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服务端和用户端,具体步骤如下:S1:服务端接收用户端提交的用户申请的服务请求后,根据用户需求在服务器上配置虚拟机并在虚拟机上部署满足需求的视音频编辑软件或服务;S2:在用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专有协议建立连接,将服务端部署好的虚拟机以虚拟桌面或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端;S3:用户端通过虚拟桌面或WEB服务对视音频进行远程编辑。该方法以虚拟桌面的方式提供给编辑人员使用,降低了对终端设备的性能的依赖能够满足用户应对不同网络时对编辑能力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媒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
技术介绍
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也对广电传媒行业在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的效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缩短节目生产的制作周期、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是电视台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的课题,素材的采集、信息的发布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效率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视音频编辑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对于视音频的编辑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方式:1、传统编辑方式传统的视音频编辑方式是指将采集的素材带回或传回台内,在台内进行编辑制作。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中往往需要专业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包括专业的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高性能的硬件配置,这样繁重的编辑工作站难以做到随时随地的生产方式,编辑人员只能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编辑工作,而不能实现边采边编,这使得节目的制作周期增长,尤其是在新闻等时效性要求高的节目上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2、移动编辑方式移动编辑方式是指采用专业的移动编辑设备,在拍摄外场对拍摄素材进行编辑。集成技术的发展让硬件变得轻便,也使得移动编辑成为可能。在拍摄外场,工作人员可以携带较为便捷的专业编辑设备直接对采集的素材进行编辑。但是携带出电视台的设备难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能发生损坏、遗失、被盗等情况。设备一旦发生此类状况,一方面,已经编辑好的内容将丢失需要重新编辑,给节目的制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量;另一方面,专业的移动编辑设备相较于一般的终端电脑成本较高,也给电视台带来了较大的设备资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视音频编辑对终端设备性能的依赖,并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虚拟化技术将设备资源虚拟化,以虚拟桌面的方式提供给编辑人员使用,降低了对终端设备的性能的依赖;另一方面,该视音频编辑方法面向多网络,能够满足用户应对不同网络时对编辑能力的需求,提供了精编、粗编和缩编等编辑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个性化分配不同类型的非编资源,使得用户可按需灵活组建非编网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包括服务端和用户端,具体步骤如下:S1:服务端接收用户端提交的用户申请的服务请求后,根据用户需求在服务器上配置虚拟机并在虚拟机上部署满足需求的视音频编辑软件或服务;S2:在用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专有协议建立连接,将服务端部署好的虚拟机以虚拟桌面或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端;S3:用户端通过虚拟桌面或WEB服务对视音频进行远程编辑。作为优选,所述的用户端预先向服务端提交用户的账号密码,服务端对账号密码进行AD验证,通过验证后再接受其服务请求并配置虚拟机。作为优选,在用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专有协议建立连接的方法为:服务器发送一个专有协议文件给用户端或在线插件,用户端或在线插件建一个专有协议连接指向指派的虚拟桌面或WEB服务。作为优选,所述的虚拟机挂接本地盘汇聚的分布式存储以及带有文件系统的媒体存储,每台虚拟机上承载多个带GPU的虚拟桌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服务端中设有媒资中心,用于存储用户端上载的本地素材,当接收到用户端的调用请求时,服务端将媒资中心中在线存储素材通过镜像同步的方式同步至该用户端对应的虚拟机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服务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虚拟机时,配置项目包括虚拟化CPU资源、虚拟化GPU资源和虚拟存储。作为优选,虚拟化资源配置单元根据用户需求配置虚拟机时,若用户需求为精编,则部署精编软件;若用户需求为粗编,则部署粗编软件;若用户需求为简编,则部署WEB服务。作为优选,用户端通过虚拟桌面或WEB服务对视音频进行远程编辑的方法为:用户端抓取用户操作过程中的鼠标、键盘事件,并将其反馈至服务端的虚拟机,虚拟机根据接收到的鼠标、键盘事件对视音频进行编辑,并将制作界面的图像视频实时传输至用户端,并通过虚拟桌面或WEB服务显示。作为优选,若用户的需求为精编或粗编,则将虚拟机以虚拟桌面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端;若用户通过浏览器连接服务端,则将虚拟机以WEB服务方式提供给用户端。作为优选,服务器通过会话策略将虚拟桌面应用到用户端或通过在线插件显示在用户端。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便捷性该方法将物理服务器虚拟成多个虚拟机,然后在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远程桌面协议以及非编应用软件,即构成非编资源池。用户使用PC机或者瘦客户机通过支持高清视频稳定传输的桌面协议访问虚拟制作工作站(对应一个安装有非编软件的虚拟机),所有的非编处理工作都在后台完成,前端只是键盘、鼠标操作以及显示制作画面。这种方法降低了对用户端性能的依赖,用户可以通过轻便的终端设备远程连接到服务器,并且采用了虚拟化GPU技术,使得用户能够获得与专业非编工作站一样的功能和使用体验,极好地方便了外场节目的制作,提升了节目制作的效率。2、降低生产设备费用与现有的编辑技术相比,这种远程编辑技术采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物理资源,且用户端的设备投入大大降低,使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可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和节约硬件成本。另一方面,用户端的损坏、遗失等带来的损失将减小,而且,该方法包含统一的媒资中心,用户端设备的损坏、遗失将降低素材、节目的丢失,也减小了节目制作中重复劳动的可能。3、资源分配灵活该方法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对视音频编辑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个性化分配不同类型的非编资源,使得用户可按需灵活组建非编网络。例如:用户可以在台外利用PC、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安装粗编、简编等轻量化编辑工具,通过互联网访问部署在生产网高安全区(或办公网高安全区)的流媒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进行流媒体节目简单编辑,编辑完成后再利用高码率精编虚拟桌面或者传统精编软件进行节目深度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虚拟桌面与用户端数据交互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面向多网络的远程视音频编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服务端和用户端。用户端包括PC、手机、Pad等移动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网络与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服务端中至少含有一台服务器,并搭载相应的数据处理单元,主要包括虚拟化访问管理单元和虚拟化资源配置单元,两者可通过软件编程、独立或集成的模块来实现。服务端的虚拟化访问管理单元用于用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支持用户数据交互及虚拟机资源调配:用户端访问虚拟化访问管理单元,根据需要提出对虚拟化资源的申请请求,虚拟化访问管理单元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将用户需求发送给虚拟化资源配置单元。此外,虚拟化访问管理单元还根据会话访问进行负载均衡。而虚拟化资源配置单元用于根据虚拟化访问单元提供对虚拟化操作系统的支持和根据用户需求的需要选择合理的硬件平台以及相关的视音频编辑软件的配置。虚拟化资源配置单元最终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虚拟桌面或WEB服务。服务端的服务器承担通用计算单元(CPU)、媒体计算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包括服务端和用户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服务端接收用户端提交的用户申请的服务请求后,根据用户需求在服务器上配置虚拟机并在虚拟机上部署满足需求的视音频编辑软件或服务;S2:在用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专有协议建立连接,将服务端部署好的虚拟机以虚拟桌面或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端;S3:用户端通过虚拟桌面或WEB服务对视音频进行远程编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包括服务端和用户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服务端接收用户端提交的用户申请的服务请求后,根据用户需求在服务器上配置虚拟机并在虚拟机上部署满足需求的视音频编辑软件或服务;S2:在用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专有协议建立连接,将服务端部署好的虚拟机以虚拟桌面或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端;S3:用户端通过虚拟桌面或WEB服务对视音频进行远程编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端预先向服务端提交用户的账号密码,服务端对账号密码进行AD验证,通过验证后再接受其服务请求并配置虚拟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专有协议建立连接的方法为:服务器发送一个专有协议文件给用户端或在线插件,用户端或在线插件建一个专有协议连接指向指派的虚拟桌面或WEB服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机挂接本地盘汇聚的分布式存储以及带有文件系统的媒体存储,每台虚拟机上承载多个带GPU的虚拟桌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化技术面向多网络环境的远程视音频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端中设有媒资中心,用于存储用户端上载的本地素材,当接收到用户端的调用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克东,钱永江,应跃波,汤振华,楼望江,洪松虹,樊旗,安慧,王继正,张鹏,秦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