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件取放移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32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48
一种料件取放移载机,其设置有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传动装置、被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以传动盘带动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件即能够驱动被动装置的位移座依第一轨道作上下来回位移,以及第二传动件驱动作动件依第二轨道作横向来回位移,使作动件可由机箱的前面或侧面进行快速取放料件,以符合料件移载作业需求,并且能够高速运转,降低噪音,避免冲击造成顿挫现象。

Material fetching and removing loader

A material fetching transfer machin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hassis, and a transmission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case of passive device and driving device, driving device to drive disc drives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a first transmission displacement transmission device that can drive the driven dev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rst track. Back down displacement, and second transmission drive actuator with second rail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actuator back and forth, can put materials quickly from the chassis from the front or side, to comply with the materials transfer operation requirements, and high-speed operation, reduce noise and avoid the impact caused by the phenomenon of frus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件取放移载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料件取放移载机,尤指利用单一驱动器以循环方式,同时进行不同方向运动的料件取放移载机。
技术介绍
一般的料件移载机的取放机构为利用气、油压缸带动物件来回位移,例如夹爪或吸盘使用的料件取放机构,但是此种料件取放机构具有下列缺陷:(一)气、油压缸只能进行单向驱动,若物件需双向来回运动时,则需使用两组气、油压缸,导致使用成本大幅上升。(二)气、油压缸在驱动位移过程中的速率为固定,无法依据使用特性进行调整。因此,要如何改善传统的料件取放移载机,让使用者更方便使用,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改善的课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件取放移载机,其利用传动装置的传动盘带动被动装置的作动件,使作动件同时产生不同方向的运动,传动盘可依作动件位移的需求,而设计出不同的运动速率,且作动件可由机箱的前面或侧面进行快速取放料件,以符合料件移载作业需求,并且能够高速运转,降低噪音,避免冲击造成顿挫现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包含有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传动装置、被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传动盘、枢接轴、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以及连动杆,传动盘以枢接轴枢接于机箱,且传动盘两侧表面分别环形凹设有第一作动轨与第二作动轨,而第一传动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一端枢接有第一定位柱,另一端枢接于连动杆,第一定位柱固定于机箱,且第一传动杆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作动轮,第一作动轮位于第一作动轨内,而第二传动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一端枢接有第二定位柱,另一端枢接有推动轮,第二定位柱固定于机箱,且第二传动杆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作动轮,第二作动轮位于第二作动轨内;该被动装置设置于传动装置的传动盘侧方,其具有第一轨道、位移座、第二轨道以及作动件,第一轨道设置于机箱,位移座设置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设置于位移座,作动件设置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不同,而作动件设有作动部以及长型的推移槽,推移槽长边延伸方向为相异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前述传动装置的连动杆远离第一传动杆一端枢接于位移座,推动轮位于推移槽内;该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传动装置的传动盘随枢接轴转动,由此,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件即能够驱动被动装置的位移座沿第一轨道作上下来回位移,以及第二传动件驱动作动件沿第二轨道作横向来回位移。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该驱动装置具有驱动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被动齿轮枢接于机箱,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分别连接于驱动器以及传动装置的枢接轴,且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依序相互啮合。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进一步设置有侦测装置,侦测装置具有侦测器以及转动件,转动件连接于传动装置的枢接轴,侦测器定位于转动件侧方,以侦测转动件转动。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该机箱一侧设置有穿槽,该被动装置的作动部伸出机箱的穿槽外。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该机箱前面设置有穿槽,该被动装置的作动部伸出机箱的穿槽外。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该传动装置位于被动装置的上方或下方。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该被动装置的位移座底面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于第一轨道。前述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其中该被动装置的作动件底面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连接于第二轨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料件取放移载机,利用传动装置的传动盘带动被动装置的作动件,使作动件同时产生不同方向的运动,传动盘可依作动件位移的需求,而设计出不同的运动速率,且作动件可由机箱的前面或侧面进行快速取放料件,以符合料件移载作业需求,并且能够高速运转,降低噪音,避免冲击造成顿挫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又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机箱内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机箱内又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传动盘与第一传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传动盘与第二传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前视动作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后视动作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前视动作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后视动作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前视动作示意图(三)。图12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后视动作示意图(三)。图13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前视动作示意图(四)。图14为本技术传动装置驱动被动装置的后视动作示意图(四)。图15为本技术改变实施方向的立体外观图。图16为本技术改变实施方向机箱内的立体外观图。图17为本技术装设前面作动部的立体外观图。图18为本技术装设前面作动部的机箱内的立体外观图。图19为本技术装设前面作动部并改变实施方向的立体外观图。图20为本技术装设前面作动部并改变实施方向机箱内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记说明:10、移载机1、机箱11、穿槽12、穿槽2、传动装置21、传动盘211、第一作动轨212、第二作动轨22、枢接轴23、第一传动件231、第一传动杆232、第一定位柱233、第一作动轮24、第二传动件241、第二传动杆242、第二定位柱243、第二作动轮244、推动轮25、连动杆3、被动装置31、第一轨道32、位移座33、第二轨道34、作动件341、作动部342、推动部343、推移槽35、第一滑块36、第二滑块37、取送器4、驱动装置41、驱动器42、主动齿轮43、被动齿轮44、传动齿轮45、定位架5、侦测装置51、侦测器52、转动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移载机10包含有机箱1,以及设置于机箱1内的传动装置2、被动装置3、驱动装置4以及侦测装置5,且机箱1一侧设置有穿槽11,其中:该传动装置2具有传动盘21、枢接轴22、第一传动件23、第二传动件24以及连动杆25,传动盘21以枢接轴22枢接于机箱1,且传动盘21两侧表面分别环形凹设有第一作动轨211与第二作动轨212,而第一传动件23具有第一传动杆231,第一传动杆231一端枢接有第一定位柱232,其另一端枢接于连动杆25,第一定位柱232固定于机箱1,且第一传动杆231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作动轮233,第一作动轮233位于第一作动轨211内,而第二传动件24具有第二传动杆241,第二传动杆241一端枢接有第二定位柱242,其另一端枢接有推动轮244,第二定位柱242固定于机箱1,且第二传动杆241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作动轮243,第二作动轮243位于第二作动轨212内。该被动装置3设置于传动装置2的传动盘21下方或侧方,其具有第一轨道31、位移座32、第二轨道33、作动件34、第一滑块35与第二滑块36,第一轨道31设置于机箱1,第一滑块35连接于第一轨道31上,位移座32底面连接于第一滑块35,使位移座32可依第一轨道31位移,第二轨道33设置于位移座32上,第二滑块36连接于第二轨道33,作动件34底面连接于第二滑块36,使作动件34可依第二轨道33位移,第一轨道31与第二轨道33的延伸方向不同,而作动件34两侧分别形成有作动部341以及推动部342,且推动部342上设置有长型的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料件取放移载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件取放移载机,包含有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传动装置、被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具有传动盘、枢接轴、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以及连动杆,传动盘以枢接轴枢接于机箱,且传动盘两侧表面分别环形凹设有第一作动轨与第二作动轨,而第一传动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一端枢接有第一定位柱,另一端枢接于连动杆,第一定位柱固定于机箱,且第一传动杆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作动轮,第一作动轮位于第一作动轨内,而第二传动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一端枢接有第二定位柱,另一端枢接有推动轮,第二定位柱固定于机箱,且第二传动杆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作动轮,第二作动轮位于第二作动轨内;该被动装置设置于传动装置的传动盘侧方,其具有第一轨道、位移座、第二轨道以及作动件,第一轨道设置于机箱,位移座设置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设置于位移座,作动件设置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不同,而作动件设有作动部以及长型的推移槽,推移槽长边延伸方向为相异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前述传动装置的连动杆远离第一传动杆一端枢接于位移座,推动轮位于推移槽内;该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传动装置的传动盘随枢接轴转动,由此,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件即能够驱动被动装置的位移座沿第一轨道作上下来回位移,以及第二传动件驱动作动件沿第二轨道作横向来回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件取放移载机,包含有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传动装置、被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具有传动盘、枢接轴、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以及连动杆,传动盘以枢接轴枢接于机箱,且传动盘两侧表面分别环形凹设有第一作动轨与第二作动轨,而第一传动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一端枢接有第一定位柱,另一端枢接于连动杆,第一定位柱固定于机箱,且第一传动杆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作动轮,第一作动轮位于第一作动轨内,而第二传动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一端枢接有第二定位柱,另一端枢接有推动轮,第二定位柱固定于机箱,且第二传动杆于两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作动轮,第二作动轮位于第二作动轨内;该被动装置设置于传动装置的传动盘侧方,其具有第一轨道、位移座、第二轨道以及作动件,第一轨道设置于机箱,位移座设置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设置于位移座,作动件设置于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不同,而作动件设有作动部以及长型的推移槽,推移槽长边延伸方向为相异于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前述传动装置的连动杆远离第一传动杆一端枢接于位移座,推动轮位于推移槽内;该驱动装置用以驱动传动装置的传动盘随枢接轴转动,由此,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件即能够驱动被动装置的位移座沿第一轨道作上下来回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章
申请(专利权)人:慧致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