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768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坑支护的内支撑结构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结构回筑阶段需保留基坑支撑体系的状况,具体是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在施工流程便捷,不仅保证基坑开挖阶段水平支撑体系达到受力要求,抵制围护结构发生横向变形,还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steel supporting end adopting type steel structure mak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to build the stage to keep the foundation support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concrete supporting end of the steel constru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not only to ensure the support system of the forc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evel excavation, retaining structure of resist lateral deformation, but als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reduce the co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基坑支护的内支撑结构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结构回筑阶段需保留基坑支撑体系的状况。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建筑群及基础设施越来越密集,使得地下工程施工空间减小,施工环境复杂;另一方面,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向着大规模、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地下工程的基坑开挖面积与深度越来越大,地下结构布置的灵活性与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在地下工程中,由于施工空间、建筑要求及场地条件的限制,为控制围护结构在水土压力下的横向变形,采用顺作法回筑施工靠近围护结构的主体结构的过程中需要保留基坑支撑体系,使其持续受力,等到结构完成可承受侧向水土压力时才可拆除支撑。然而在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中往往会碰到主体结构与内支撑相碰阻的问题。既要确保主体结构正常施工,又要确保内支撑体系安全可靠是施工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基坑的有效支撑,又能保证地下结构顺利回筑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且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以满足环境要求较高的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该型钢构造体系包括围护墙、围檩、型钢、结构墙、水平支撑、止水板带,所述围檩固定于所述围护墙上,水平布置的型钢安装在围护墙侧的围檩与水平支撑之间,结构墙位于围护墙与水平支撑之间,结构墙内的竖向钢筋从型钢两侧自下而上穿过,止水板带包覆于型钢侧面,止水板带至少环绕型钢一周,且所述止水板带位于所述结构墙内,型钢两端固定有封板,封板分别置于围檩和水平支撑内,封板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方法如下:首先施工围护墙,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基坑;第二步,待基坑内土体至水平支撑设计标高以上预埋型钢、绑扎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及围檩内的钢筋,然后支设水平支撑及围檩的模板,并浇注混凝土,施工型钢、水平支撑及围檩;待第二步中形成的支撑体系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层土体开挖;第四步,施工凝土基础底板后回筑地下主体结构,自下而上施工结构柱、墙、梁、板,靠近基坑边的结构墙施工至水平支撑时,将竖向钢筋从型钢两侧由下至上穿过,支设模板后浇注结构墙,结构墙包覆型钢的部分长度;第五步,回筑地下主体结构,至主体结构水平受力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围护墙使其满足变形要求时,切除结构墙内侧伸出的部分型钢,移除整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具备合理的传力机制、可靠的施工质量、便捷的施工流程及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保证基坑开挖阶段水平支撑体系达到受力要求,抵制围护结构发生横向变形,还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俯视示意图图2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正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围护墙,2、围檩,3、加强筋,4、封板,5、结构墙,6、止水板带,7、型钢,8、竖向钢筋,9、水平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该型钢构造体系包括围护墙1、围檩2、型钢7、结构墙5、水平支撑9、止水板带6,围檩2固定于所述围护墙1上,水平布置的型钢7安装在围护墙1侧的围檩2与水平支撑9之间,结构墙5位于围护墙1与水平支撑9之间,结构墙5内的竖向钢筋8从型钢7两侧自下而上穿过,止水板带6包覆于型钢7侧面,止水板带6至少环绕型钢7一周,且止水板带6位于结构墙5内,型钢7两端固定有封板4,封板4分别置于围檩2和水平支撑9内,封板4设置有加强筋3。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第一步,施工围护墙1,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基坑;第二步,待基坑内土体至水平支撑9设计标高以上,预埋型钢7,绑扎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9及围檩2内的钢筋,然后支设水平支撑9及围檩2的模板并浇注混凝土,施工型钢7、水平支撑9及围檩2;第三步,待步骤二中形成的支撑体系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层土体开挖;第四步,施工混凝土基础底板后回筑地下主体结构,自下而上施工结构柱、墙、梁、板,靠近基坑边的结构墙5施工至水平支撑时,将竖向钢筋8从型钢7两侧由下至上穿过,支设模板后浇注结构墙5,结构墙5包覆型钢7的部分长度;第五步,回筑地下主体结构,至主体结构水平受力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围护墙1,使其满足变形要求时,切除结构墙5内侧伸出的部分型钢7,移除整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该型钢构造体系包括围护墙、围檩、型钢、结构墙、水平支撑、止水板带,所述围檩固定于所述围护墙上,水平布置的型钢安装在围护墙侧的围檩与水平支撑之间,结构墙位于围护墙与水平支撑之间,结构墙内的竖向钢筋从型钢两侧自下而上穿过,止水板带包覆于型钢侧面,止水板带至少环绕型钢一周,且所述止水板带位于所述结构墙内,型钢两端固定有封板,封板分别置于围檩和水平支撑内,封板设置有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该型钢构造体系包括围护墙、围檩、型钢、结构墙、水平支撑、止水板带,所述围檩固定于所述围护墙上,水平布置的型钢安装在围护墙侧的围檩与水平支撑之间,结构墙位于围护墙与水平支撑之间,结构墙内的竖向钢筋从型钢两侧自下而上穿过,止水板带包覆于型钢侧面,止水板带至少环绕型钢一周,且所述止水板带位于所述结构墙内,型钢两端固定有封板,封板分别置于围檩和水平支撑内,封板设置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内支撑端部采用型钢构造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方法如下:一、施工围护墙,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枝廖建平洪昌华俞红波陈江滨江志峰潘振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