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026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9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第一受话器的盒体和第二受话器的盒体连接,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通电后,第一受话器的第一振片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反。由此使两个受话器之间相互耦合,降低整个产品在工作时的震动,减少外泄的磁场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声转换装置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助听器的应用中,单个电声转换装置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会被助听器的麦克风捕捉到产生杂音。电声转换装置所产生的磁场辐射会被其他电磁感应线圈所捕捉,产生杂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产生杂讯的耦合电声转换装置。根据本使用进行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盒体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盒体连接,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通电后,第一受话器的第一振片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反。由此使两个受话器之间相互耦合,降低整个产品在工作时的震动,减少外泄的磁场辐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的正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正极相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负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线圈的绕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线圈的绕向相同,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磁铁的加磁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磁铁的加磁方向相同。此种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受话器的振片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的正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负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正极相连接,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线圈的绕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线圈的绕向相反,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磁铁的加磁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磁铁的加磁方向相同。此种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受话器的振片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音管,导音管分别与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连接,第一受话器设有第一出音口,第二受话器设有第二出音口,第一导音口和所述第二导音口均与所述导音管连通。导音管将两个受话器的声音由一个出口输出,客户只需针对一个声音输出口做机械设计,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和设计难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为闭合式结构,第一盒体的顶盖和第二盒体的顶盖焊接连接。由此通过导音管耦合,声学干涉比较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为开口式结构,第一盒体的侧壁和第二盒体的侧壁焊接连接。由此直接在各自受话器的前腔进行耦合,没有盒盖,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耦合电声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的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受话器1、第二受话器2和导音管3。第一受话器1和第二受话器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以结构相同的第一受话器1和第二受话器2为例。第一受话器1包括第一盒体11以及位于第一盒体11内的第一马达组件12和第一膜片组件13。第一马达组件12和第一盒体11的底部连接。第一膜片组件13的边缘和第一盒体11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马达组件12包括第一电枢121、第一线圈122、第一磁铁框123和两块第一磁铁124。两块第一磁铁124分别位于第一磁铁框123的内顶部和内底部。第一电枢121的一端和第一磁铁框123的外表面连接。第一电枢1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线圈122位于两块第一磁铁124之间。第一膜片组件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振片131、第一膜片132和第一膜片框133。第一膜片框133为设有类方形内孔1331的方形框体。第一膜片132具有弹性。第一膜片132覆盖住第一膜片框133的方形内孔并与第一膜片框133粘贴连接。第一振片131的一边和第一膜片框133重叠,第一振片131的其余边和第一膜片框133之间设有空隙。第一电枢121位于两块第一磁铁124之间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1211,第一连接块1211通过第一连接杆14和第一振片131连接。第一膜片框133朝向第一盒体11的顶部。第二受话器2包括第二盒体21以及位于第二盒体21内的第二马达组件22和第二膜片组件23。第二马达组件22和第二盒体21的底部连接。第二膜片组件23的边缘和第二盒体21的内侧壁连接。第二马达组件22包括第二电枢221、第二线圈222、第二磁铁框223和两块第二磁铁224。两块第二磁铁分别位于第二磁铁框223的内顶部和内底部。第二电枢221的一端和第二磁铁框223连接。第二电枢的221另一端穿过第二线圈222位于两块第二磁铁224之间。第二膜片组件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振片231、第二膜片232和第二膜片框233。第二膜片框233为设有类方形内孔2331的方形框体。第二膜片232具有弹性。第二膜片232覆盖住第二膜片框233的方形内孔2331并与第二膜片框233粘贴连接。第二振片231的一边和第二膜片框233重叠,第二振片231的其余边和第二膜片框233设有空隙。第二电枢221位于两块第二磁铁224之间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块2211,第二连接块2211通过第二连接杆24和第二振片231连接。第二膜片框233朝向第二盒体21的顶部。结构相同的第一受话器1和第二受话器2对称设置。第一盒体11的顶部和第二盒体21的顶部连接。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21通过胶水连接,也可以通过镭射焊接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21的边缘使两者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21通过胶水连接。第一受话器1设有第一出音口15,第二受话器2设有第二出音口25,第一出音口15和第二出音口25均与导音管3连通。导音管3分别与第一受话器1和第二受话器2连接。以下两种结构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受话器1和第二受话器2通电后,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振片131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振片231的振动方向相反。第一结构设计为:第一受话器1的端部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受话器2的端部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的正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正极相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负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线圈122的绕向和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线圈222的绕向相同。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线圈122和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线圈222均为逆时针绕向。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磁铁124的加磁方向和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磁铁224的加磁方向相同。第二种结构设计为:第一受话器1的端部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受话器2的端部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的正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负极相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负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正极相连接。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线圈122的绕向和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线圈222的绕向相反。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线圈122为顺时针绕向,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线圈222为逆时针绕向。第一受话器1的第一磁铁124的加磁方向和第二受话器2的第二磁铁224的加磁方向相同。将两个相同或两个不同的受话器组合在一起,并共用同一个导音管,通过将两个受话器的加磁方向相反、两个受话器的线圈的绕向相反,使两个受话器的电枢产生对向震动,降低整个产品在工作时的震动,使两个受话器的磁铁之间相互耦合,减少外泄的磁场辐射,通过耦合两个受话器的频率响应,来调整最终产品的频响。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受话器的结构相同,线圈接通电源,将电枢电磁化,产生振动,各自的电枢振动通过连接杆带动膜片组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盒体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盒体连接,所述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同时通电后,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第一振片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盒体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盒体连接,所述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同时通电后,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第一振片的振动方向和第二受话器的第二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负极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线圈的绕向和所述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线圈的绕向相同,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第一磁铁的加磁方向和所述第二受话器的第二磁铁的加磁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电声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受话器的端部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