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志德专利>正文

一种自卫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3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用于产生电击作用,而达到防身自卫作用的自卫服。主要解决了自卫装置的隐蔽性,导电材料在服装内的布置和保护电压的发生问题,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服装面料夹层间,间隔布置两极导电布,导电布与保护电压发生器相接,如自卫时,第二者接触到自卫服导电布位置时,导电布发生高电位放电,达到自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隐蔽性好,可折叠,易洗涤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公安、金融等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可用于民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于产生电击作用的电路或设备,特别是在服装内安装电击作用的导体,导体与另设的保护电压发生器连接,达到自卫防身作用的自卫服。现有技术使用的自卫器械多数类似于武器,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和伤害性,如电警棒,虽然电警棒具有很强的防卫性能和进攻性,但隐蔽性能差,携带不方便,使用也受到限制,特别是不能民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隐蔽性好,防卫时迅速,特别是能适应于各行各业,不具有攻击性的自卫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人员穿着的上衣面料与衬里之间增设有导电体和绝缘层,绝缘层与衬里接触,导电体分两极间隔布置,导电体两极与另设的保护电压发生器高压脉冲输出极联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电体布置图。附图2为附图1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电压发生器电路图。参看附图,在自卫服面料1和衬里5之间增设导电体3和绝缘层4,为了解决自卫服、折叠、洗涤和制作,本技术实施例导电体3,采用导电布,绝缘层4采用耐高压聚酯薄膜,为了使导电体3固定在绝级层4上,采用粘合衬纸2,将导电体3粘合在绝缘层4上,导电体3在自卫服内,分正、负极间隔布置,布置形式可以采用横向、纵向或倾斜方向,两极导电体3与保护电压发生器6高压脉输出极连接,本技术保护电压发生器6由振荡器,激励线圈,脉冲触发电路和升压输出四部分组成,振荡器是由晶体管BG1组成的电感正反馈耦合振荡电路,和用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L1做为负载,L2做为正负馈,付边线圈L3做为激励线圈,供给触发电路一个高变压源,脉冲触发电路包括一个由双向触发式二极管D2导通的双向可控硅BCR与T2原边线圈L4,电容C2串联成闭合电路,触发二极管D2一端接可控硅触发极,另一端接在电阻R2与电容C1的公共点,取出触发电压后,加在双向可控硅触发极上,T2付边线圈L5为升压输出电路,接至自卫服内导电体3两极上。本技术具有自卫性、隐蔽性好,使用时迅速、方便、耗能少,安全可靠,可折叠,易洗涤,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公安、金融、税务等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使用,也可用于民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自卫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面料和衬里构成的自卫服,其特征在于、面料1与衬里5之间增设有导电体3和绝缘层4、绝缘层4与衬里5接触,导电体3分两极间隔布置,导电体3的两极与保护电压发生器6高压脉冲输出极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面料和衬里构成的自卫服,其特征在于、面料1与衬里5之间增设有导电体3和绝缘层4、绝缘层4与衬里5接触,导电体3分两极间隔布置,导电体3的两极与保护电压发生器6高压脉冲输出极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电压发生器6由振荡器,激励线圈,脉冲触发电路,升压输出,四部份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卫服,其特征在于振荡器由晶体管BG1组成的电感正反馈耦合振荡电路,利用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L1做为负载,L2做为正反馈,付边线圈L3作为激励线圈,供给触发电路一个高变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德陆身友彭继昌赵玉芬邓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聂志德陆身友彭继昌赵玉芬邓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