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防洪水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53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洪设备,具体为折叠式防洪水坝,解决现有防洪沙袋、防洪石笼网叠加累积形成的防洪水坝笨重不方便搬运,耗费大量人力,防洪效果差的问题,方案为:包括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水坝主体,一边卷起形成拱形,两端固定端面堵头,合围成腔体;水坝主体的另一边延伸形成地面固定翼,固定翼外缘以及根部均布有固定孔;腔体一侧有透水孔;腔体沿拱形弯曲方向固定有支撑骨架。优点:1、柔性材质可折叠存放,占用空间小,搬运方便;2、自身重量轻,搬运减轻人力消耗;3、防水效果好;4、可根据需要将多段坝体连接,延长,连接十分方便;5、用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架设水坝十分方便,连接牢固。

Folding flood control da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flood control, flood control dam concrete folding, solve the existing flood control, flood control sandbag convenient handling stone cage net accumulation of flood control dams superimposed heavy, spend a lot of manpower, plan of flood control problems, including: flexible material impervious to the dam body, the side of the rolled up to form an arch, fixed at both ends the end plug, can form a cavity; the other side of the dam body extends to form the ground fixed wing, fixed wing and outer root uniform with a fixing hole; one side of the cavity with permeable holes; the cavity along the bending direction of a supporting frame fixed arch. Advantages: 1, the flexible material can be folded, small occupied spac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2, its light weight, reduce human consumption and handling; 3 good waterproof effect; 4, according to the need to connect, multi section dam extension, convenient connection; 5, bolt is fixed with the ground, the erection of the dam is very convenient, firm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防洪水坝
本技术涉及防洪设备,具体为折叠式防洪水坝。
技术介绍
水灾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灾害之一,是困扰人类的一大恶魔,让多少人遭受了痛苦,损失了财物。至今,受灾的人们仍“谈洪色变”。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受强冷暖空气的作用,我国南方地区普降大雨,不少省份受到不同程度的水灾,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淹浸和一定人员的受灾、经济损失。给我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构成危胁,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洪涝对国家我人民的财产损失。目前防洪抗涝产品主要有防洪沙袋、防洪石笼网等,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缺点:如搬运笨重耗费人力、防水效果差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一种方便搬运,防水效果好的防洪水坝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防洪沙袋、防洪石笼网叠加累积形成的防洪水坝笨重不方便搬运,耗费大量人力,防洪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式防洪水坝。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折叠式防洪水坝,包括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矩形层状水坝主体,所述水坝主体一边卷起与水坝主体中部固定连接,使水坝主体一侧形成拱形,所述水坝主体的拱形两端固定连接有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端面堵头,所述水坝主体的拱形与端面堵头合围成纵截面为拱形条状的腔体;所述水坝主体的另一边朝拱形的弯曲方向延伸形成地面固定翼,所述地面固定翼外缘以及腔体与地面固定翼的根部均布有固定孔;所述腔体朝向地面固定翼一侧中上部以下均布有透水孔;所述腔体沿拱形弯曲方向固定有支撑骨架。矩形层状水坝主体一边卷起与中部固定,两端头封有堵头,从而形成条状腔体。透水孔开在朝向地面固定翼一侧的中上部以下位置,将地面固定翼朝向迎水面,将固定翼四周的固定孔用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牢固后,洪水经地面固定翼上流过,穿过透水孔进入条状腔体内。支撑骨架撑起条状腔体,保持腔体不发生形变。所述端面堵头上固定有维可牢尼龙搭扣(Velcro)。端面堵头设置尼龙搭扣,可将多段防洪水坝相连成一长段堤坝。所述水坝主体外侧面设有反光标识。反光标识便于夜间提醒识别。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柔性材质可折叠存放,占用空间小,搬运方便;2、自身重量轻,依靠水流通过透水孔进入腔体内的自重压住坝体,搬运减轻人力消耗;3、由于迎水面设有地面固定翼,固定翼上方水的重力与腔体内水的重力均压在坝体上,防止水坝体被冲走,防水效果好;4、可根据需要将多段坝体连接,延长,连接十分方便;5、用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架设水坝十分方便,连接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水坝主体,2-端面堵头,3-地面固定翼,4-固定孔,5-透水孔,6-支撑骨架。具体实施方式折叠式防洪水坝,包括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矩形层状水坝主体1,所述水坝主体1一边卷起与水坝主体1中部固定连接,使水坝主体1一侧形成拱形,所述水坝主体的拱形两端固定连接有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端面堵头2,所述水坝主体1的拱形与端面堵头2合围成纵截面为拱形条状的腔体;所述水坝主体1的另一边朝拱形的弯曲方向延伸形成地面固定翼3,所述地面固定翼3外缘以及腔体与地面固定翼3的根部均布有固定孔4;所述腔体朝向地面固定翼3一侧中上部以下均布有透水孔5;所述腔体沿拱形弯曲方向固定有支撑骨架6。所述端面堵头2上固定有维可牢尼龙搭扣。所述水坝主体1外侧面设有反光标识。使用时,将本技术铺设在需要阻拦洪水的街巷口,使地面固定翼3朝向迎水面,然后用支撑骨架6将水坝主体1中部支撑起来,形成拱形腔体,然后将多段本技术的端面堵头2连接形成长段水坝,封堵街巷口。用地脚螺栓通过固定孔4将地面固定翼3一侧与地面连接牢固。待洪水漫过来时,水经过透水孔5进入拱形腔体内部,由于水流外侧压在地面固定翼3上,同时拱形腔体内的水具有自重,同时也压在坝体上,地脚螺栓又将坝体与地面连接牢固,致使坝体可抵御洪水冲击而不会顺流冲走。由于采用柔性材质,不使用时,本技术可拆掉支撑骨架6后折叠压缩存放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式防洪水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防洪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矩形层状水坝主体(1),所述水坝主体(1)一边卷起与水坝主体(1)中部固定连接,使水坝主体(1)一侧形成拱形,所述水坝主体的拱形两端固定连接有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端面堵头(2),所述水坝主体(1)的拱形与端面堵头(2)合围成纵截面为拱形条状的腔体;所述水坝主体(1)的另一边朝拱形的弯曲方向延伸形成地面固定翼(3),所述地面固定翼(3)外缘以及腔体与地面固定翼(3)的根部均布有固定孔(4);所述腔体朝向地面固定翼(3)一侧中上部以下均布有透水孔(5);所述腔体沿拱形弯曲方向固定有支撑骨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防洪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矩形层状水坝主体(1),所述水坝主体(1)一边卷起与水坝主体(1)中部固定连接,使水坝主体(1)一侧形成拱形,所述水坝主体的拱形两端固定连接有不透水的柔性材质的端面堵头(2),所述水坝主体(1)的拱形与端面堵头(2)合围成纵截面为拱形条状的腔体;所述水坝主体(1)的另一边朝拱形的弯曲方向延伸形成地面固定翼(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家京辛兵沈鹤龄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润民环保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