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9043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桂枝1.5~4.5份;茯苓1.5~4.5份;附子1.5~4.5份;细辛0.5~2.5份;桃仁0.5~2.5份;红花0.5~2.5份;三七0.5~1.5份;香附0.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穴位上进行隔药灸,即通过借助灸火的热力来促进穴位皮肤组织对这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温阳益肾、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肾虚痰瘀型卵巢囊肿。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ovarian cys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ovarian cyst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by weigh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5 to 4.5 portions of Guizhi Fuling; 1.5 to 4.5; 1.5 to 4.5 portions of Asarum aconite; 0.5 to 2.5; 0.5 to 2.5 portions of safflower peach; 0.5 ~ 2.5; 37 from 0.5 to 1.5; 0.5 to 1.5: a. The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of moxibustion on the acupoints, namely through thermal moxibustion with fire to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acupoint skin tissue on these drugs are effective ingredients,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warming kidney, phlegm dampness, blood stasis, detumescence,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phlegm stasis type of ovarian cy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为良性浆液性和黏液性等赘生性卵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囊肿逐渐增大,患者下腹部可触及肿块,一般无触痛,伴月经紊乱、下腹胀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不但会影响妇女的生育功能,还可能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破裂、继发感染等多种病变,危害较大,给患者尤其是育龄期患者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根据卵巢囊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癥瘕”、“肠覃”、“积聚”等范畴。《灵枢·水胀》曰:“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这段论述与卵巢囊肿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相似。多系妇女在经期或产后忽视调摄,外感寒邪,水湿积聚不散阻滞经脉,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痰瘀夹杂渐成包块,且女子素体脾肾阳虚,温煦失职,痰瘀互结益甚。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阳不足是病变之本,痰瘀阻滞是病变之标,彼此互为影响,层层相应,凝结成肿块。现有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保守治疗。手术切除常会给女性尤其是未生育者带来精神负担,由于其存在术后卵巢局部继发感染或卵巢、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由此影响卵巢的正常卵泡发育和排卵功能,进而导致月经异常和不孕症的发生。因此,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的青睐。而在保守治疗中,中医药针灸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隔药灸更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而逐渐被患者选择和认可。隔药灸属隔物灸法中的一种,它是将中药制成药饼作为间隔物放在人体的一些穴位上,再在间隔物上放置艾炷/条段点燃施灸,即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将中药对身体的一些特定穴位进行持续刺激,通过灸、药、穴三者的协同作用来达到温经通络、调气和血、消肿散结的目的,且隔药灸温暖舒适之感觉使患者易于接受和坚持治疗,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所述桂枝(RamulusCinnamoni)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所述茯苓(Wolfiporiacocos)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所述附子(AconitumcarmichaeliDebx)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所述细辛(AsarumsieboldiiMiq)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根及根茎。所述桃仁(SemenPerisicae)为蔷薇叶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t.)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所述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所述三七(RadixetrhizomeNotoginseng)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所述香附(CyperusrotundusL.)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干燥根茎。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药提取物,由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获得。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制剂以所述中药组合物作为主要药效成分,由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获得,具体由所述中药组合物与黄酒和/或生姜汁混合后制备获得。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方将所述中药组合物混合并碾成细末;(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黄酒和/或生姜汁混合、搅拌。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混合并碾成细末后,还过120目筛。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黄酒和/或生姜汁的用量为0.8~2mL/1g混合物(步骤1所得)。优选的,所述黄酒为清爽型半干黄酒,参照GBT_13662-200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黄酒为浙江东方绍兴酒有限公司生产的绍兴花雕王黄酒。所述生姜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茎洗净后打烂,绞取所获得的汁液。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黄酒和/或生姜汁混合、搅拌成厚糊状。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在制备卵巢囊肿治疗药物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卵巢囊肿为肾虚痰瘀型卵巢囊肿。诊断标准依据《妇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吕佩瑾,鲁永鲜.妇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32]。优选的,所述治疗药物为艾灸治疗药物,具体为艾灸药饼。更优选的,所述艾灸治疗药物针对的穴位选自如下两组穴位:第一组:子宫穴和/或卵巢穴、气海、关元和/或中极;第二组:肾俞、脾俞和/或三焦俞。上述穴位中,子宫穴、卵巢穴、肾俞、脾俞、三焦俞为双穴,即在身体的左右两侧有对称的两个穴位。所述艾灸治疗药物在针对一双穴位时,可针对一侧穴位,也可同时针对身体两侧的穴位,优选为同时针对两侧的穴位。由于子宫穴和卵巢穴位置相近,关元和中极位置相近,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时效果相近,所以在第一组穴位中,可单独选择子宫穴或卵巢穴中一个穴位,再单独选择关元或中极其中一个穴位,再与气海组成第一组穴位;也可同时选择子宫穴、卵巢穴、关元和中极,再与气海组成第一组穴位。由于脾俞或三焦俞位置相近,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时效果相近,所以在第二组穴位中,可单独选择脾俞或三焦俞其中一个穴位,再与肾俞组成第二组穴位;也可同时选择脾俞和三焦俞,再与肾俞组成第二组穴位。更优选的,所述艾灸治疗药物使用时,每次选取上述两组穴位中的一组,二组穴位依次轮取。更优选的,所述艾灸治疗药物使用时,每次每穴灸1~2壮,即1~2个艾条段,每隔1~2天治疗1次。更优选的,所述艾条段长度为1~2cm。进一步优选的,每次每穴灸2壮,隔1天治疗1次。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艾灸治疗药物使用时,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艾灸药饼,所述艾灸药饼包括药饼和艾条,所述药饼由所述中药制剂制备获得,所述艾条位于所述药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药饼的形状和尺寸,并可选择合适的方式通过中药制剂制备所述药饼。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药饼为圆柱形,高度为0.6~1.0cm,直径为2.0~3.0cm,所述中药制剂通过压制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3.一种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黄酒和/或生姜汁混合后制备获得。5.如权利要求3-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方将所述中药组合物混合并碾成细末;(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黄酒和/或生姜汁混合、搅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混合并碾成细末后,还过120目筛;和/或,所述步骤(2)中,黄酒和/或生姜汁的用量为0.8~2mL/1g混合物;和/或,所述黄酒为清爽型半干黄酒;和/或,所述步骤(2)中,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黄酒和/或生姜汁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茵商海霞吴璐一吴焕淦刘雅楠赵继梦黄艳陈柳孙洁虞莉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