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尔布专利>正文

一种挡墙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837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挡墙砌块,包括纵向型材,所述纵向型材的底部往上开设有凹部,所述纵向型材的顶部固设有用于嵌入上一砌块的凹部的凸部,所述凹部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所述纵向型材在凸部的旁侧至上往下开设有连通凹部的中间凹槽,所述中间凹槽内固设有用于将中间凹槽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隔板。该挡墙砌块的结构简单,通过凸部与凹部对嵌,堆叠简单方便;在中间凹槽内填充泥土可以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冲刷,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泥土中种植植物,可以形成比较美观的景观生态效应。

Retaining wall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taining wall block, including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concave part of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convex concave part for embedding a block, the concave part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convex part of the width of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 in the side convex portion of the first set down the middle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cave portion, the middle groove is fixedly arranged for the central partition groove is divided into at least two chamb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retaining wall block is simple, through the concave portions and protruding portions of the block, the stack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illed with dirt in the middle of the groove can protect the soil, reduce water erosion, effectively control soil erosion; planting plants in the soil, can form the beauty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墙砌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墙砌块。
技术介绍
填挖工程、河岸、堤坎等防护型式主要有挡墙和铺面结构。传统的砌块结构复杂,砌块将斜坡或墙面覆盖起来,虽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但是水也很难渗入土中,阻碍水土交流;部分砌块具有裸露的孔隙,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水流的冲刷下水土保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挡墙砌块,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墙砌块,包括纵向型材,所述纵向型材的底部往上开设有凹部,所述纵向型材的顶部固设有用于嵌入上一砌块的凹部的凸部,所述凹部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所述纵向型材在凸部的旁侧至上往下开设有连通凹部的中间凹槽,所述中间凹槽内固设有用于将中间凹槽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隔板。优选的,所述纵向型材包括前部、后部、顶部、底部以及两端部,所述凸部由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组成,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顶部衔接端之间经圆弧面衔接,所述第一倾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后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前部侧倾斜。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的,所述纵向型材在近后部侧水平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的下部衔接的第一定位平面,所述纵向型材在近前部侧水平设置有与第二倾斜面的下部衔接的第二定位平面,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定位平面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凹部的内壁包括第一内斜面与第二内斜面,所述第一内斜面与第二内斜面的顶部之间经水平内平面衔接,所述第一内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后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内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前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内斜面的斜度与第一倾斜面的斜度相同,所述水平内平面与纵向型材的底部之间的竖直高度和凸部的顶部与第一定位平面之间的竖直高度相同,所述凹部的最大宽度大于凸部的最大宽度。优选的,所述纵向型材的前部至上往下往后部侧倾斜,形成一倾斜前面,所述倾斜前面的底部与第二内斜面的底部汇合,汇合处形成高度大于纵向型材的底部的纵向定位线,所述水平内平面与纵向定位线之间的竖直高度和凸部的顶部与第二定位平面之间的竖直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纵向型材的后部至上往下往前部侧倾斜,形成一倾斜后面。优选的,所述中间凹槽位于第二定位平面上,所述中间凹槽的顶部贯穿第二定位平面,所述中间凹槽的底部贯穿凹部,所述中间凹槽的中部竖向固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中间凹槽分隔成两个用于种植植物的腔室。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腔室之间连通的水流通口。优选的,所述倾斜前面的上边缘开设有连通中间凹槽的槽条,所述槽条的顶部贯穿第二定位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挡墙砌块的结构简单,通过凸部与凹部对嵌,堆叠简单方便;在中间凹槽内填充泥土可以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冲刷,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泥土中种植植物,可以形成比较美观的景观生态效应。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砌块堆叠方式的构造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砌块堆叠方式的构造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砌块堆叠方式的构造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砌块堆叠方式的构造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砌块堆叠方式的构造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砌块堆叠方式的构造示意图三。图10为在图4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一。图11为在图4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二。图12为在图4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三。图13为在图4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四。图14为在图4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五。图15为在图7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另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一。图16为在图7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另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二。图17为在图7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另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三。图18为在图7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另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四。图19为在图7的堆叠方式下形成的另一种护墙的构造示意图五。图20为具有水流通口的砌块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纵向型材,2-凹部,3-中间凹槽,4-隔板,5-倾斜前面,6-倾斜后面,7-槽条,8-底部,9-端部,10-第一倾斜面,11-第二倾斜面,12-圆弧面,13-第一定位平面,14-第二定位平面,15-第一内斜面,16-第二内斜面,17-水平内平面,18-水流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0所示,一种挡墙砌块,包括纵向型材1,所述纵向型材的底部往上开设有凹部2,所述纵向型材的顶部固设有用于嵌入上一砌块的凹部的凸部,所述凹部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所述纵向型材在凸部的旁侧至上往下开设有连通凹部的中间凹槽3,所述中间凹槽内固设有用于将中间凹槽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隔板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型材包括前部、后部、顶部、底部8以及两端部9,所述凸部由第一倾斜面10与第二倾斜面11组成,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顶部衔接端之间经圆弧面12衔接,所述第一倾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后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前部侧倾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小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b。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型材在近后部侧水平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的下部衔接的第一定位平面13,所述纵向型材在近前部侧水平设置有与第二倾斜面的下部衔接的第二定位平面14,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定位平面的高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凹部的内壁包括第一内斜面15与第二内斜面16,所述第一内斜面与第二内斜面的顶部之间经水平内平面17衔接,所述第一内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后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内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前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内斜面的斜度与第一倾斜面的斜度相同,所述水平内平面与纵向型材的底部之间的竖直高度和凸部的顶部与第一定位平面之间的竖直高度相同,所述凹部的最大宽度大于凸部的最大宽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型材的前部至上往下往后部侧倾斜,形成一倾斜前面5,所述倾斜前面的底部与第二内斜面的底部汇合,汇合处形成高度大于纵向型材的底部的纵向定位线,所述水平内平面与纵向定位线之间的竖直高度和凸部的顶部与第二定位平面之间的竖直高度相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型材的后部至上往下往前部侧倾斜,形成一倾斜后面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凹槽位于第二定位平面上,所述中间凹槽的顶部贯穿第二定位平面,所述中间凹槽的底部贯穿凹部,所述中间凹槽的中部竖向固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中间凹槽分隔成两个用于种植植物的腔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腔室之间连通的水流通口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前面的上边缘开设有连通中间凹槽的槽条7,所述槽条的顶部贯穿第二定位平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干砌时,如图4、图5、图6所示,堆叠的下砌块的凸部嵌入上砌块的凹部,此时下砌块的第一倾斜面与上砌块的第一内斜面重合,上砌块的底部与下砌块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挡墙砌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型材,所述纵向型材的底部往上开设有凹部,所述纵向型材的顶部固设有用于嵌入上一砌块的凹部的凸部,所述凹部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所述纵向型材在凸部的旁侧至上往下开设有连通凹部的中间凹槽,所述中间凹槽内固设有用于将中间凹槽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型材,所述纵向型材的底部往上开设有凹部,所述纵向型材的顶部固设有用于嵌入上一砌块的凹部的凸部,所述凹部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所述纵向型材在凸部的旁侧至上往下开设有连通凹部的中间凹槽,所述中间凹槽内固设有用于将中间凹槽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的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包括前部、后部、顶部、底部以及两端部,所述凸部由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组成,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顶部衔接端之间经圆弧面衔接,所述第一倾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后部侧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至上往下沿着前部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材在近后部侧水平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的下部衔接的第一定位平面,所述纵向型材在近前部侧水平设置有与第二倾斜面的下部衔接的第二定位平面,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高度大于第一定位平面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内壁包括第一内斜面与第二内斜面,所述第一内斜面与第二内斜面的顶部之间经水平内平面衔接,所述第一内斜面至上往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尔布张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田尔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