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式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67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9:20
一种可切换式插座,其由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和卡簧(A3)构成;其中: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二者沿轴线方向装配后通过卡簧(A3)连接为一体;固定插座(A2)构成如下:固定插座壳体(1)、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插孔组件(5)、8#屏蔽插孔(6)、密封管组件(8);滑动插座(A1)构成如下:滑动插座壳体(11)、界面封严体A(12)、密封圈(13)、插针绝缘体组件(15)、界面封严体B(16)。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切换操作简单方便,出错率极低;连接可靠性高,综合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式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和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式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应用实践中有些时候会用到有切换要求的电连接结构。但是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匮乏。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可切换式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便于进行切换操作,可靠性高的可切换式插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切换式插座由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和卡簧A3构成;其中: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二者沿轴线方向装配后通过卡簧A3连接为一体;一、固定插座A2的构成如下:固定插座壳体1、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20#插孔组件5、8#屏蔽插孔6、密封管组件8;其中:固定插座壳体1是布置在最外部的基础件,其为管状结构件;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上设置有孔状结构,用于分别放置预先压接各自相对应的导线后的下述各个结构: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插孔组件5和屏蔽插孔6;密封管组件8布置在屏蔽插孔6远离滑动插座一侧,且其与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配合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插孔组件5布置在同轴插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切换式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切换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切换式插座由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和卡簧(A3)构成;其中: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二者沿轴线方向装配后通过卡簧(A3)连接为一体;一、固定插座(A2)的构成如下:固定插座壳体(1)、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20#插孔组件(5)、8#屏蔽插孔(6)、密封管组件(8);其中:固定插座壳体(1)是布置在最外部的基础件,其为管状结构件;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上设置有孔状结构,用于分别放置预先压接各自相对应的导线后的下述各个结构: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插孔组件(5)和屏蔽插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切换式插座由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和卡簧(A3)构成;其中:滑动插座(A1)、固定插座(A2)二者沿轴线方向装配后通过卡簧(A3)连接为一体;一、固定插座(A2)的构成如下:固定插座壳体(1)、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20#插孔组件(5)、8#屏蔽插孔(6)、密封管组件(8);其中:固定插座壳体(1)是布置在最外部的基础件,其为管状结构件;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上设置有孔状结构,用于分别放置预先压接各自相对应的导线后的下述各个结构:插孔组件(3)、同轴插孔(4)、插孔组件(5)和屏蔽插孔(6);密封管组件(8)布置在屏蔽插孔(6)远离滑动插座一侧,且其与一体化的插孔绝缘体与封线体(2)配合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插孔组件(5)布置在同轴插孔(4)的轴线位置处;同轴插孔(4)布置在靠近整个固定插座(A2)的中轴线位置处且二者轴线平行或者重合;二、滑动插座(A1)的构成如下:滑动插座壳体(11)、界面封严体A(12)、密封圈(13)、插针绝缘体组件(15)、界面封严体B(16);其中:滑动插座壳体(11)是布置在整个滑动插座(1)最外围的基础结构件,其为管状结构件;插针绝缘体组件(15)布置在滑动插座壳体(11)的内腔中且二者同轴;插针绝缘体组件(15)远离固定插座(A2)的一侧布置有界面封严体B(16),插针绝缘体组件(15)靠近固定插座(A2)的一侧布置有界面封严体A(12);界面封严体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坤张永刚毕庆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