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218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供水设备,其包括稳压罐、至少两台水泵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稳压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的进水口的进水总管,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的出水口的出水总管,稳压罐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于进水管路,其中,稳压罐呈卧式布置且具有相对的两端部,进水口设于靠近一端部的顶部,出水口设于靠近另一端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卧式布置的稳压罐替代现有供水设备中的立式布置的稳压罐,且稳压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稳压罐一端的顶部和另一端的底部,使进水位置和出水位置靠近稳压罐的端部,使稳压罐内的流场分布更加充分,减少了死水区。

Water supply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suppl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ressure stabilizing tank, at least two pumps and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a regulating tank has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the water pump has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a water inlet manifold inlet pip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uni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 pump, a water outlet pipeline comprises a water outlet duc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at least two the outlet of the pump outlet, the surge tank through a pipelin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buffer tank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and has two ends relative to the top of the water inlet end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near the other end of the bottom. The buffer tank buffer tank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horizontal instead of vertical layout of existing water supply equipment in the top, and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surge tank located in one end of the surge tan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water inlet and outlet position near the surge tank,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in the surge tank more fully. To reduce the dead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供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无法满足室内管网的水量、水压要求时,均需要设置二次加压设备对一次来水的压力进行提升从而满足用水的需求。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主要是采用在出水管路上连接压力补偿装置的设计方案,例如在供水设备的出水总管上连接膨胀罐,从而达到对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出水端的压力补偿效果。然而,在上述现有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中,由于仅在出水管路上设置压力补偿装置,导致设备的稳压效果不佳,且无法改善压力脉动对管道造成冲击的问题。另外,现有设备中所采用的稳压罐通常为立式稳压罐,其罐内流态不合理导致死水区的出现,不利于罐内的防腐防锈。在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供水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供水设备,包括稳压罐、至少两台水泵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稳压罐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的进水口的进水总管,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的出水口的出水总管,所述稳压罐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其中,所述稳压罐呈卧式布置且具有相对的两端部,所述稳压罐的进水口设于靠近其中一所述端部的顶部,所述稳压罐的出水口设于靠近其中另一所述端部的底部。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稳压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竖直方向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稳压罐包括罐体以及架体,所述罐体架设于所述架体上。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架体外周环绕设有挡板。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稳压罐的膨胀罐。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膨胀罐内设有储气区和储水区,所述储气区和储水区之间设有柔性隔膜,所述储水区连通于所述稳压罐,所述储气区内填充有压力气体。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力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膨胀罐的位于所述储水区的内壁涂覆有防锈防腐涂层。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膨胀罐充入所述压力气体后的所述储气区的气压大于所述稳压罐的气压的6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稳压罐包括罐体以及架体,所述罐体架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至少一个膨胀罐位于所述罐体下方且由所述架体围绕。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设备还包括变频控制器,以控制所述至少两台水泵。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水泵为立式水泵。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路还包括至少两个进水组件,所述至少两个进水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至少两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进水总管分别连接于所述至少两个进水组件;和/或,所述出水管路还包括至少两个出水组件,所述至少两个出水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至少两台水泵的出水口,所述出水总管分别连接于所述至少两个出水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设备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具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供操作者操作而控制所述水泵、稳压罐、膨胀罐以及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的阀件。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柜还具有监测面板,所述监测面板显示由多个测量元件测得的所述稳压罐、膨胀罐、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的液相信息或气相信息。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个测量元件至少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以分别测量所述稳压罐、膨胀罐、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的压力。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设备还包括基座,所述稳压罐、至少两台水泵、膨胀罐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采用卧式布置的稳压罐替代现有供水设备中的立式布置的稳压罐,且稳压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稳压罐一端的顶部和另一端的底部,使进水位置和出水位置靠近稳压罐的端部,使稳压罐内的流场分布更加充分,减少了死水区。另外,上述设计能够使水流在稳压罐内的流向更加有利于自清洁功能的实现。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利用柔性隔膜分隔膨胀罐的储气区和储水区,在来水水压不稳定时,储水区压力下降而打破其与储气区的压力平衡,储气区的压力气体推动柔性隔膜挤压储水区,将储水区内的水挤入稳压罐,以稳定设备的出水压力。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与稳压罐连接的膨胀罐的储气区的气压大于稳压罐的气压的60%。由于当稳压罐中来自供水管网的水压不稳定时,会导致稳压罐内部压力不稳定,基于上述设计,膨胀罐中的储气区可以释放或吸收一定的压力,可以进一步补偿压力不足的情况。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稳压罐连接有膨胀罐,利用膨胀罐对稳压罐的压力补偿,在来自市政管网的来水水压不稳定时,保证该供水设备提供的出水压力保持稳定,从而提高供水设备的稳压性能。同时,由于膨胀罐对稳压罐的压力补偿,能够进一步改善稳压罐内水流的流态,达到稳压罐内部自清洁的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利用变频控制器控制各水泵的工作状态,能够将各水泵的操作控制及监测显示集合于一体,其具有控制性能优良、控制方式灵活、抗干扰能力强和稳定可靠等优点。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将各控制元件或阀组集成在一控制柜的控制面板上,便于操作者对设备进行控制。同时,本技术将设备各元件的需监测数据反馈在该控制柜的监测面板上,能够使操作者更加直观、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各元件的工作状态和水流状态等信息,以便更具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操作。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稳压罐、水泵、膨胀罐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安装在一基座上,形成一种撬装结构,有利于设备的整体预制、预装和整体转运,进而使设备具备快速装卸、快速入网使用等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能够体现本技术原理的供水设备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供水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示出的供水设备的俯视图;图4是图1示出的供水设备的仰视图;图5是图1示出的供水设备的一局部视图;图6是图1示出的供水设备的另一局部视图;图7是能够体现本技术原理的供水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示出的供水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7示出的供水设备的俯视图;图10是图7示出的供水设备的仰视图;图11是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的止回阀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提出的供水设备的稳压罐的流场分布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稳压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供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水设备,包括稳压罐(100)、至少两台水泵(200)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稳压罐(100)具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水泵(200)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200)的进水口的进水总管(300),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200)的出水口的出水总管(400),所述稳压罐(100)的出水口(112)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100)呈卧式布置且具有相对的两端部,所述稳压罐(100)的进水口(111)设于靠近其中一所述端部的顶部,所述稳压罐(100)的出水口(112)设于靠近其中另一所述端部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设备,包括稳压罐(100)、至少两台水泵(200)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稳压罐(100)具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水泵(200)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200)的进水口的进水总管(300),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200)的出水口的出水总管(400),所述稳压罐(100)的出水口(112)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100)呈卧式布置且具有相对的两端部,所述稳压罐(100)的进水口(111)设于靠近其中一所述端部的顶部,所述稳压罐(100)的出水口(112)设于靠近其中另一所述端部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100)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均为竖直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100)包括罐体(110)以及架体(120),所述罐体(110)架设于所述架体(12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20)外周环绕设有挡板(12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稳压罐(100)的膨胀罐(5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罐(500)内设有储气区和储水区,所述储气区和储水区之间设有柔性隔膜,所述储水区连通于所述稳压罐(100),所述储气区内填充有压力气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罐(500)的位于所述储水区的内壁涂覆有防锈防腐涂层。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罐(500)充入所述压力气体后的所述储气区的气压大于所述稳压罐(100)的气压的60%。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群林张晓乐王定宝张为新
申请(专利权)人: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格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