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25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的四角处分别装有支柱,平台本体的内部有空腔,空腔内装有蓄电池组和调控芯片,平台本体上装有太阳能电池,平台本体上表面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平台本体底部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与螺旋桨推进器、蓄电池组相连,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上装有水质传感器,平台本体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第一支柱装有天线,第二支柱装有GPS导航定位仪,第三支柱装有向上的支杆,支杆顶部装有摄像头,第四支柱装有风力传感器,平台本体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装有声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有效利用光能、风能,提高检测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检测,特别是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和西部由于自然因素长期地域性缺水,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却因人为的水环境污染出现水质性缺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水污染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除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外,更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传统的水质监测过程,通常是在水域内放置多个固定的检测装置,进行定点检测,随机性大,可靠性不高,面积大的水域需要检测不同水域的水质情况,需要的设备更多,工作量更大,装置的投放和回收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工作效率低下;已有的自动型水质监测装置也含有成本高、设备过于笨重、可工作时间短、方向转变困难、取样装置过于复杂等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以进行长时间和远距离监测的水质设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可有效解决已有的自动型水质检测装置成本高、设备笨重、工作效率低、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平台本体的内部有空腔,空腔内装有蓄电池组和调控芯片,平台本体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导线与蓄电池组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与均布在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下部的台螺旋桨推进器、蓄电池组相连,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水质传感器,平台本体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第一支柱的顶部装有天线,第二支柱的顶部装有GPS导航定位仪,第三支柱的顶部底座上装有向上的支杆,支杆顶部装有摄像头,第四支柱的顶部装有风力传感器,平台本体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装有声纳,所述水质传感器接调控芯片的PAO、PA1脚,风力传感器接调控芯片的PA2、PA3脚,水质取样检测装置接调控芯片的PA4、PA5脚,天线接调控芯片的PA6、PA7脚,风力发电装置接调控芯片的PC11、PC12脚,防水电机接调控芯片25的PC6-PC9脚,声纳接调控芯片的PC4、PC5脚,蓄电池组接调控芯片的Vref+、Vref-脚,GPS导航定位仪接调控芯片的PA9、PA10脚,摄像头接调控芯片的PC14、PC15脚,构成自动监测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可以有效利用光能、风能,无需在水质正常水域泊位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1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20、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13和第四支柱8,平台本体1的内部有空腔26,空腔26内装有蓄电池组24和调控芯片25,平台本体1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电池2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14,防水电机14与均布在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下部的4台螺旋桨推进器15、蓄电池组24相连,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水质传感器19,平台本体1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第一支柱20的顶部装有天线21,第二支柱3的顶部装有GPS导航定位仪22,第三支柱13的顶部底座11上装有向上的支杆12,支杆12顶部装有摄像头10,第四支柱8的顶部装有风力传感器9,平台本体1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23装有声纳17,所述水质传感器19接调控芯片25的PAO、PA1脚,风力传感器9接调控芯片25的PA2、PA3脚,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接调控芯片25的PA4、PA5脚,天线21接调控芯片25的PA6、PA7脚,风力发电装置接调控芯片25的PC11、PC12脚,防水电机14接调控芯片25的PC6-PC9脚,声纳17接调控芯片25的PC4、PC5脚,蓄电池组24接调控芯片25的Vref+、Vref-脚,GPS导航定位仪22接调控芯片25的PA9、PA10脚,摄像头10接调控芯片25的PC14、PC15脚,构成自动监测结构。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所述的平台本体1为方形。所述空腔26上装有带锁的可开关的门27。所述的螺旋桨推进器15上罩有防护网16。所述调控芯片25型号为STM32F103的ARM微控制器。所述蓄电池组24为36V/12安•时锂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2为24V/100W薄膜电池。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置于平台本体1中心的底座4,底座4上垂直装有立杆5,立杆5的上端装有风力发电机6,风力发电机6上装有风向标7,风力发电机6接调控芯片25的PC11、PC12端,构成风力发电结构。所述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包括圆柱形本体18-2,圆柱形本体18-2内部有蓄水腔18-1,圆柱形本体18-2内部固定有支撑杆18-3,支撑杆18-3上装有防水型水质检测传感器18-4,圆柱形本体18-2上装有机械手18-5,且圆柱形本体18-2经机械手18-5铰接在平台本体1上,防水型水质检测传感器18-4接调控芯片25的PA4、PA5脚。所述摄像头10为全景摄像头。本专利技术具体使用时,将浊度、PH等多种水质要素的正常水平信息输入调控芯片,将平台投放到水体内,启动防水电机,在螺旋桨推进器的推动下,平台到达检测水域,若水质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水质传感器自动反馈信号,调控芯片收到信号后调控机械手取样,水质检测传感器进行水质检测,将结果通过导线传递给调控芯片,调控芯片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划定污染等级,然后将结果传送到基站,即可继续进行后续的水质监测,无需在水质正常水域泊位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每个螺旋桨推进器都罩有防护网,防止水体内垃圾、水草等的干扰,防止对鱼等水生生物造成伤害。2、空腔上装有带锁的可开关的门,便于对空腔内的蓄电池组、调控芯片进行检查与维修。3、太阳能电池为薄膜电池,以减轻平台整体的质量。4、所述的天线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平台的远程调控和通讯,并能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基站。5、所述的GPS导航定位仪对平台进行导航与定位。6、所述的摄像头为全景摄像头,可对平台周围环境情况和平台进行监测。7、所述的风力传感器检测风速,反馈风速信息,传输到调控芯片,调控芯片调控风力发电机的折叠与展开,当风速大于1.2米/秒、小于7米/秒时调控芯片调节风力发电机叶片6、尾翼7展开,进行发电。8、所述的声纳可以测出平台到达的水域的深度,并探测平台运行中的障碍物,防止与障碍物相撞对平台造成损坏。9、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光能、风能,无需在水质正常水域泊位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质量较轻,一人即可完成平台的投放与回收;智能化程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1),其特征是:平台本体(1)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20)、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13)和第四支柱(8),平台本体(1)的内部有空腔(26),空腔(26)内装有蓄电池组(24)和调控芯片(25),平台本体(1)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电池(2)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14),防水电机(14)与均布在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下部的4台螺旋桨推进器(15)、蓄电池组(24)相连,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水质传感器(19),平台本体(1)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第一支柱(20)的顶部装有天线(21),第二支柱(3)的顶部装有GPS导航定位仪(22),第三支柱(13)的顶部底座(11)上装有向上的支杆(12),支杆(12)顶部装有摄像头(10),第四支柱(8)的顶部装有风力传感器(9),平台本体(1)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23)装有声纳(17),所述水质传感器(19)接调控芯片(25)的PA0、PA1脚,风力传感器(9)接调控芯片(25)的PA2、PA3脚,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接调控芯片(25)的PA4、PA5脚,天线(21)接调控芯片(25)的PA6、PA7脚,风力发电装置接调控芯片(25)的PC11、PC12脚,防水电机(14)接调控芯片(25)的PC6‑PC9脚,声纳(17)接调控芯片(25)的PC4、PC5脚,蓄电池组(24)接调控芯片(25)的Vref+、Vref‑脚,GPS导航定位仪(22)接调控芯片(25)的PA9、PA10脚,摄像头(10)接调控芯片(25)的PC14、PC15脚,构成自动监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1),其特征是:平台本体(1)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20)、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13)和第四支柱(8),平台本体(1)的内部有空腔(26),空腔(26)内装有蓄电池组(24)和调控芯片(25),平台本体(1)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电池(2)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24)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1)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14),防水电机(14)与均布在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下部的4台螺旋桨推进器(15)、蓄电池组(24)相连,平台本体(1)四个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水质传感器(19),平台本体(1)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第一支柱(20)的顶部装有天线(21),第二支柱(3)的顶部装有GPS导航定位仪(22),第三支柱(13)的顶部底座(11)上装有向上的支杆(12),支杆(12)顶部装有摄像头(10),第四支柱(8)的顶部装有风力传感器(9),平台本体(1)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23)装有声纳(17),所述水质传感器(19)接调控芯片(25)的PA0、PA1脚,风力传感器(9)接调控芯片(25)的PA2、PA3脚,水质取样检测装置(18)接调控芯片(25)的PA4、PA5脚,天线(21)接调控芯片(25)的PA6、PA7脚,风力发电装置接调控芯片(25)的PC11、PC12脚,防水电机(14)接调控芯片(25)的PC6-PC9脚,声纳(17)接调控芯片(25)的PC4、PC5脚,蓄电池组(24)接调控芯片(25)的Vref+、Vref-脚,GPS导航定位仪(22)接调控芯片(25)的PA9、PA10脚,摄像头(10)接调控芯片(25)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功张中海郭常伟陈家顺王银玲胡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