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162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3:36
一种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至少一个分断单元,所述的分断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和设置在单元壳体内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栅片组,所述的单元壳体由左分断单元壳体和右分断单元壳体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的单元壳体在靠近基座的底部内表面一侧构成有一下出气通口,在单元壳体上且靠近下出气通口附近设置有将左分断单元壳体和右分断单元壳体连接在一起的螺钉紧固结构。能有效承受分断瞬间的高压气体对出气通口附近壳体的冲击,提高了断路器的灭弧性能,并加强了两单元壳体在结合处的密闭性能,降低了泄漏气体对基座的冲击,进而降低了气体外泄导致相间电弧短路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的分断单元,一般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绝缘外壳拼接而成,两个单元外壳之间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4364871A所涉及的一种“高断续额定的模塑外壳断路器”,其灭弧室由两部分壳体组成,壳体的紧固依靠六个高强度的螺栓联接。此结构能较好的承受断路器在分断瞬间高气压对灭弧室壳体的冲击,然而也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在出气通口(又称排气口)区域附近没有设置紧固件锁紧,而此区域通常在断路器分断瞬间会受到较大的气压冲击,因而在较大气压的冲击下此区域极容易产生变形甚至破损,造成两部分壳体在结合处产生较大的隙缝,引起电弧气体向外泄漏,影响气流和气压在灭弧室内部的分布,降低灭弧性能,甚至造成相间电弧短路而导致分断失败;其次,此区域高压气体外泄还会冲击断路器基座,造成基座破损,从而引起其它危害。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分断单元的两部分壳体在出气通口处的连接结构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至少一个分断单元,所述的分断单元(100)包括单元壳体(1)和设置在单元壳体(1)内的动触头(3)、静触头(4)、灭弧栅片组(5),所述的单元壳体(1)由左分断单元壳体(11)和右分断单元壳体(12)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的单元壳体(1)在靠近基座的底部内表面一侧构成有一下出气通口(14),其特征在于: 在单元壳体(1)上且靠近下出气通口(14)附近设置有将左分断单元壳体(11)和右分断单元壳体(12)连接在一起的螺钉紧固结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至少一个分断单元,所述的分断单元(100)包括单元壳体(1)和设置在单元壳体(1)内的动触头(3)、静触头(4)、灭弧栅片组(5),所述的单元壳体(1)由左分断单元壳体(11)和右分断单元壳体(12)固定在一起构成,所述的单元壳体(1)在靠近基座的底部内表面一侧构成有一下出气通口(14),其特征在于:在单元壳体(1)上且靠近下出气通口(14)附近设置有将左分断单元壳体(11)和右分断单元壳体(12)连接在一起的螺钉紧固结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紧固结构(2)设置在下出气通口(14)内,并使得单元壳体(1)的下端面呈平面状,并与基座的底部内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壳体(1)上朝向单元壳体(1)的型腔内部设置有一安装凸台(15),该安装凸台(15)位于所述的下出气通口(14)与灭弧栅片组(5)之间,且在安装凸台(15)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波张洵初吴义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