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56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其机架装设自动上料组件、自动下料组件,自动上料组件包括主动上料辊、从动上料辊、上料驱动电机,自动下料组件包括主动下料辊、从动下料辊、下料驱动电机;机架上端侧于主动上料组件与从动上料组件之间装设沿着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二、三自动冲孔机,机架于第一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机架于第二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机架于第三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该新式光电三联机配装有控制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A new type of photoelectric three on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photoelectric three online, the installation of automatic feeding rack assembly, automatic feeding assembly, automatic feeding assembly includes an automatic feeding roller, the feeding roller, driven feed drive motor, automatic fee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drive motor under the active roller, driven by roller, under the the material; the upper end of the machine frame side on the active material between the component and the driven feed component installed along first, second, third automatic punching machine conveying direction sequentially spaced from the first side frame, automatic punching machin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to the second frame photoelectric sensor, automatic punch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second photoelectric sensor, automatic punching machine frame third. The machine is equipped with third photoelectric sensors; the new photoelectric controller with three online. Through the structure desig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design, high automation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料带进行多孔冲裁加工过程中,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多工序多工位的方式来实现料带冲孔加工,且加工时需要在不同的工序的机台之间进行料带移送,工作效率高且冲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该新式光电三联机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包括有机架,机架的前端部装设有自动上料组件,机架的后端部装设有自动下料组件,自动上料组件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的主动上料辊、从动上料辊,从动上料辊位于主动上料辊的正上方且主动上料辊与从动上料辊相配合,机架对应主动上料辊装设有上料驱动电机,上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上料辊驱动连接;自动下料组件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的主动下料辊、从动下料辊,从动下料辊位于主动下料辊的正上方且主动下料辊与从动下料辊相配合,机架对应主动下料辊装设有下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下料辊驱动连接;机架的上端侧于主动上料组件与从动上料组件之间装设有沿着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自动冲孔机、第二自动冲孔机以及第三自动冲孔机,机架于第一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机架于第二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机架于第三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该新式光电三联机配装有控制器,上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第一自动冲孔机、第二自动冲孔机、第三自动冲孔机、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上料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其中,所述下料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其机架装设自动上料组件、自动下料组件,自动上料组件包括主动上料辊、从动上料辊、上料驱动电机,自动下料组件包括主动下料辊、从动下料辊、下料驱动电机;机架上端侧于主动上料组件与从动上料组件之间装设沿着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二、三自动冲孔机,机架于第一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机架于第二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机架于第三自动冲孔机的旁侧装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该新式光电三联机配装有控制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机架2——自动上料组件;21——主动上料辊22——从动上料辊;3——自动下料组件31——主动下料辊;32——从动下料辊41——第一自动冲孔机;42——第二自动冲孔机43——第三自动冲孔机;51——第一光电传感器52——第二光电传感器;53——第三光电传感器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前端部装设有自动上料组件2,机架1的后端部装设有自动下料组件3,自动上料组件2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1的主动上料辊21、从动上料辊22,从动上料辊22位于主动上料辊21的正上方且主动上料辊21与从动上料辊22相配合,机架1对应主动上料辊21装设有上料驱动电机,上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上料辊21驱动连接。进一步的,自动下料组件3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1的主动下料辊31、从动下料辊32,从动下料辊32位于主动下料辊31的正上方且主动下料辊31与从动下料辊32相配合,机架1对应主动下料辊31装设有下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下料辊31驱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机架1的上端侧于主动上料组件与从动上料组件之间装设有沿着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自动冲孔机41、第二自动冲孔机42以及第三自动冲孔机43,机架1于第一自动冲孔机41的旁侧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51,机架1于第二自动冲孔机42的旁侧装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52,机架1于第三自动冲孔机43的旁侧装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53。另外,该新式光电三联机配装有控制器6,上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第一自动冲孔机41、第二自动冲孔机42、第三自动冲孔机43、第一光电传感器51、第二光电传感器52、第三光电传感器53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需进一步解释,上料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同样的,下料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连续料带穿过主动上料辊21与从动上料辊22之间,上料驱动电机驱动主动上料辊21转动且主动上料辊21与从动上料辊22相配合并使得料带朝后输送;朝后输送的料带依次经过第一自动冲孔机41、第二自动冲孔机42、第三自动冲孔机43;其中,当第一光电传感器51感应到料带的定位孔时,控制器6控制第一自动冲孔机41启动且第一自动冲孔机41完成冲孔作业;当第二光电传感器52感应到料带的定位孔时,控制器6控制第二自动冲孔机42启动且第二自动冲孔机42完成冲孔作业;当第三光电传感器53感应到料带的定位孔时,控制器6控制第三自动冲孔机43启动且第三自动冲孔机43完成冲孔作业。待料带冲孔加工过完毕后,下料驱动电机驱动主动下料辊31转动且主动下料辊31与从动下料辊32相配合并实现料带下料动作。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前端部装设有自动上料组件(2),机架(1)的后端部装设有自动下料组件(3),自动上料组件(2)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1)的主动上料辊(21)、从动上料辊(22),从动上料辊(22)位于主动上料辊(21)的正上方且主动上料辊(21)与从动上料辊(22)相配合,机架(1)对应主动上料辊(21)装设有上料驱动电机,上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上料辊(21)驱动连接;自动下料组件(3)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1)的主动下料辊(31)、从动下料辊(32),从动下料辊(32)位于主动下料辊(31)的正上方且主动下料辊(31)与从动下料辊(32)相配合,机架(1)对应主动下料辊(31)装设有下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下料辊(31)驱动连接;机架(1)的上端侧于主动上料组件与从动上料组件之间装设有沿着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自动冲孔机(41)、第二自动冲孔机(42)以及第三自动冲孔机(43),机架(1)于第一自动冲孔机(41)的旁侧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51),机架(1)于第二自动冲孔机(42)的旁侧装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52),机架(1)于第三自动冲孔机(43)的旁侧装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53);该新式光电三联机配装有控制器(6),上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第一自动冲孔机(41)、第二自动冲孔机(42)、第三自动冲孔机(43)、第一光电传感器(51)、第二光电传感器(52)、第三光电传感器(53)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光电三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前端部装设有自动上料组件(2),机架(1)的后端部装设有自动下料组件(3),自动上料组件(2)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1)的主动上料辊(21)、从动上料辊(22),从动上料辊(22)位于主动上料辊(21)的正上方且主动上料辊(21)与从动上料辊(22)相配合,机架(1)对应主动上料辊(21)装设有上料驱动电机,上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上料辊(21)驱动连接;自动下料组件(3)包括有分别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机架(1)的主动下料辊(31)、从动下料辊(32),从动下料辊(32)位于主动下料辊(31)的正上方且主动下料辊(31)与从动下料辊(32)相配合,机架(1)对应主动下料辊(31)装设有下料驱动电机,下料驱动电机与主动下料辊(31)驱动连接;机架(1)的上端侧于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平冯霞军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达瑞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