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4334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管道,主管道的入口端用于连通室外,出口端用于连通室内,在主管道靠近出口端处设置有风机,主管道内部分隔形成除湿管道和旁通管道,除湿管道从入口至出口端依次间隔设置有外接供冷盘管、除湿机组、外接供热盘管,旁通管道的入口端、中间段、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除湿管道在外接供冷盘管和除湿机组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阀门、第三阀门之间一段旁通管道的第二阀门,除湿管道在除湿机组和外接供热盘管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一段旁通管道的第四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湿度环境下,可实现空气处理过程的温、湿度单独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空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潮湿地区、高散湿量建筑物全空气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夏季需要降温除湿,冬季需要升温除湿,过渡季需要等焓除湿。目前,应用于该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主要有三种:冷凝除湿空气处理系统、溶液除湿空气处理系统、转轮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冷凝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利用低温冷媒(冷冻水、制冷剂等)通过表冷器盘管,降低与之接触的湿空气温度,使之达到饱和状态后,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析出而进行除湿的方式。经表冷器冷却处理后,所处理空气的温度、含湿量均降低,接近于饱和状态。通常,为满足建筑物内温度控制参数要求,冷凝除湿后需做再热处理。溶液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利用盐溶液的吸湿性能--当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大于溶液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力时、水蒸气会由气相(空气中)向液相(溶液中)传递,随着质量传递过程的进行、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含湿量)减少,完成对空气的除湿过程。转轮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将涂有吸湿材料的纸等加工成蜂窝状的转轮,利用转轮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汽,实现对空气的除湿处理过程。溶液除湿空气处理系统与转轮除湿空气处理系统均利用材料的吸湿性能,要实现系统的连续运行,必须设置再生处理过程,设备尺寸较大,占用建筑空间较多,设备投资费用较高,应用受限。外接冷、热源盘管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可实现冷凝除湿空气处理过程,受外接冷、热源供应条件限制:外接冷源温度偏高,除湿能力不足;过渡季节,为节省运行费用,外接冷、热源停止供应等。在潮湿地区、高散湿量建筑物中采用外接冷、热源盘管的全空气处理系统也不能完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或系统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的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相关的
技术实现思路
,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其可实现空气处理过程的温、湿度单独控制,并能独立实现系统除湿处理,在外接冷、热源停止供应时,满足湿度控制要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入口端用于连通室外,出口端用于连通室内,在主管道靠近出口端处设置有风机,所述主管道内部分隔形成除湿管道和旁通管道,所述除湿管道从入口至出口端依次间隔设置有外接供冷盘管、除湿机组、外接供热盘管,所述旁通管道的入口端、中间段、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除湿管道在外接供冷盘管和除湿机组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阀门、第三阀门之间一段旁通管道的第二阀门,所述除湿管道在除湿机组和外接供热盘管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一段旁通管道的第四阀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管道的入口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新风口的第六阀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管道的入口端设置有用于连通回风口的第七阀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分别接有驱动其打开或关闭的驱动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技术采用冷凝除湿空气处理方式,将除湿机组与外接冷、热源盘管的全空气处理系统的组合,外接供冷盘管设置在除湿机组蒸发器前端,外接供热盘管设置除湿机组冷凝器后端。在除湿机组的蒸发器及冷凝器、外接供冷盘管、外接供热盘管的空气处理通道上设置旁通,降低不同运行工况下空气处理系统阻力。本技术在高湿度环境下,可实现空气处理过程的温、湿度单独控制,温、湿度控制精度明显提高;能独立实现系统除湿处理,在外接冷、热源停止供应时,满足湿度控制要求。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的入口端用于连通室外,出口端用于连通室内,在主管道1靠近出口端处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用以克服系统阻力,为实现全空气处理系统的空气循环提供动力。所述主管道1内部分隔形成除湿管道2和旁通管道3,所述除湿管道2从入口至出口端依次间隔设置有外接供冷盘管4、除湿机组5、外接供热盘管7,所述外接供冷/供热盘管用以冷却/加热处理空气,控制全空气处理系统处理空气的温度。所述除湿机组含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器)及动力与控制设备,能独立完成制冷循环,对空气进行冷冻除湿、再热处理,控制全空气处理系统处理空气的湿度。所述旁通管道3的入口端、中间段、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a、第三阀门c和第五阀门e,所述除湿管道2在外接供冷盘管4和除湿机组5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阀门a、第三阀门c之间一段旁通管道3的第二阀门b,所述除湿管道2在除湿机组5和外接供热盘管7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阀门c和第五阀门e之间一段旁通管道3的第四阀门d。所述主管道1的入口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新风口的第六阀门f和用于连通回风口的第七阀门g,主管道1可接回风口或新风口,实现内循环或外循环空气处理。所述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三阀门c、第四阀门d、第五阀门e、第六阀门f、第七阀门g分别接有驱动其打开或关闭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便于实现阀门开闭的自动控制。所述阀门根据处理空气的状态参数开启与关闭,用以选择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所述空气温(湿)度监控仪表与设备为系统配套设备,用以实现全空气处理系统的过程控制,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本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的各种运行工况下,阀门开关状态表如下:全新风工况运行:开启阀门a,c,e,f;关闭阀门b,d,g。从室外引入新风,不经过处理,直接通过风机送至室内。供冷盘管单独运行:开启阀门b,c,e,f,g;关闭阀门a,d。室外引入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经过供冷盘管冷却降温、除湿,通过风机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供热盘管单独运行:开启阀门a,c,d,f,g;关闭阀门b,e。室外引入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经过供热盘管加热升温,通过风机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除湿机组单独运行:开启阀门a,b,d,e,f,g;关闭阀门c。室外引入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经过除湿机组等焓降湿,再通过风机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供冷盘管、除湿机组联合运行:开启阀门d,e,f,g;关闭阀门a,b,c。室外引入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先经过供冷盘管冷却降温,再经过除湿机组等焓降湿,最后通过风机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供热盘管、除湿机组联合运行:开启阀门a,b,f,g;关闭阀门c,d,e。室外引入的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先经过除湿机组把空气降湿,再经过加热段把空气加热升温,最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的入口端用于连通室外,出口端用于连通室内,在主管道(1)靠近出口端处设置有风机(6),所述主管道(1)内部分隔形成除湿管道(2)和旁通管道(3),所述除湿管道(2)从入口至出口端依次间隔设置有外接供冷盘管(4)、除湿机组(5)、外接供热盘管(7),所述旁通管道(3)的入口端、中间段、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a)、第三阀门(c)和第五阀门(e),所述除湿管道(2)在外接供冷盘管(4)和除湿机组(5)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阀门(a)、第三阀门(c)之间一段旁通管道(3)的第二阀门(b),所述除湿管道(2)在除湿机组(5)和外接供热盘管(7)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阀门(c)和第五阀门(e)之间一段旁通管道(3)的第四阀门(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全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的入口端用于连通室外,出口端用于连通室内,在主管道(1)靠近出口端处设置有风机(6),所述主管道(1)内部分隔形成除湿管道(2)和旁通管道(3),所述除湿管道(2)从入口至出口端依次间隔设置有外接供冷盘管(4)、除湿机组(5)、外接供热盘管(7),所述旁通管道(3)的入口端、中间段、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a)、第三阀门(c)和第五阀门(e),所述除湿管道(2)在外接供冷盘管(4)和除湿机组(5)之间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阀门(a)、第三阀门(c)之间一段旁通管道(3)的第二阀门(b),所述除湿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焱林栋熙叶柏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