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感及应用所述集成电感的功率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71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电感,包括磁芯和N个绕组,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柱、N个第二磁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磁柱两端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所述第一磁柱与所述N个第二磁柱分别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柱与每一所述第二磁柱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磁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一磁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磁轭与所述第一磁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个绕组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N个第二磁柱上;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集成电感的功率变换器。所述集成电感可以减小所述功率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磁损,提升功率变换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感及应用所述集成电感的功率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变换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感及应用所述集成电感的功率变换器。
技术介绍
在功率变换器中,采用交错并联技术可以减小纹波电流,只需较小的滤波电容即可满足功率变换器的纹波电流要求,可显著的降低滤波电容的成本,并提升功率变换器的效率。例如,在光伏逆变器中,更小的纹波电流意味着更小的纹波电压,可有效的提高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PPT)控制器的电压采样精度,提升逆变器的效率。采用交错关联技术的功率变换器包括并联的多个功率桥臂,多个功率桥臂与多个分立的电感一一对应连接,并且以交错方式运行。然而,采用分立电感进行交错并联后,同等功率下所需要的滤波电感数目增加一倍,导致功率变换器的生产成本上升;同时,由于滤波电感数目的增加,使得功率变换器的组装工序更加复杂,导致生产工时增加;再者,在采用分立电感进行交错并联的功率变换器中,每个电感承受相同的伏秒,使得电感的磁损增大,不利于提升功率变换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电感,以减小功率变换器体积和重量,降低电感的磁损,提升功率变换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成电感及应用所述集成电感的功率变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感包括磁芯和N个绕组,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柱、N个第二磁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磁柱两端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磁柱与所述N个第二磁柱分别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柱与所述第二磁柱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磁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一磁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磁轭与所述第一磁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个绕组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N个第二磁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感包括磁芯和N个绕组,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柱、N个第二磁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磁柱两端的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磁柱与所述N个第二磁柱分别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柱与所述第二磁柱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磁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一磁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磁轭与所述第一磁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个绕组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N个第二磁柱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轭嵌入所述第一磁柱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磁柱之间形成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磁轭嵌入所述第一磁柱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磁柱之间形成第二接触面;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磁通密度与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磁通密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轭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一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磁轭垂直于所述中轴线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磁轭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磁柱,所述第二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磁轭垂直于所述中轴线的横截面面积。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柱的中心对称。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均为L形曲面。6.如权利要求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飞石磊傅电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