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907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上方连接架体顶部,所述架体顶部贯穿固定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中配合有丝杠,所述丝杠外端连接有旋转头,所述丝杠下端位于所述槽口,所述丝杠的下方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对称的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架体上,每个所述的第二连杆底端铰接在杆套中的销轴上,所述杆套对称设置在架体下方,所述销轴上还铰接有第三连杆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对重症患者进行固定。

Medical severe medical clinical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for med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clinica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otch above the no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frame, the top of the frame body is fixed through the screw nut, the screw nut matched with the screw.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rotating head, the screw rod is positioned in the notch below the screw through a bearing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a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fixed block symmetric,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each of the second link, two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central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frame body, second connecting each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d is hinged on the set of the pin shaft, the rod sleeve is arranged under the symmetrical frame, the pin shaft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ird.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fixing sever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重症监护病房防止意识不清醒或烦躁不安患者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对患者使用必要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牢固与否决定着意外事件出现的多少,因而结实耐用的肢体固定带,是防止监护病人出现意外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一名护士同时监护几位患者时,肢体的妥善固定更为重要;目前常用小毛巾加绷带固定四肢,在使用中,发现它有四个缺点:第一、绷带三股拧在一起用也不牢固;第二、毛巾与绷带连接处也易争脱;第三、易打成死结,不方便;第四、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方便队重症患者进行固定。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上方连接架体顶部,所述架体顶部贯穿固定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中配合有丝杠,所述丝杠外端连接有旋转头,所述丝杠下端位于所述槽口,所述丝杠的下方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对称的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架体上,每个所述的第二连杆底端铰接在杆套中的销轴上,所述杆套对称设置在架体下方,所述销轴上还铰接有第三连杆一端,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铰接有夹板,所述杆套和所述夹板之间还铰接有一组与所述第三连杆平行的稳定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架体下方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中设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夹板内侧都设有软垫。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架体下方设置的固定架可以通过万向轴和轴套的配合实现随意转动,固定架可以方便的卡在病床上,通过螺栓固定住;通过转动头带动丝杠在丝杠螺母中上下移动,通过连杆组合带动夹板的开合,实现对重症患者肢体等部位的固定;夹板内侧设置的软垫可以保护患者皮肤不受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丝杠,2、架体顶部,3、槽口,4、第一连杆,5、架体,6、第二连杆,7、杆套,7A、销轴,8、第三连杆,8A、稳定杆,9、软垫,10、夹板,11、转轴,12、固定块,13、轴承,14、丝杠螺母,15、旋转头,16、第一螺栓,17、固定架,18、轴套,19、万向轴。20、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架体5,所述架体5上设置有槽口3,所述槽口3上方连接架体顶部2,所述架体顶部2贯穿固定有丝杠螺母14,所述丝杠螺母14中配合有丝杠1,所述丝杠1外端连接有旋转头15,所述丝杠1下端位于所述槽口3,所述丝杠1的下方通过轴承13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铰接有对称的第一连杆4,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杆4铰接有第二连杆6,两个所述第二连杆6中部铰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固定在架体5上,每个所述的第二连杆6底端铰接在杆套7中的销轴7A上,所述杆套7对称设置在架体5下方,所述销轴7A上还铰接有第三连杆8一端,所述第三连杆8另一端铰接有夹板10,所述杆套7和所述夹板10之间还铰接有一组与所述第三连杆8平行的稳定杆8A。所述架体5下方设置有轴套18,所述轴套18中设有万向轴19,所述万向轴19连接有固定架17,所述固定架17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16和第二螺栓20。所述夹板10内侧都设有软垫9。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转动固定架17,固定架17连接的万向轴19可以在轴套18内随意转动,将固定架17固定在病床等位置后用第一螺栓16固定住固定架17,将架体5转动到合适位置后用第二螺栓20固定好,转动旋转头15,丝杠1下端可以在轴承13上转动,丝杠1在丝杠螺母14中上下移动,轴承13连接的固定块1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铰接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中部通过转轴11铰接在架体5上,第二连杆6铰接在杆套7中,第二连杆6铰接有第三连杆8,第三连杆8铰接有夹板10,通过固定块12的上下移动,最终带动夹板10的开合运动,两个夹板10调整到合适的间距,实现夹板10对患者的夹持,把重症患者固定好。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上方连接架体顶部,所述架体顶部贯穿固定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中配合有丝杠,所述丝杠外端连接有旋转头,所述丝杠下端位于所述槽口,所述丝杠的下方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对称的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架体上,每个所述的第二连杆底端铰接在杆套中的销轴上,所述杆套对称设置在架体下方,所述销轴上还铰接有第三连杆一端,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铰接有夹板,所述杆套和所述夹板之间还铰接有一组与所述第三连杆平行的稳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上方连接架体顶部,所述架体顶部贯穿固定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中配合有丝杠,所述丝杠外端连接有旋转头,所述丝杠下端位于所述槽口,所述丝杠的下方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对称的第一连杆,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架体上,每个所述的第二连杆底端铰接在杆套中的销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涛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