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退耕还林地区坡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808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利用退耕还林坡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黔滇桂等喀斯特地区是铁皮石斛等药用石斛的原产地之一,利用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发展药用石斛生态种植,能保证药材的地道性和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利用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明确了适合种植石斛的坡改梯石坎要求,种植固定方法。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种植成活率在9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齿瓣石斛等药用石斛生态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退耕还林地区坡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在喀斯特地貌退耕还林地区利用坡改梯石坎种植石斛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斛属(DendrobiumSw.)为兰科第二大属,全世界约有1500~1600种,都为附生植物。我国有约80种石斛属植物,近一半的种类是传统的中药材。我国药用石斛产业的发展始于90年代末期,以铁皮石斛Dendorbiumofficinale、金钗石斛D.nobile、齿瓣石斛D.devonianum为主。近20多年来,铁皮石斛大棚集约化栽培的产业模式在我国南方各省发展迅速。我国中药材种植已严重影响药材质量,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情况。有识之士呼吁“中医将亡于中药,绝非危言耸听”。为解决中药质量、资源等现实问题,国家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促进优质中药材生态种植,以保障民众用药安全。药用石斛的生态栽培目前也成为了石斛业界的共识和石斛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贵州等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曾经为解决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实施大量的坡改梯工程。炸石造地,将地中间的石头炸掉,用石头将地埂磊起来,既解决水土流失,又将小块的鸡窝土集中连片,增加土地面积。后来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恢复自然生态。贵州黔西南、黔南等喀斯特地貌地区是铁皮石斛等药用石斛的原产地之一,黔西南州政府所在地兴义市在300多年前因盛产石斛而得名“黄草坝”。该地区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在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坡改梯的石坎发展生态石斛种植,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让其自然生长,产品质量能达到或接近野生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在喀斯特地貌地区石斛生态种植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退耕还林地块在坡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齿瓣石斛等黔滇桂喀斯特地貌地区生长的药用石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3个步骤:1.选择适宜种植的石坎:(1)种植地选择退耕还林的坡改梯地块,自然生态恢复好,通风条件好,林木郁闭度30%-70%;(2)石坎用石头自然垒起,没有使用水泥或石灰等固定或勾缝灌浆;(3)石坎朝向南或北,若石坎朝向东或西则要求郁闭度更高一些,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2.将石斛种植固定在石坎上:(1)用于生态种植的苗必须经大棚驯化种植1年以上,能适应外界自然环境;(2)根据两块石头之间留下的石缝大小选择适合大小的苗;(3)固定,将石斛苗根理顺,从石缝较宽的一侧放入,用手指将石斛往石缝较细的一侧推,卡紧固定,以不松动为宜;(4)石斛苗的根茎结合部位刚好露在石缝外;(5)保持根部透气,不能将根挤住一团,不能用苔藓卡在根部。3.种植后的管理:(1)种植后尽可能减少人为的管理,让其自然生长,严禁使用农药和化肥;(2)若遇持续干旱,可适当补水;(3)可就近将枯枝落叶撒在根部,起到覆盖和提供适当养分;(4)可适当施用有机肥;(5)及时清除石斛上缠绕的藤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2016年3月,种植铁皮石斛驯化苗。驯化苗为组培苗在大棚种植驯化1年以上。1.种植地点及环境:种植地点位于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烘纳组,海拔高度1200m,坡向东偏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通风良好。由于毁林开荒,石漠化严重,大量岩石裸露。30年前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实施坡改梯工程,炸石造地,少量的鸡窝土连成一小块地,把地坎垒起来,防治土壤流失。2000年后实施退耕还林,目前植被恢复较好,郁闭度大于30%。2.石坎特征:用石头自然垒起,石头之间有大小不等的缝隙,没有使用水泥或石灰等固定或勾缝灌浆。3.种植固定方法:根据两块石头之间留下的石缝大小选择适合大小的苗,将石斛苗根理顺,从石缝较宽的一侧放入,用手指(不用木棒,会伤到苗)将石斛往石缝较小的一侧推,卡紧固定,以不松动为宜,石斛苗的根茎结合部位刚好露在石缝外。植株露在石缝外保持自然生长状态。4.生长情况及结果分析:种植后随着气温回升,开始从植株基部萌发新芽,随着新芽长出,新根跟着长出,很快根就紧贴在石壁上,沿石块往上下和石缝里生长,6-7月雨水多,气温高,生长快。2016年10月,随机抽样统计,成活率大于90%。实施例22016年3月,种植铁皮石斛驯化苗。驯化苗为组培苗在大棚种植驯化1年以上。1.种植地点及环境:同实施例1。2.石坎特征:同实施例1。3.种植固定方法:种植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点是将石斛固定后在外侧用苔藓辅助卡紧。4.生长情况及结果分析:种植后随着气温回升,开始从植株基部萌发新芽,随着新芽长出,新根跟着长出,新根往苔藓和石头上长。没有苔藓的的情况下,石斛根表现出很强向石性,根朝石壁的方向生长,直到贴在石壁上。有苔藓时,根是往苔藓的方向走。雨季时,苔藓湿度大,造成石斛烂根。6-7月雨水多,高温高湿,部分嫩芽出现软腐萎蔫现象,发病率20%左右。结果说明,不能用苔藓卡在石缝里固定。实施例32016年3月,种植铁皮石斛驯化苗,驯化苗为组培苗在大棚种植驯化1年以上。1.种植地点及环境:同实施例1。2.石坎特征:同实施例1。3.种植固定方法:种植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点是将石斛固定后在外侧用树叶辅助卡紧。4.生长情况及结果分析:种植后随着气温回升,开始从植株基部萌发新芽,随着新芽长出,新根跟着长出,很快根就紧贴在石壁上,沿石块往上下和石缝里生长,6-7月雨水多,气温高,生长快。2016年10月,随机抽样统计,成活率大于90%。结果说明,用树叶卡住和直接卡的效果是一样的。实施例42016年3月,种植铁皮石斛驯化苗,驯化苗为组培苗在大棚种植驯化1年以上。1.种植地点及环境:种植地点位于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烘纳组,海拔高度1260m,坡向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通风良好。郁闭度大于60%。2.石坎特征:同实施例1。3.种植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4.生长情况及结果分析:种植后随着气温回升,开始从植株基部萌发新芽,随着新芽长出,新根跟着长出,很快根就紧贴在石壁上,沿石块往上下和石缝里生长,6-7月雨水多,气温高,生长快。成活率大于90%。实施例52016年3月,种植齿瓣石斛驯化苗,驯化苗为组培苗在大棚种植驯化1年以上。1.种植地点及环境:种植地点位于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烘纳组,海拔高度1200m,坡向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通风良好,郁闭度大于50%。2.石坎特征:用石头自然垒起,石头之间有大小不等的缝隙,没有使用水泥或石灰等固定或勾缝灌浆。3.种植固定方法:根据两块石头之间留下的石缝大小选择适合大小的苗,将石斛苗根理顺,从石缝较宽的一侧放入,用手指将石斛往石缝较小的一侧推,卡紧固定,以不松动为宜,石斛苗的根茎结合部位刚好露在石缝外。植株露在石缝外保持自然生长状态。4.生长情况及结果分析:种植后随着气温回升,开始从植株基部萌发新芽,随着新芽长出,新根跟着长出,很快根就紧贴在石壁上,沿石块往上下和石缝里生长,6-7月雨水多,气温高,生长快。成活率大于90%。齿瓣石斛的适应性强于铁皮石斛。实施例62015年4月,种植金钗石斛驯化苗,组培苗在大棚种植驯化1年以上。1.种植地点及环境:种植地点位于兴义市则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退耕还林地区坡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退耕还林地区坡改梯石坎种植石斛,主要包括2个步骤:(1)选择适宜种植的石坎;(2)将石斛种植固定在石坎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退耕还林地区坡改梯石坎上种植石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退耕还林地区坡改梯石坎种植石斛,主要包括2个步骤:(1)选择适宜种植的石坎;(2)将石斛种植固定在石坎上。2.权利要求书1所指的适宜种植的石坎符合以下条件:(1)利用石头自然垒起的石坎,没有使用水泥或石灰等固定和勾缝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青王晓敏周玉飞董云富
申请(专利权)人:兴义首草谷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