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464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10)包含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14)、液体非透过性的背面片材(12)、及配置于所述正面片材(14)与所述背面片材(12)之间的吸收体(13),且包含:槽部(21),整体或一部分以凹部(21r)构成,且所述凹部(21r)是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正面片材(14)侧,将所述正面片材(14)与所述吸收体(13)一体地接合而形成;及平坦部(24a),以所述槽部(21)包围;且相对于所述平坦部(24a)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R1)为沿所述最大内接圆的径向的所述槽部(21)的宽度(L1)的5倍以上且20倍以下。

Absorbent articles

The absorbent articl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mprises a liquid (10) through the front sheet of (14), on the back of the liquid through the sheet (12), and arranged in the front sheet (14) and the back sheet (12) between the absorber (13), and includes: the slot (21).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concave part (21R), and the recess (21R) is in the absorbent articles (10) of the front sheet (14) side of the front sheet (14) and the absorber (13) integrally formed by joining and flat part; (24a), in the groove (21) surrounded by; and relative to the flat part (24a) of the 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diameter (R1) for the slot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21) the width (L1) of more than 5 times and 20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尿布。
技术介绍
称为生理用卫生棉或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物品是通过吸收体吸收排出的尿等体液(以下,也简称为“体液”)的几乎全部。因此,在吸收性物品吸收体液之后,在皮肤与吸收性物品之间的空间变潮湿,而对肌肤赋予黏附感等。以往,已设法减轻吸收性物品吸收体液之后的黏附感。例如,可列举像专利文献1所见的那样,在与肌肤直接接触的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形成锯齿状图案等规则且细微的凹凸。此外,在专利文献2揭示有将正面片材包含吸收体在内挤压为凹凸状。这样,通过在正面片材(或包含吸收体者)设置凹凸,而凸部分的前端与肌肤接触,从而与无凹凸的相比,减少与肌肤的接触面积,抑制黏附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752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2134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处,例如,一次性尿布需要有可切实地吸收数次量的排尿的吸收力,因此为了提升吸收力,吸收体多为将纸浆与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Polymer,以下也称为“SAP”)混合而成。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如果吸收体液,那么因SAP的影响而吸收体大幅度膨胀,设置于正面片材的凹凸因吸收体本身的膨胀被抵消,几乎不能发挥效果。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凹凸是通过挤压正面片材及吸收体而形成,但关于所述凹凸的尺寸,就抑制黏附感的观点来说,依然有改良的余地。鉴于此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因在吸收体液后的吸收体的接触导致的肌肤的黏附感的吸收性物品。[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液体非透过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于正面片材与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且包含:槽部,整体或一部分以凹部构成,且凹部是在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侧,将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一体地接合而形成;及平坦部,以槽部包围;且相对于所述平坦部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为沿最大内接圆的径向的槽部的宽度的5倍以上且20倍以下。此外,凹部也可包围平坦部的外周的50%以上。凹部是将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一起压缩而形成,且凹部的深度为平坦部的厚度的1/2以上。此外,槽部也可格子状地形成。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包含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液体非透过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于正面片材与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且包含:槽部,整体或一部分以凹部构成的,且凹部是在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侧,将正面片材与吸收体一体地接合而形成、并配置;及平坦部,位于槽部之间;且相对于由相邻的2个槽部夹隔的平坦部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为沿最大内接圆的径向的槽部的宽度的5倍以上且20倍以下。此外,槽部也可以按固定间隔排列的方式配置。此外,吸收体的平均单位面积的SAP量也可为0.01g/cm2以上。此外,吸收性物品也可为一次性尿布。[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具备具有一定以上的宽广度的平坦部,因此可通过所述平坦部更迅速地吸收体液。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吸收性物品并非相对于穿戴者的身体的曲面完全贴合,而部分地形成有间隙,因此即使在吸收体液之后也在与肌肤之间容易具有间隙,而不易给予穿戴者黏附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应用于衬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实施方式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侧观看穿戴图1所示的尿布后的下半身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尿布以分解状态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从顶层片材侧观看图1所示的尿布的胯下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尿布的胯下部分的V-V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对实施方式1的尿布的吸收部分吸收体液之后,尿布相对于穿戴者的身体的曲面持有间隙而相接的情况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7是将实施方式1的尿布的吸收部分的表面放大的局部俯视图。图8是显示将挤压部间歇地排列而形成凹部的例子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图8的IX-IX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8的X-X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在吸收部分将凹部以固定间隔排列而形成的平坦部图案的例子的局部俯视图。图12是表示在吸收部分排列波状的凹部而形成的平坦部图案的例子的局部俯视图。图13是表示在吸收部分将圆状的凹部以固定间隔排列而形成的平坦部图案的例子的局部俯视图。图14是表示在吸收部分将不连续的凹部正六边形状地排列而形成的平坦部图案的例子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边参照图1至图14,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态样。对于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衬裤型一次性尿布(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0的实施方式1的外观,在图1表示从前面侧观看的立体图,在图2表示从后面侧观看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在婴幼儿穿戴所述尿布10时从背面侧观看到的下半身姿势。而且,在图3将图1、图2所示的尿布10以断裂展开后的分割状态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具有:前身片区域10F、后身片区域10R、及胯下区域10C,所述胯下区域10C连接所述前身片区域10F及后身片区域10R。此外,形成有在穿戴时以前身片区域10F与后身片区域10R包围穿戴者的腰的部分的腰围开口部10W。形成有以前身片区域10F及后身片区域10R的一部分与胯下区域10C包围穿戴者的两腿的大腿肚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如图2所示,在穿戴时前身片区域10F位于穿戴者的腹侧,后身片区域10R位于穿戴者的背侧。且,胯下区域10C覆盖穿戴者的胯下,而成为在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穿戴者的腿分别通过的样式。因此,腿围开口部10L成为位于穿戴者的两腿的从根部至大腿肚附近的任意位置。此外,在尿布10之后身片区域10R,设置有为了在废弃尿布10时揉成小团并黏住的废弃胶带10T。接着,对于以适当的方向穿戴尿布10时,在沿身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P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假想线P是在沿身体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并且在尿布10的中央部从腹侧朝向背侧,通过胯下部分延伸的。具体来说,假想线P是例如、如果以尿布10的腰侧为上、胯下侧为下,那么沿尿布10的表面、且在上下方向延伸,并经由胯下部分,而在背侧也在上下方向延伸。以下,根据需要,使用假想线P,说明各部位的位置关系。接着,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是从外侧依序将外覆片材11、底层片材(背面片材)12、吸收体13、及与穿戴者的肌肤接触的顶层片材(正面片材)14、及用于形成立体皱褶的一对侧壁片材18重叠并接合。而且,外覆片材11是细分成重叠于底层片材12之下的垫外覆片材11A与内部外覆片材11B、及外部外覆片材11C,且都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手触感而以较薄的不织布形成。将区划出尿布10的前身片区域10F及后身片区域10R的内部外覆片材11B、外部外覆片材11C的左右两侧缘部相互接合而形成闭合部10J。由此,区划出之前的腰围开口部10W。内部外覆片材11B、外部外覆片材11C在胯下区域10C部分分成2个,且胯下部分变成垫外覆片材11A露出。因此,包围两腿的大腿肚部分的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是通过所述垫外覆片材11A的端部与闭合部10J的端部区划成。液体非透过性的底层片材12是接合于所述垫外覆片材11A,且之前的吸收体13是配置于所述底层片材12与液体透过性的顶层片材14之间,而介隔所述吸收体13顶层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液体非透过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于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且包含:槽部,整体或一部分以凹部构成,且所述凹部是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将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一体地形成;及平坦部,以所述槽部包围;且相对于所述平坦部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为沿所述最大内接圆的径向的所述槽部的宽度的5倍以上且20倍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0 JP 2014-249967;2015.11.20 JP 2015-22818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液体非透过性的背面片材、及配置于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且包含:槽部,整体或一部分以凹部构成,且所述凹部是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正面片材侧,将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一体地形成;及平坦部,以所述槽部包围;且相对于所述平坦部的最大内接圆的直径为沿所述最大内接圆的径向的所述槽部的宽度的5倍以上且20倍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凹部包围所述平坦部的外周的5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凹部是将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一起压缩而形成,且所述凹部的深度为所述平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和泉泷山吉宏园田彰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