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41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收发装置包括:无线串口屏和与所述无线串口屏配合使用的转换设备,所述无线串口屏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和第一电源。所述转换设备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第二电源和串口。该无线串口屏,不仅能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该转换设备在保证外部设备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使其不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外部设备实现了远距离与无线串口屏之间的通信,使其满足更多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低成本和高效率等优点。

Transceiver devi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ceiving device and a monitoring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transceiver comprises a wireless serial port screen and a conversion device which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wireless serial port screen, wherein the wireless serial port screen comprises a first controller, a fir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a first power supply. The conversion device comprises a second controller, a seco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a second power supply and a serial port. The wireless serial screen, can not only communicate with external devices through the wired way, but also can communicate with external devices through a wireless mode; the conversion device based on ensuring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external device, external devices which do not have the func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chie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mote and wireless serial scree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for mo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practicability, convenience,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人们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安全、便捷、智能和多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串口屏也不例外,目前的串口屏只能通过串口与外部设备(例如,电脑)进行通信,即目前的串口屏只能通过线缆的方式与外部设备(例如,电脑)进行通信。其次,某些外部设备不具备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普通的台式电脑,这些设备无法实现远距离通信。随着人们对串口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类串口屏已经无法满足远距离通信的需求,急需更新换代,因此,如何在保证串口屏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使其满足更多需求,成为了行业界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发装置,包括:无线串口屏和与所述无线串口屏配合使用的转换设备。所述无线串口屏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耦合。所述转换设备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第二电源和串口。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串口耦合,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二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耦合。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包括:滤波电路、无线收发器、振荡电路、匹配电路和天线,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电源端耦合,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晶振端耦合,所述匹配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天线端耦合,所述匹配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耦合。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均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电源端耦合,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晶振、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晶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所述晶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接地,所述晶振的一端还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第一晶振端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第二晶振端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晶振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六电容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第二天线端耦合,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第一天线端耦合。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相同。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换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第二电源和所述串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串口的开口。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所述第二电源和所述串口均集成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板和上述的收发装置,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收发装置中的转换设备耦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该收发装置包括:无线串口屏和与所述无线串口屏配合使用的转换设备。其中,该无线串口屏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和第一电源;该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能与外部设备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第一控制器,或者将第一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信息传输出去。该转换设备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第二电源和串口;该转换设备能将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远距离传输出去,进一步地,串口将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控制器进行处理,第二控制器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经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远距离传输出去,或者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经串口发送给外部设备。该无线串口屏,不仅能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该转换设备在保证外部设备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使其不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外部设备实现了远距离与无线串口屏之间的通信,使其满足更多需求。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方便、低成本和高效率等优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发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第一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的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系统的结构框图。图标:100-收发装置;10-无线串口屏;11-第一控制器;13-第一无线通信电路;131-无线收发器;132-滤波电路;133-振荡电路;134-匹配电路;135-天线;17-第一电源;20-转换设备;21-第二控制器;23-第二无线通信电路;27-串口;29-第二电源;31-壳体;32-开口;33-电路板;200-监控系统;210-主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收发装置及监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串口屏和与所述无线串口屏配合使用的转换设备,所述无线串口屏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耦合;所述转换设备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第二电源和串口,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串口耦合,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二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串口屏和与所述无线串口屏配合使用的转换设备,所述无线串口屏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一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耦合;所述转换设备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第二电源和串口,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串口耦合,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耦合,所述第二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包括:滤波电路、无线收发器、振荡电路、匹配电路和天线,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电源端耦合,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晶振端耦合,所述匹配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天线端耦合,所述匹配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均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电源端耦合,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晶振、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晶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所述晶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接地,所述晶振的一端还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第一晶振端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无线收发器的第二晶振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