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志强专利>正文

多功能沥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52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底面设有下沉的容腔,容腔内设有流道控制机构、底面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米汤罐入口连通,流道控制机构包括只能沿容腔升降不能旋转的套筒、可旋转的设在套筒内并相对套筒轴向固定的传动盘、设在套筒内传动盘下方并与套筒底部通过螺纹配合的堵液块、设在传动盘上并指向堵液块的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设在堵液块上用于与活动拨杆或固定拨杆配合的拨片,传动盘可拆卸的与搅拌机构连接,活动拨杆底端低于固定拨杆且能够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堵液块升降时能够离开或堵住排液口,传动盘和堵液块上设有进液口。该电饭煲除了能正常煮饭煮粥外,还可以收集米汤、制作锅巴饭。

Multifunctional rice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asphalt cooker, comprising a shell, the pot body and the pot soup pot;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the sinking of the cavity,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flow control mechanism,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discharging opening, liquid discharge por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tank entrance, flow control mechanism comprises a sleeve cavity located only along not lifting rotary sleeve and rotatable relative to the sleeve and axial transmission plate, fixed and arranged in the sleeve and the sleeve and the drive plate below the bottom through the liquid blocking block, are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disk and pointing to the liquid blocking block shifting rod and a fixed rod, a liquid blocking block for shifting rod or paddles the fixed lever with the screw thread, the removable drive plate and mix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d, shifting below the fixed lever to and away from the fixed lever side swing blocking liquid when lifting can leave or blocked drain A liquid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driving disc and the liquid blocking block. The electric cooker in addition to normal cooking porridge, but also can collect water, making crispy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沥饭煲
本技术涉及一种米饭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沥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饭煲只能进行简单的焖饭或者煮粥,焖出来的饭粘稠度高,易结成团,口感不佳,而且往往含糖量高,不适宜患有糖尿病或类似病的人群食用。在农村,有一种传统的米饭制作方法-先将米放入水中煮八九成熟,然后过滤米汤,再将八九成熟的米放入甑子(一种木制桶状物)中,甑子下面是水,用猛火使水产生蒸汽蒸甑子中的米,蒸熟的米饭叫沥饭。沥饭吃起来口感松散、味道香,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关键是含糖量较焖饭低,食用较为健康。现有的电饭煲由于结构的限制不能制作沥饭,而专利201020541797.3公开了一种“用电饭煲做沥饭的装置”,该装置将米饭放在带孔的钵体中,钵体外再套一个盛水的钵体,米饭在盛水的钵体内进行煮米步骤,然后带孔的钵体提升离开盛水的钵体,最后进行蒸米步骤,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米在煮的过程中,没有搅拌,容易粘底,而且米受热不均影响口感;2)煮、蒸机构没有完成分离,米在煮的过程中容易随着沸腾液体溢出带孔的钵体进入盛水的钵体;3)采用传统方式制作沥饭时,可以在煮米后收集米汤,但是该装置煮完饭后的米汤并没有排出收集,而是作为蒸米的液体最后完全蒸发,不能收集米汤;4)该装置通过升降机构抬升带孔的钵体,蒸米时,升降装置暴露在高温高压且粘度较大的环境中,不易清洗,容易造成堵塞和损坏;5)米饭在钵体内与蒸气接触面积小,不易蒸熟。专利2015204323844公开了一种“沥饭煲”,该装置可以实现沥饭和米汤收集功能,但是不能制作锅巴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沥饭煲,该电饭煲除了能正常煮饭煮粥外,还可以收集米汤、搅拌米粒、制作锅巴饭。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设在壳体内部,钵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钵体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机构,米汤罐可拆卸的设在壳体底部;钵体底面设有下沉的容腔,容腔内设有流道控制机构、底面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米汤罐入口连通,流道控制机构包括只能沿容腔升降不能旋转的套筒、可旋转的设在套筒内并相对套筒轴向固定的传动盘、设在套筒内传动盘下方并与套筒底部通过螺纹配合的堵液块、设在传动盘上并指向堵液块的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设在堵液块上用于与活动拨杆或固定拨杆配合的拨片,传动盘可拆卸的与搅拌机构连接,活动拨杆底端低于固定拨杆且能够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堵液块升降时能够离开或堵住排液口,传动盘和堵液块上设有进液口。进一步地,传动盘上设有两个活动拨杆和两个固定拨杆,两个活动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两个固定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进一步地,固定拨杆直接固定在传动盘上,活动拨杆穿过传动盘上的通孔并通过活动拨杆上部的台阶限位,活动拨杆只能向远离固定拨杆的一侧摆动,活动拨杆下部设有用于防脱出的突出块。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块和搅拌块拨杆,搅拌块拨杆呈一字型,搅拌块呈U型,搅拌块拨杆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块顶部两端分别与搅拌块拨杆的两端配合,搅拌块中部设有与钵体内壁贴合的圆环。进一步地,电机固定在壳体外部,电机通过软轴与搅拌块拨杆连接。进一步地,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处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顶端为棱形轴,棱形轴与搅拌块上的棱形孔可拆卸的配合。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钵体设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内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排汽孔和水箱,水箱的外侧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水阀。进一步地,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能够伸入堵液块上的进液口,传动盘上的进液口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传动盘上的进液口口径小于米粒的尺寸,另一种是传动盘上的进液口口径大于米粒的尺寸并且流道控制机构上方设有沥米盘,沥米盘将容腔入口盖住,沥米盘上设有口径小于米粒尺寸的开口,搅拌机构穿过沥米盘与传动盘连接。进一步地,米汤罐与壳体底部有两种装配结构,一种是米汤罐入口处设有一圈台阶,壳体底面设有沉孔,米汤罐上的台阶与壳体底面的沉孔配合,另一种是米汤罐入口处外围设有一圈台阶,钵体底部设有开口,米汤罐入口处外围的台阶的外侧由钵体底部的开口定位、内侧由钵体上容腔的外壁定位。进一步地,容腔两侧设于直线的凹陷部分或直线的凸出部分,套筒的两侧设有与凹陷部分配合的凸出块或与凸出部分配合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搅拌机构带动传动盘旋转,正转(反转)时,传动盘上的固定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拨片带动堵液块下降,当堵液块运动到底时,固定杆的底端只能从拔片上相切而过,活动拨杆与拨片接触时将会被抬起(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不会带动堵液块继续运动,此时传动盘空转(套筒可能被顶起来),反转(正转)时,活动拨杆带动拨片旋转,拨片带动堵液块上升,套筒运动到底,堵液块继续上升直至离开套筒底部的螺纹,此后,堵液块空转,通过控制搅拌机构的旋转方向即可控制堵液块的升降,从而控制排液口的启闭,流道控制机构为纯机械结构,动力由电机通过传动杆传送,避免使用电路系统,安全性高,避免使用电磁阀,便于清洗和维修;当正常煮饭或煮粥时,流道控制机构控制排液口关闭,将米粒放在钵体内,然后向钵体内加一定量的水(超过米粒一段距离),加热机构向上传热,同时米粒在钵体内被搅拌机构正转(反转)搅拌,当正常煮完米饭到(八九成熟)需要排米汤时,搅拌机构开始反转(正转)搅拌,流道控制机构控制排液口开启,米汤通过排液通道进入米汤罐,之后搅拌机构开始正转(反转)搅拌,排液口关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做出锅巴饭(流道控制机构位于容腔内,米饭与钵体底部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和图2中搅拌块拨杆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图1和图2中搅拌块的正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1和图2中堵液块的正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1和图2中套筒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图1中传动盘、活动拨杆、固定拨杆和传动杆的装配图。图12是图11中传动盘的俯视图。图13是图2中沥米盘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正视图。图15是图2中传动盘、活动拨杆、固定拨杆和传动杆的装配图。图16是图15中传动盘的俯视图。图17是图1中堵液块正在下降的示意图。图18是图1中堵液块下降完成时固定拨杆底端与拔片相切的示意图。图19是图1中堵液块下降完成时活动拨杆在拨片的阻碍下摆动的示意图(省略了管道拨杆)。图20是图1中堵液块上升初始时的示意图。图21是图1中堵液块上升脱出螺纹时的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中套筒的实施例二。图中:1-流道控制机构;2-沥米盘;3-搅拌块;4-搅拌块拨杆;5-温度传感器;6-排水阀;7-进水口;8-水箱;9-排汽孔;10-上壳体;11-软轴;12-电机;13-下壳体;14-钵体;15-加热机构;16-米汤罐;17-堵液块;18-拨片;19-胶垫;20-套筒;21-传动杆;22-传动盘;23-突出块;24-活动拨杆;25-固定拨杆;26-排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设在壳体内部,钵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沥饭煲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设在壳体内部,钵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钵体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机构,米汤罐可拆卸的设在壳体底部,其特征在于:钵体底面设有下沉的容腔,容腔内设有流道控制机构、底面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米汤罐入口连通,流道控制机构包括只能沿容腔升降不能旋转的套筒、可旋转的设在套筒内并相对套筒轴向固定的传动盘、设在套筒内传动盘下方并与套筒底部通过螺纹配合的堵液块、设在传动盘上并指向堵液块的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设在堵液块上用于与活动拨杆或固定拨杆配合的拨片,传动盘可拆卸的与搅拌机构连接,活动拨杆底端低于固定拨杆且能够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堵液块升降时能够离开或堵住排液口,传动盘和堵液块上设有进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沥饭煲,包括壳体、钵体和米汤罐,钵体设在壳体内部,钵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固定在壳体上的电机驱动,钵体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加热机构,米汤罐可拆卸的设在壳体底部,其特征在于:钵体底面设有下沉的容腔,容腔内设有流道控制机构、底面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米汤罐入口连通,流道控制机构包括只能沿容腔升降不能旋转的套筒、可旋转的设在套筒内并相对套筒轴向固定的传动盘、设在套筒内传动盘下方并与套筒底部通过螺纹配合的堵液块、设在传动盘上并指向堵液块的活动拨杆和固定拨杆、设在堵液块上用于与活动拨杆或固定拨杆配合的拨片,传动盘可拆卸的与搅拌机构连接,活动拨杆底端低于固定拨杆且能够向远离固定拨杆一侧摆动,堵液块升降时能够离开或堵住排液口,传动盘和堵液块上设有进液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沥饭煲,其特征在于:传动盘上设有两个活动拨杆和两个固定拨杆,两个活动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两个固定拨杆关于传动盘的旋转中心对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沥饭煲,其特征在于:固定拨杆直接固定在传动盘上,活动拨杆穿过传动盘上的通孔并通过活动拨杆上部的台阶限位,活动拨杆只能向远离固定拨杆的一侧摆动,活动拨杆下部设有用于防脱出的突出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沥饭煲,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块和搅拌块拨杆,搅拌块拨杆呈一字型,搅拌块呈U型,搅拌块拨杆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块顶部两端分别与搅拌块拨杆的两端配合,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熊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