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826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包括壳体、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极速适配器和充电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电路板、处理器、快充充电接口、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USB输出接口和极速充电接口端子。本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具有极速充电模式、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三种充电模式,充电速度快,采用18650锂电池,实现本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体积小、续航能力足,非常适合商旅人士在短暂的停留过程中即能将移动电源充满,携带十分方便,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电源充电速度慢,容量小又续航能力不足,容量大又体积过大和充电时间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为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自身可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其中有大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自带的锂电池续航能力渐渐不足,成为当前此类终端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备用的移动电源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方式,以期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又因为移动电源充满电耗时较多,普通的10000mAh的移动电源需要4小时以上,再者目前移动电源输入功率较小,锂电池端充电电流小于2.4A,从而造成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时充电速度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具有移动电源充电速度快、续航能力足、容量大、体积小和充电时间快速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移动电源充电速度慢,容量小又续航能力不足,容量大又体积过大和充电时间缓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包括壳体、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极速适配器和充电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电路板、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3)、极速适配器(10)和充电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电路板(4)、处理器(5)、快充充电接口(6)、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7)、USB输出接口(8)和极速充电接口端子(9),所述电路板(4)采用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壳体(1)的正面的中心安装有用于整理仪容仪表或者化妆的圆形的镜子(2),在电路板(4)上焊接处理器(5)和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7),电路板(4)上电连接快充充电接口(6)和USB输出接口(8),快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3)、极速适配器(10)和充电部分,其中,充电部分包括电路板(4)、处理器(5)、快充充电接口(6)、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7)、USB输出接口(8)和极速充电接口端子(9),所述电路板(4)采用螺丝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壳体(1)的正面的中心安装有用于整理仪容仪表或者化妆的圆形的镜子(2),在电路板(4)上焊接处理器(5)和能识别市面普通的QC输入及支持快充的手机输出的快充识别IC芯片(7),电路板(4)上电连接快充充电接口(6)和USB输出接口(8),快充充电接口(6)和USB输出接口(8)分别位于电路板(4)的两侧,快充充电接口(6)和USB输出接口(8)的端口位于壳体(1)上向外,在电路板(4)的一侧安装用于存储电能的锂电池(3),锂电池(3)电连接电路板(4)为电路板(4)提供电能,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插接极速充电接口端子(9),极速充电接口端子(9)贯穿壳体(1)底部与电路板(4)电连接,极速充电接口端子(9)与极速适配器(10)上的端子(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调压功能的低压大电流极速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锂电池(3)的型号为18650。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杰扬苗狄施海鸿魏嘉清黄楚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