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所述箱体顶部为双层结构的箱顶,所述箱顶中间设有隔热空气层,所述箱体底部为一体化的底座;所述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底部对应的底座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冷却进出风口,所述底座下边沿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基础平台设置在地面上,与底座下边沿通过槽钢连接,所述基础平台侧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安装有百叶窗和防护网,所述底座正下方的地面下设置有电缆室,用于放置进出线电缆,所述进出线电缆通过所述底座与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箱顶的双层高空间结构、隔热空气层、冷却通风口的设置,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变压器自专利技术以来,发展至今,形成了欧美两大派系。由于供电标准和用电方式的不同,欧洲发展了预装式变电站(也称“欧式箱变”),而美国发展了组合式变压器(也称“美式箱变”)。由于预装式变电站安装在室外,有一大部分还安装在道路旁,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受外部温度和粉尘的影响最大,一旦箱变内的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变压器就无法工作,影响正常供电。另一方面,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空间设计不够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变压器容量较为固定,在小负荷用电时往往造成较大的损耗。同时预装式变电站安装在户外,对防潮、防腐、防盗的要求非常高,但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的防潮、防腐、防盗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装式变电站,旨在解决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空间利用率低、空载损耗大以及受外部温度和粉尘影响大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所述箱体顶部为双层结构的箱顶,所述箱顶中间设有隔热空气层,所述箱体底部为一体化的底座;所述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底部对应的底座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冷却进出风口,所述底座下边沿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基础平台设置在地面上,与底座下边沿通过槽钢连接,所述基础平台侧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安装有百叶窗和防护网,所述底座正下方的地面下设置有电缆室,用于放置进出线电缆,所述进出线电缆通过所述底座与箱体连接;所述高压室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高压室开关门,以所述高压室开关门为正面,所述高压室内依次并排设置有高压室进线柜、高压室第一出线柜以及高压室第二出线柜,所述高压室进线柜底部连接进线电缆,所述高压室进线柜、高压室第一出线柜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依次电连接,所述高压室第一出线柜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上部与所述变压器室的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室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低压室开关门,以所述低压室开关门为正面,所述低压室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所述低压室进线柜底部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以及电容柜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内分别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均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上部为计量室,下部设有抽屉式断路器;所述低压室出线柜上部设有交流电流表,下部设有塑壳断路器和第一刀开关;所述电容柜上部设有电容控制器,下部设有智能型电容和第二刀开关。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中,所述变压器内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单框呈等边三角形立体排列合拼而成。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中,所述变压器室内设置有自动投切的排风风机和数显温控器,所述排风风机与所述数显温控器连接。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中,所述箱体包括骨架和与所述骨架焊接的外壳,所述外壳为不锈钢钢板,最外层喷有汽车漆。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中,所述高压室开关门、低压室开关门以及变压器室开关门上分别设置有内置式门锁。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中,所述电缆室内壁设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厚度为20mm-30mm。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中,所述电缆室旁还设置有工作井,所述工作井侧壁设置有铁爬梯,所述工作井上方设置有工作井盖板,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通过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系统,通过箱顶的双层高空间结构、隔热空气层、冷却通风口以及通风口的设置,采用自然通风和强迫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通过分隔板将低压室分隔成多个封闭的“功能室”,合理分配各元器件,空间利用率得到极大地提高;通过立体卷铁芯的设置,使本技术具有极低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预装式变电站的低压室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箱顶;200、底座;300、低压室;301、低压室开关门;302、低压室门锁;303、低压室进线柜;304、低压室出线柜;305、电容柜;306、计量室;307、抽屉式断路器;308、交流电流表;309、交流电压表;310、第一刀开关;311、电容控制器;312、第二刀开关;313、智能型电容;314、塑壳断路器;400、变压器室;401、变压器室开关门;402、变压器室门锁;403、变压器;500、高压室;501、高压室开关门;502、高压室门锁;503、高压室进线柜;504、高压室第一出线柜;505、高压室第二出线柜;600、基础平台;601、槽钢;602、通风口;700、电缆室;701、水泥砂浆层;702、电缆支架;800、工作井;801、铁爬梯;802、工作井盖板;803、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300、变压器室400以及高压室500,所述箱体顶部为双层结构的箱顶100,箱顶100中间设有隔热空气层,形成空气对流,可以有效地防止了日光辐射,并达到隔热、排气降温的目的。所述箱体底部为一体化的底座200,保证了整个箱体的稳定性;低压室300、变压器室400以及高压室500底部对应的底座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冷却进出风口,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形成通风环境。如图5所示,底座200下边沿设置有基础平台600,基础平台600设置在地面上,优选地,基础平台600为水泥灌注而成,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基础平台600与底座200下边沿通过槽钢601连接,优选地,槽钢601灌注在基础平台600上,将底座200焊接在槽钢601上,使整个箱体可以非常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基础平台600侧面设置有通风口602,通风口602上安装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里侧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为滤网结构,既可防尘、防止小动物入内,又不影响空气流通。底座200上的冷却通风口与基础平台600上的通风口相配合,形成空气流通,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底座200正下方的地面下设置有电缆室700,用于放置进出线电缆,所述进出线电缆通过底座200与箱体连接。如图2和图4所示,高压室500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高压室开关门501,以高压室开关门501为正面,高压室500内依次并排设置有高压室进线柜503、高压室第一出线柜504以及高压室第二出线柜505,高压室进线柜503底部连接进线电缆,高压室进线柜503、高压室第一出线柜504和高压室第二出线505柜依次电连接,高压室第一出线柜504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505上部与变压器室400的变压器403电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低压室300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低压室开关门301,以低压室开关门301为正面,低压室300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进线柜303、低压室出线柜304和电容柜305,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所述箱体顶部为双层结构的箱顶,所述箱顶中间设有隔热空气层,所述箱体底部为一体化的底座;所述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底部对应的底座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冷却进出风口,所述底座下边沿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基础平台设置在地面上,与底座下边沿通过槽钢连接,所述基础平台侧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安装有百叶窗和防护网,所述底座正下方的地面下设置有电缆室,用于放置进出线电缆,所述进出线电缆通过所述底座与箱体连接;所述高压室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高压室开关门,以所述高压室开关门为正面,所述高压室内依次并排设置有高压室进线柜、高压室第一出线柜以及高压室第二出线柜,所述高压室进线柜底部连接进线电缆,所述高压室进线柜、高压室第一出线柜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依次电连接,所述高压室第一出线柜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上部与所述变压器室的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室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低压室开关门,以所述低压室开关门为正面,所述低压室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所述低压室进线柜底部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以及电容柜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内分别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均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上部为计量室,下部设有抽屉式断路器;所述低压室出线柜上部设有交流电流表,下部设有塑壳断路器和第一刀开关;所述电容柜上部设有电容控制器,下部设有智能型电容和第二刀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所述箱体顶部为双层结构的箱顶,所述箱顶中间设有隔热空气层,所述箱体底部为一体化的底座;所述低压室、变压器室以及高压室底部对应的底座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冷却进出风口,所述底座下边沿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基础平台设置在地面上,与底座下边沿通过槽钢连接,所述基础平台侧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安装有百叶窗和防护网,所述底座正下方的地面下设置有电缆室,用于放置进出线电缆,所述进出线电缆通过所述底座与箱体连接;所述高压室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高压室开关门,以所述高压室开关门为正面,所述高压室内依次并排设置有高压室进线柜、高压室第一出线柜以及高压室第二出线柜,所述高压室进线柜底部连接进线电缆,所述高压室进线柜、高压室第一出线柜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依次电连接,所述高压室第一出线柜和高压室第二出线柜上部与所述变压器室的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室在所述箱体侧面设有低压室开关门,以所述低压室开关门为正面,所述低压室内依次并排设置有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柜,所述低压室进线柜底部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以及电容柜依次电连接;所述低压室进线柜、低压室出线柜和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鹏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