也可在使用相同粗纱的情况下为每个线圈形成元件供应不同厚度的纤维须条或纱线并且由线圈形成元件将其成形成线圈。由此可制造具有这样图案的针织物,在该图案中纤维须条或纱线的厚度也可在线圈横列方向上变化。作为粗纱在此可使用翼锭粗纱(Flyerlunte)、粗梳条子(Kardenband)或牵伸条子(Streckenband)。在此当然也可设置至少两个线圈形成部位,这些线圈形成部位都配置有纺纱装置,并且由相邻纺纱装置制成的纤维须条或纱线的厚度可以是不同的。每个纺纱装置优选可具有自身的驱动装置。但也可能的是,多个纺纱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耦合,其传动比可调节,并且为这些纺纱装置设置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在此可这样控制纺纱装置的驱动装置,使得在由同一纺纱装置供应的线圈形成元件之间纤维须条或纱线的厚度变化。因此甚至可产生这样的图案,在其中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在一个线圈横列中逐线圈变化。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这样控制纺纱装置的驱动装置,使得所制成的并且供应的纤维须条或纱线的厚度在全部的由同一纺纱装置供应的线圈形成元件中是不同的。一个纺纱装置在此可为一个唯一的线圈形成部位亦或多个线圈形成部位供应纤维须条。因此,在按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中通过改变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可实现的图案多样性几乎没有限制。当然在此也可采取其它措施,如供应专用纱、改变线圈形成元件的落纱的参数、改变用于形成不同大小的线圈的弯纱度以及选择线圈形成元件,以便获得希望的图案以及所追求品质的针织物。在机器的第一种优选方案中,纺纱装置可具有牵伸机构,该牵伸机构包括多个罗拉对,所述罗拉对的至少两个罗拉对具有自身的驱动装置并且所述驱动装置可相互独立地被控制。两个罗拉对的速度差越大,拉伸速度就越大并且因而所产生的纤维须条就越细。所述纤维须条可直接被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或在此之前由纺纱机构纺成纱线。在机器的另一种方案中,纺纱装置可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喂入罗拉的摩擦纺纱装置,该喂入罗拉相对于一个输出罗拉对的速度可被调节。喂入罗拉的圆周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在此决定所产生纱线的厚度。当线圈形成部位和纺纱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有利的是,在纺纱装置和线圈形成部位之间设置有用于纤维须条或纱线的输送装置。借助这种输送装置——其例如可包括输送罗拉和/或输送管和/或加捻机构——纺纱装置例如也可安装在具有较小直径的针筒的圆型针织机中,在所述针筒中与针筒圆周隔开少许距离的空间不足以为每个针织位置设置纺纱装置。如果设置加捻机构,则可在纤维须条中形成捻转,从而产生输送稳定的中间纱线。该捻转在加捻机构和线圈形成部位之间的行程上再次解开,从而可利用具有平行纤维的纤维须条来制造针织物,由此使针织物获得所希望的手感。按本专利技术的机器可构造为圆型针织机、平针针织机、编制针织机或拉舍尔经编机。优选地,所述机器是具有可旋转驱动的针筒和多个线圈形成部位的圆型针织机,每个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一个纺纱装置。在这种机器中能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调节针筒的旋转速度。所述机器还可具有单针选择。另外,当机器上设有针盘时,可制造单面或双面针织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上制造具有图案的针织物的方法,该图案通过形成具有不同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的线圈产生,所述机器包括多个线圈形成元件和至少一个线圈形成部位,所述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由粗纱制成纤维须条或纱线并且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其中,所述纺纱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这样控制所述纺纱装置的驱动装置,使得根据待在针织物中形成的图案相应于所希望的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针对每个线圈形成元件持续调节纺纱装置的速度。根据该方法可线圈精确地(maschengenau)调节纤维须条或纱线的厚度。因此可在针织物中制造所有能想到的、基于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变化的图案。在此,纺纱装置的速度可以在任意时间历程中变化,以便实现确定图案。速度变化可在规则的间隔中重复,以便产生规则图案、如波纹、条纹或横条图案。速度具有特定值的时间间隔可始终相同或规则或不规则地变化。在以不同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形成的针织物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可以简单的方式设计。当图案应在不同的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的区域之间具有生硬的过渡部时,所述速度可跳跃地变化。相反地,当速度斜坡状或渐进地被调节到新的值时,图案在不同的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的区域之间具有柔和的过渡部。为了能够以确定的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制造每个线圈,优选纺纱装置的速度可至少这样长时间地被调节到新的值上,直至纺纱装置制成的纤维须条或纱线长度足够用于通过线圈形成元件在新厚度中形成一个线圈。在此在产生足够用于一个线圈的纤维须条或纱线长度之后,如果图案要求下一线圈又已经必须具有另一纤维须条或纱线厚度,则纺纱装置的速度可已经再次被调节到新的值上。但也可在每个线圈横列中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改变纺纱装置的速度,由此可制成图案独特的针织物。为此优选可为每个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造针织物(50、60、70)的机器,该机器包括多个线圈形成元件(14)和至少一个线圈形成部位(15、15.1、15.2、15.3),所述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12、12.1、12.2、12.3),该纺纱装置由粗纱(VG)制成纤维须条(FB)或纱线并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12、12.1、12.2、12.3)具有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所述驱动装置能被控制成,使得能够利用纺纱装置(12、12.1、12.2、12.3)由粗纱(VG)制成不同厚度的纤维须条(FB)或纱线并且能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1 EP 14197425.31.用于制造针织物(50、60、70)的机器,该机器包括多个线圈形成元件(14)和至少一个线圈形成部位(15、15.1、15.2、15.3),所述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12、12.1、12.2、12.3),该纺纱装置由粗纱(VG)制成纤维须条(FB)或纱线并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12、12.1、12.2、12.3)具有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所述驱动装置能被控制成,使得能够利用纺纱装置(12、12.1、12.2、12.3)由粗纱(VG)制成不同厚度的纤维须条(FB)或纱线并且能将其供应给线圈形成元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两个线圈形成部位(15、15.1、15.2、15.3),这些线圈形成部位配置有纺纱装置,由相邻的纺纱装置(12、12.1、12.2、12.3)制成的纤维须条(FB)或纱线的厚度能够是不同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12、12.1、12.2、12.3)的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能够被控制成,使得纤维须条(FB)或纱线的厚度在由同一纺纱装置(12、12.1、12.2、12.3)供应的各线圈形成元件(14)之间变化。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12、12.1、12.2、12.3)的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能够被控制成,使得所制成并且供应的纤维须条(FB)或纱线的厚度在全部的由同一纺纱装置(12、12.1、12.2、12.3)供应的线圈形成元件(14)中是不同的。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具有牵伸机构(12、12.1、12.2、12.3),所述牵伸机构包括多个罗拉对(20a、b,21a、b,22a、b;20.1a、b,21.1a、b,22.1a、b;20.2a、b,21.2a、b,22.2a、b;20.3a、b,21.3a、b,22.3a、b),所述罗拉对(20a、b,21a、b,22a、b;20.1a、b,21.1a、b,22.1a、b;20.2a、b,21.2a、b,22.2a、b;20.3a、b,21.3a、b,22.3a、b)中的至少两个罗拉对(20a、b,22a、b;20.1a、b,22.1a、b;20.2a、b,22.2a、b;20.3a、b,22.3a、b)具有自身的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并且这些驱动装置(30、31、30.1、31.1、30.2、31.2、30.3、31.3)能相互独立地被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纺纱装置,这些纺纱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牵伸机构(12.1、12.2、12.3)。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喂入罗拉的摩擦纺纱装置,该喂入罗拉相对于一个罗拉对的速度能被调节。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在纺纱装置(12、12.1、12.2、12.3)和线圈形成元件(14)之间设有用于纤维须条(FB)或纱线的输送装置(1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罗拉和/或输送管(19)和/或加捻机构(18)。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是圆型针织机(11)、平针针织机、编织针织机或拉舍尔经编机。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是具有可旋转驱动的针筒(13)和多个线圈形成部位(15、15.1、1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鲍尔B·博斯T·齐亚多茨A·弗拉德S·克泽C·迈尔M·施瓦布J·芬内曼
申请(专利权)人:SIPRA专利发展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