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28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包括有第一基座,还包括有:分别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基座转动配合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处固定有左上铰接轴;右侧板处固定有右上铰接轴;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该上同步轴与左上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和左上铰接轴接合处、及上同步轴和右上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当左侧板转动时,则与左侧板固定的左上铰接轴一起转动,从而带动上同步轴一起转动,而上同步轴从左上铰接轴处接收扭矩并传递至另一端的右上铰接轴,进而带动另一端的右上铰接轴一起转动。

Turnover mechanism for synchronous unfo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lting mechanism for synchronous launch, including the first base, including: the first base respectively through a hinge shaft and rotates with the left side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panel are fixed on the left hinge shaft; the right side plate are fixed on the right hinge shaft is hinged on the shaft and the left; right on the hinge shaft disposed in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in the upper left and right hinge shaft hinged on the shaft are erected between synchronous shaft, the synchronous shaft and the left hinge shaft vertically arranged alternately, and the synchronous shaft and the upper left hinge shaft joint, and the synchronous shaft and a hinged shaft are provided for the right joint. Staggered vertical axle torque transmitting torque and vertic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hen the left plate rotates, the left side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upper left hinge shaft to rotate together, so as to drive the synchronous shaft to rotate, and the synchronous shaft hinged shaft from the upper left hinge shaft torque receiv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right, and then drive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hinged on the r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当某一基座上,同时铰接有两件转动件,若要实现两转动件能同时转动,目前并没有一种很合理的方案,并且能保证其在恶劣环境中也能运作自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所铰接的转动件同步运动的翻转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包括有第一基座,还包括有:分别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基座转动配合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左上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右上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该上同步轴与左上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和左上铰接轴接合处、及上同步轴和右上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左侧板转动时,则与左侧板固定的左上铰接轴一起转动,从而带动上同步轴一起转动,而上同步轴从左上铰接轴处接收扭矩并传递至另一端的右上铰接轴,进而带动另一端的右上铰接轴一起转动。其中,扭矩垂直传递机构用于实现两垂直轴间扭矩的传递作用,而整个过程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就是通过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和上同步轴实现同步运动,从而为两侧板的同步展开提供动力传递保障。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其中一种方案是,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包括固定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处的主动齿爪,及固定于上同步轴端部、且与主动齿爪相配合的从动齿爪;主动齿爪包括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固定的主动座,及凸设于主动座上、且绕左上铰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主动凸爪;从动齿爪包括与上同步轴端部固定的从动座,及凸设于从动座上、且绕上同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从动凸爪;主动齿爪上相邻两主动凸爪间为齿隙,从动齿爪上至少有一个从动凸爪位于齿隙内。扭矩垂直传递机构第二种方案是,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蜗杆机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第三种方案是,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交错轴斜齿轮机构。翻转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基座下方的第二基座,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折叠侧板,该折叠侧板通过位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的折叠侧板中心轴分割为上下分离、且对称的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配合;所述左侧板下部和右侧板下部均通过铰接轴与第二基座转动配合;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下铰接轴,左下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下铰接轴,右下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下铰接轴和右下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下铰接轴和右下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下同步轴,该下同步轴与左下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下同步轴和左下铰接轴接合处、及下同步轴和右下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在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还设有用于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保持展开静止状态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第一种方案,该限位单元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一磁性件;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限位单元第二种方案,限位单元包括: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销孔;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插销,该插销与销孔相配合。限位单元第三种方案,限位单元包括:位于第一基座处、且靠近上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三磁性件;位于上折叠侧板处、且靠近第一基座设置的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位于下折叠侧板处、且靠近第二基座设置的第五磁性件;位于第二基座处、且靠近下折叠侧板边缘设置的第六磁性件,第六磁性件与第五磁性件相互磁性吸引配合。其中,第二基座处开设有供左侧板和/或右侧板容纳的沉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叠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扭矩垂直传递机构的局部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基座4、位于第一基座4下方的第二基座5、及位于第一基座4和第二基座5之间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2。其中左侧板3和右侧板2均为折叠侧板0。该折叠侧板0通过位于第一基座4和第二基座5之间的折叠侧板中心轴01分割为上下分离、且对称的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配合,上折叠侧板02的上部与第一基座4铰接配合,下折叠侧板03的下部与第二基座5铰接配合。图中所示,折叠侧板中心轴01为水平线。同时,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间还设有限位单元04,该限位单元04用于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展开静止状态,所谓展开静止状态即上折叠侧板02和下折叠侧板03绕铰接轴转动,当翻转至同一平面状态时,即为展开状态、且静止。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基座4相对第二基座5远离或靠近时,是通过折叠侧板0辅助进行的,若左侧板3和右侧板2间没有相互配合的联动件,则第一基座4远离或靠近时会出现左右侧不平衡,容易出现一边高一边低,影响靠近或远离的效率和稳定,因此,其中左侧板3上部和右侧板2上部均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基座4转动配合;左侧板3端部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31,左上铰接轴31与左侧板3固定连接;右侧板2端部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21,右上铰接轴21与右侧板2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31和右上铰接轴21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31和右上铰接轴21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41,该上同步轴41与左上铰接轴31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41和左上铰接轴31接合处、及上同步轴41和右上铰接轴21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如图3、4所示,扭矩垂直传递机构8包括固定于左上铰接轴31端部或右上铰接轴21端部处的主动齿爪82,及固定于上同步轴41端部、且与主动齿爪82相配合的从动齿爪81;主动齿爪82包括与左上铰接轴31端部或右上铰接轴21端部固定的主动座821,及凸设于主动座821上、且绕左上铰接轴31轴向对称分布的主动凸爪822,主动凸爪822采用四个较佳,也可以采用六个;从动齿爪81包括与上同步轴端部41固定的从动座811,及凸设于从动座811上、且绕上同步轴41轴向对称分布的从动凸爪812,从动凸爪812数量与主动凸爪822数量相一致;主动齿爪82上相邻两主动凸爪822间为齿隙,从动齿爪81上至少有一个从动凸爪812位于齿隙内。通过主动齿爪82和从动齿爪81的配合,能满足大部分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同时不影响其基本的左右联动升降的功能。为了保证折叠侧板0上下分别与第一基座4和第二基座5间保持左右联动,因此,左侧板3下部和右侧板2下部均通过铰接轴与第二基座5转动配合;左侧板3端部处铰接轴为左下铰接轴32,左下铰接轴32与左侧板3固定连接;右侧板2端部处铰接轴为右下铰接轴22,右下铰接轴22与右侧板2固定连接;左下铰接轴32和右下铰接轴22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下铰接轴32和右下铰接轴22之间架设有下同步轴51,该下同步轴51与左下铰接轴32垂直交错设置,且下同步轴51和左下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包括有第一基座,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分别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基座转动配合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左上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右上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该上同步轴与左上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和左上铰接轴接合处、及上同步轴和右上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包括有第一基座,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分别通过铰接轴与第一基座转动配合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处铰接轴为左上铰接轴,左上铰接轴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右侧板处铰接轴为右上铰接轴,右上铰接轴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相互平行设置,在左上铰接轴和右上铰接轴之间架设有上同步轴,该上同步轴与左上铰接轴垂直交错设置,且上同步轴和左上铰接轴接合处、及上同步轴和右上铰接轴接合处均设有用于垂直交错轴间扭矩传递的扭矩垂直传递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扭矩垂直传递机构包括固定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处的主动齿爪,及固定于上同步轴端部、且与主动齿爪相配合的从动齿爪;主动齿爪包括与左上铰接轴端部或右上铰接轴端部固定的主动座,及凸设于主动座上、且绕左上铰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主动凸爪;从动齿爪包括与上同步轴端部固定的从动座,及凸设于从动座上、且绕上同步轴轴向对称分布的从动凸爪;主动齿爪上相邻两主动凸爪间为齿隙,从动齿爪上至少有一个从动凸爪位于齿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蜗杆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扭矩垂直传递机构为交错轴斜齿轮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步展开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第一基座下方的第二基座,左侧板和右侧板位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折叠侧板,该折叠侧板通过位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的折叠侧板中心轴分割为上下分离、且对称的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间通过铰接轴实现转动配合;所述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洪强叶显卓刘育明樊大磊赵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商圈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