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654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及用途,该封装胶膜由封装层和反射层构成,封装层厚度为200~500μm,由第一主体树脂、改性助剂、紫外助剂、抗热氧老化剂和引发剂混合后,在60℃‑200℃熔融流延成膜制得;反射层厚度为5~200μm,由第二主体树脂、辅助树脂、第一填料、第二填料、改性助剂、稀释剂、紫外助剂、抗热氧老化剂和引发剂混合后,涂布到封装层表面后再经30℃‑150℃固化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产品性能优异,不仅为双面晶硅电池组件提供了有效的增益效果,也为单面晶硅电池组件增益型封装材料的成本优化提供了基础,同时为晶硅光伏组件在户外长期应用中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封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由于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由于生产工艺简便、制备过程安全性高、且复制性强,因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和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因其承接着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的作用。故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发电系统的质量和成本。从组成结构上,晶硅光伏组件一般由低铁钢化玻璃、前层封装胶膜、单片电池片、后层封装胶膜和光伏背板构成。其中封装胶膜位于电池片的两侧,起着保护电池片的作用。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平民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快,不仅表现在原辅材料的成本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及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由封装层、反射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厚度约为200~500μm,由60~90wt%第一主体树脂、0.5~30wt%的改性助剂、0.1~10wt%的紫外助剂、0.1~3wt%的抗热氧老化剂和0.1~3wt%的引发剂等混合后,在60℃‑200℃熔融流延成膜制得;所述第一主体树脂由乙烯与丙烯、丁烯、庚烯、辛烯、降冰片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单体共聚而得;所述反射层厚度约为5~200μm,由60~85wt%的第二主体树脂、3~30wt%的辅助树脂、3~30wt%的第一填料、0~20wt%的第二填料、0.5~10wt%的改性助剂、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由封装层、反射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厚度约为200~500μm,由60~90wt%第一主体树脂、0.5~30wt%的改性助剂、0.1~10wt%的紫外助剂、0.1~3wt%的抗热氧老化剂和0.1~3wt%的引发剂等混合后,在60℃-200℃熔融流延成膜制得;所述第一主体树脂由乙烯与丙烯、丁烯、庚烯、辛烯、降冰片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单体共聚而得;所述反射层厚度约为5~200μm,由60~85wt%的第二主体树脂、3~30wt%的辅助树脂、3~30wt%的第一填料、0~20wt%的第二填料、0.5~10wt%的改性助剂、0.5~20wt%的稀释剂、0~1wt%的紫外助剂、0.001~5wt%的抗热氧老化剂和0.001~5wt%的引发剂等混合后,涂布到封装层表面后再经30℃-150℃固化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树脂由羟基丙烯酸树脂、羟基封端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己内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配比混合组成;所述辅助树脂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丙烯酸型乙烯基酯树脂、聚氨酯型乙烯基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配比混合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射增益型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由0-40wt%的粒径在1um~40um范围的片状的湿法云母粉、滑石粉、煅烧高岭土、氧化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与0-40wt%的粒径在1um~50um范围的球状的玻璃微珠、陶瓷微珠、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硼、氧化锌中的一种与20-100wt%的粒径在0.2um~1.0um范围的钛白粉混合而成;所述第二填料粒径在5um~100um范围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粉、聚酰胺微粉、聚酯微粉、聚苯乙烯微粉、聚乙烯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维红侯宏兵王梁桑燕熊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