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外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916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髋臼外杯。髋臼外杯包括杯体和外翻边沿,杯体具有开口端,在杯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钉的固定孔;外翻边沿由开口端朝向背离杯体的方向延伸,外翻边沿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外翻部和第二外翻部,在第一外翻部和第二外翻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钉的固定孔,第一外翻部由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一侧边缘向背离杯体的方向延伸设置,与髋臼上沿固定配合;第二外翻部由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二侧边缘朝向背离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坐骨固定配合,第一侧边缘背向第二侧边缘设置。通过固定钉可以将该髋臼外杯连接在髋臼窝周围的骨头上,以在髋臼上沿缺损较严重或骨缺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仍保持髋臼外杯与髋臼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Acetabular cu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cetabular outer cup. Acetabular cup comprises a cup body and a cup body ectropion edge and has an open end for fixing hole fixed nail is arranged on the cup body; the open end facing away from the ectropion edge of the cup body direc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part valgus valgus edges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the second turning part, in the first part and valgus the second turning pa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for fixing the nail, the first part from the first side edge eversion of the opening end of the cup body to deviate from the cup body extending along with the fixed and the acetabulum; the second turning part is composed of second side edge of the opening end of the cup body to deviate from the cup body the direction of extension, with sciatic fixation with the first side edge, back to the second side edge set. The fixed nail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acetabular cup around the acetabular bone, with serious defect or bone defect is more serious in the case of the acetabulum on the edge, still keep connection stability between acetabular cup and acetabulum foss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髋臼外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髋关节翻修
,尤其涉及一种在髋关节翻修手术中使用的髋臼外杯。
技术介绍
患者在完成髋关节置换后,由于诸多原因会造成关节功能丧失或疼痛(无菌性松动、关节不稳、骨溶解、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原因),通常需要进行髋关节翻修手术,以使肢体重新恢复正常,平衡肌群,恢复关节和假体的稳定性。关于髋臼骨缺损的分类主要有AAOS分类、Paprosky分类,Gustilo分类及Gross分类等,其中Paprosky分类,通过评估髋关节中心上移和内移的程度,泪滴破坏和坐骨的骨溶解程度等方面来确认。一般情况下,骨缺损不严重时,通常可以选用比原植入外杯直径较大的翻修外杯即可达到牢固的初始稳定,但如果骨缺损较为严重,则可能需要进行打压植骨技术,即使用自体或异体松质骨颗粒填充缺损区,使用髋臼锉反转进行压实后再选用大直径的髋臼假体植入。如髋臼上沿缺损较多时,则需要植骨后嵌入增强块或增强环。由于上述因素,通常会导致现有技术中的髋臼外杯稳定性较差。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髋臼外杯,以提高髋臼外杯与髋臼窝连接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髋臼外杯,其中,所述髋臼外杯包括球形的杯体和外翻边沿,所述杯体具有开口端,在所述杯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钉的固定孔;所述外翻边沿由所述开口端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外翻边沿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外翻部和第二外翻部,在所述第一外翻部和所述第二外翻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钉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外翻部由所述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一侧边缘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髋臼上沿固定配合;所述第二外翻部由所述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二侧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坐骨固定配合,所述第一侧边缘背向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孔为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的内壁与所述固定钉之间具有预定角度的自由旋转间隙,以使得所述固定钉能够在不同角度位置进入到所述角度调节孔中,所述预定角度为0-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钉包括钉头和与所述钉头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钉头与所述螺纹杆连接一侧的表面为球面;所述角度调节孔为球形孔,所述钉头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球形孔内,所述钉头的球面贴合于所述球形孔的内壁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一外翻部上设置有3个通孔,在所述第二外翻部上设置有2个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杯体和所述外翻边沿上的所述固定孔均为角度调节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贯穿所述固定钉的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内螺纹孔;所述固定钉还包括结构加强件和固定件,所述结构加强件一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钉的所述内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结构加强件的与所述安装端相对的一端能够延伸至骨外;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结构加强件的与所述安装端相对的一端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螺纹孔呈锥度设置,沿远离所述钉头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锥度为2°-3°;在所述螺纹杆的杆壁上设置有狭缝;所述狭缝沿所述螺纹杆的轴向设置,在径向方向上贯穿所述杆壁,以使所述螺纹杆形成为可撑开结构;所述结构加强件的所述安装端为尖端,所述结构加强件的直径与所述螺纹杆的内螺纹孔的最大直径相匹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钉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内螺纹孔内的安装内芯,所述安装内芯包括内芯头部和与所述内芯头部固定连接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呈锥度设置,以与所述螺纹杆的所述内螺纹孔的锥度相匹配;所述内芯头部设置有外螺纹,适宜于与所述钉头的所述内螺纹孔配合安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内芯头部远离所述插入部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横向凹槽,在所述钉头远离所述螺纹杆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器械安装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结构加强件远离所述安装端的一端。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髋臼外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髋臼外杯具有外翻边沿,且在该外翻边沿上设置有供固定钉穿过的固定孔,通过固定钉可以将该髋臼外杯连接在髋臼窝周围的骨头上,以在髋臼上沿缺损较严重或骨缺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仍保持髋臼外杯与髋臼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髋臼外杯与髋臼窝结合状态图。图2是图1中的髋臼外杯的结构图。图3是图1中的髋臼外杯的结构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固定钉与髋臼外杯组合图。图5是图4中的固定钉与髋臼外杯组合图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固定钉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杯体;2、第一外翻部;3、第二外翻部;4、固定孔;6、固定钉;71、插入通道;91、钉头;92、螺纹杆;10、固定件;11、结构加强件;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髋臼外杯与髋臼窝结合状态图。图2是图1中的髋臼外杯的结构图。图3是图1中的髋臼外杯的结构图。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髋臼外杯,髋臼外杯可以包括杯体1和外翻边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杯体1可以为半球形,但不以此为限,可以根据具体安装需要进行形状选择。继续参照图1和图3,其中,杯体1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如钛合金;杯体1通过不同的锁和方式,如卡和或锥度配合可配备聚乙烯、金属及陶瓷内衬,内衬内可以成型有半球形凹窝,用于容纳股骨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杯体1可以具有开口端,以供内衬通过该开口端置入到杯体1内。为了进一步提高髋臼外杯与髋臼窝连接的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杯体1上也可以设置有固定孔4,固定钉6可以通过该固定孔4将髋臼外杯固定于髋臼窝内。本专利技术中限定的半球是用于区分整球的,半球即指非整球,该半球既可以包括1/2半球,也可以包括1/3半球,还可以包括2/3半球,即只要是非整球,都属于半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在外翻边沿上可以设置有供固定钉6穿过的固定孔4,通过固定钉6可以将该髋臼外杯连接在髋臼窝周围的骨头上,以在髋臼上沿缺损较严重或骨缺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仍保持髋臼外杯与髋臼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继续参照图1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外翻边沿可以由开口端的边缘朝向背离杯体1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外翻边沿能够与髋臼窝周围的骨头进行配合以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外翻边沿上可以设置有供固定钉6穿过的固定孔4,以用于将杯体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髋臼外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髋臼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具有开口端,在所述杯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钉的固定孔;外翻边沿,所述外翻边沿由所述开口端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外翻边沿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外翻部和第二外翻部,在所述第一外翻部和所述第二外翻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钉的固定孔;其中,所述第一外翻部由所述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一侧边缘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髋臼上沿固定配合;所述第二外翻部由所述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二侧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坐骨固定配合,所述第一侧边缘背向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臼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具有开口端,在所述杯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钉的固定孔;外翻边沿,所述外翻边沿由所述开口端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外翻边沿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外翻部和第二外翻部,在所述第一外翻部和所述第二外翻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钉的固定孔;其中,所述第一外翻部由所述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一侧边缘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髋臼上沿固定配合;所述第二外翻部由所述杯体的开口端的第二侧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杯体的方向延伸,以与坐骨固定配合,所述第一侧边缘背向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外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孔为角度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孔的内壁与所述固定钉之间具有预定角度的自由旋转间隙,以使得所述固定钉能够在不同角度位置进入到所述角度调节孔中,所述预定角度为0-4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臼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包括钉头和与所述钉头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钉头与所述螺纹杆连接一侧的表面为球面;所述角度调节孔为球形孔,所述钉头可摆动地设置于所述球形孔内,所述钉头的球面贴合于所述球形孔的内壁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外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翻部上设置有3个通孔,在所述第二外翻部上设置有2个通孔。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髋臼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和所述外翻边沿上的所述固定孔均为角度调节孔。6.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希福朱晨董骧李文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