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12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包括有束带本体,该束带本体的基座一侧处设有对接部的嵌扣体,并在基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连设有分段带,且分段带表面上设有复数定位孔,便可将基座顶部形成的靠合面抵持于第一物件上,并由分段带环绕于第一物件外表面上后,再依第一物件尺寸大小将对接部的嵌扣体扣持于分段带对应的定位孔内,使分段带束紧定位于第一物件外表面上,此种束带本体可调整指定第一物件限位束径的定位孔距离,以防止过度束紧造成第一物件的变形或破坏,并在基座上也可进一步利用固定部结合于第二物件上,使第一物件可通过束带本体固定于第二物件上不易产生轴向旋转或滑动位移,更具实用性与适用性广泛的效果。

Drawstring with adjustable fixed beam diame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djustable fixed beam diameter band comprises a band body, one side of the base part of the bel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part is buckled on the base body, and relative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ut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egmented belt, and the belt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holes on the surface, it will be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formation of the closed surface is abutted with the first object, and by the winds in the first section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object size butt inlaid buckle body is buckl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egment of the positioning hole, which located in the first subsection with fastening object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and the body can adjust the object specified first limit distance positioning hole diameter, to prevent excessive deformation or damage caused by tightening the first object, and can also be combined to further use of the fixed part second object on the base of the first. The object can be fixed on the second object by the belt main body, and the axial displacement or the sliding displacement can not be easily generat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actic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尤指束带本体的基座一侧处设有具有嵌扣体的对接部,并在基座另一侧处连设有环绕于第一物件上的分段带,且分段带表面上设有可供嵌扣体扣持于其内用以调整指定束带本体限位束径的距离的复数定位孔。
技术介绍
按,现今电子及控制器、线束、机车或汽车制造等产业都会使用到许多管体(如金属管、管路等)、杆体或线材等物件,并将复数管体、杆体组构成机架、车架等机构,或者是可利用复数线材集结成线束进行电源或信号传输等,也可利用复数管路进行各种油料、液体或水等的输送作业,而于实际应用时,必须将预定数量的复数管体、杆体或线材等物件分别利用束带、绳带等予以束紧、结合或捆绑在一起,则可提供各种物件便于定位不致移动,以利于布设、集中管理各种物件进行作业或实现特定使用功能。惟该复数物件大都为利用束带予以束紧形成一束状,并使物件相邻依靠排列或堆迭在一起,不过使用者在束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施力不当导致束带过度束紧而伤及物件,如线材外部披覆的绝缘层、软管、机油管、负压管或水管等,并造成物件变形或结构破坏使其线材内部的导体外露,甚至是管体内气体、液体等产生泄漏、溢出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使原有功能失效与安全性上的疑虑;另,现今市面上也有业者推出一种附阻挡点的尼龙扎线带,请参阅如图10所示,其中该扎线带A的头部A1内通孔设有一弹片,并由头部A1朝外连设有带部A2,且带部A2一侧表面上预定位置设有凸出的阻挡点A21,当使用者将带部A2环绕于线束外表面上,并穿过头部A1的通孔内后,可使弹片的卡齿扣持于带部A2上对应的齿槽内,以供扎线带A束紧于线束外表面上,且阻挡点A21挡止于头部A1侧边上,以防止因过度束紧造成线束变形或破坏,不过线束会因线材数量或线径不同,使得线束外径将随之改变,此种扎线带A的阻挡点A21限定束径的方式仅能适用于单一尺寸限位,并无法应用于其他不同尺寸的线束使用,也难以合于实用,即为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故,新型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新型诞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包括有束带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束带本体所具有的基座顶部形成有抵持于预设第一物件外表面上的靠合面,并在基座一侧处设有具有嵌扣体的对接部,且基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连设有环绕于预设第一物件外表面上的分段带,再在分段带表面上设有间隔排列而可供嵌扣体扣持于其内用以调整指定束带本体限位束径的距离的复数定位孔。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束带本体的对接部由基座侧边处向外水平延伸有一嵌扣体,并在嵌扣体端部二侧处朝基座方向形成有V形状斜伸的扣接片,且二扣接片端部外表面上形成有向内转折段差状的卡持段。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束带本体的对接部在嵌扣体相邻于基座处形成有凸出的抵持肩部。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束带本体的分段带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设有间隔排列而彼此间距相等或不相等的复数定位孔。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束带本体的基座上设有结合于预设第二物件上用以将预设第一物件通过束带本体固定于预设第二物件上的固定部。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束带本体的固定部由基座相邻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底面处向下垂直延伸有扣持于预设第二物件的穿孔内的扣持体。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固定部的扣持体外表面上沿着分段带长度方向剖设有贯通状的剖孔,并在剖孔底部二侧处朝基座方向形成有凸出的卡扣块,且二卡扣块端部外表面上形成有向内转折段差状的止挡段。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中:该束带本体的固定部上设有垂直贯穿至基座中央处的装配孔,并在装配孔内穿设有可供穿过预设第二物件的穿孔内使束带本体与预设第二物件结合成为一体的固定元件。本技术的主要优点乃在于束带本体的基座一侧处设有对接部的嵌扣体,并在基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连设有分段带,且分段带表面上设有复数定位孔,便可将基座顶部靠合面抵持于第一物件上,并由分段带环绕于第一物件外表面上后,再将对接部的嵌扣体扣持于分段带对应的定位孔内,使分段带稳定的束紧于第一物件外表面上,此种束带本体可依客户需求或第一物件尺寸大小调整其对接部的嵌扣体扣持于分段带的定位孔内,以指定束带本体于第一物件限位束径的定位孔距离,并可防止过度束紧造成第一物件变形或破坏,同时确保整体结构上的稳定性,且分段带长短可通过拆换模仁以共模的方式生产,进而达到便于量产及产品配合性高的优势。本技术的次要优点乃在于该束带本体的基座上进一步设有固定部,并由固定部位于基座底面处向下延伸的扣持体扣持于第二物件对应的穿孔内,或者是可省略扣持体的结构设计,使固定部上设有垂直贯穿至基座中央处的装配孔,再利用固定元件穿设于第二物件的穿孔与固定部的装配孔内,使第一物件可通过束带本体固定于第二物件上不易产生轴向旋转或滑动位移,更具实用性与适用性广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图2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扣合前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扣合后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9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10是现有系线带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束带本体;11-基座;111-靠合面;12-对接部;121-嵌扣体;1211-扣接片;1212-卡持段;122-抵持肩部;13-分段带;131-定位孔;132-带尾段;14-固定部;141-扣持体;1410-剖孔;1411-卡扣块;1412-止挡段;142-装配孔;2-第一物件;3-第二物件;31-穿孔;32-固定元件;321-螺丝;A-扎线带;A1-头部;A2-带部;A21-阻挡点。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及图2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为包括有束带本体1,该束带本体1所具有的基座11顶部形成有向下凹弧状的靠合面111,并在基座11一侧处设有对接部12,且对接部12由基座11侧边处向外水平延伸有一平板状的嵌扣体121,而嵌扣体121端部左右二侧处为朝基座11方向形成有V形状倾斜延伸的扣接片1211,并在二扣接片1211端部外表面上都形成有向内转折段差状的卡持段1212,且嵌扣体121相邻于基座11处形成有凸出的阶面状抵持肩部122;另,基座11相对于对接部12的另一侧处为连设有长条状的分段带13,并在分段带13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设有间隔排列而彼此间距可为相等或不相等的复数定位孔131,且分段带13端部具有带尾段132。再者,束带本体1的基座11上设有固定部14,并在固定部14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包括有束带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束带本体所具有的基座顶部形成有抵持于预设第一物件外表面上的靠合面,并在基座一侧处设有具有嵌扣体的对接部,且基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连设有环绕于预设第一物件外表面上的分段带,再在分段带表面上设有间隔排列而可供嵌扣体扣持于其内用以调整指定束带本体限位束径的距离的复数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包括有束带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束带本体所具有的基座顶部形成有抵持于预设第一物件外表面上的靠合面,并在基座一侧处设有具有嵌扣体的对接部,且基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连设有环绕于预设第一物件外表面上的分段带,再在分段带表面上设有间隔排列而可供嵌扣体扣持于其内用以调整指定束带本体限位束径的距离的复数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该束带本体的对接部由基座侧边处向外水平延伸有一嵌扣体,并在嵌扣体端部二侧处朝基座方向形成有V形状斜伸的扣接片,且二扣接片端部外表面上形成有向内转折段差状的卡持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该束带本体的对接部在嵌扣体相邻于基座处形成有凸出的抵持肩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固定束径的束带,其特征在于:该束带本体的分段带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设有间隔排列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兴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