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31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包括灯头组件、灯筒与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第一正极、第二正极、第一负极、第二负极、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与电池,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通过第一导电件导电连接,第一负极与第二负极之间通过第二导电件导电连接,其中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以及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中的任意一组与灯头导电部导通时光源组件发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允许电池使用时无需区分正负极,从而可以避免因电池装反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伤设备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使用电池时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
技术介绍
直充式应急灯作为一种配备式的应急照明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电池是应急灯最为常见的电源供给装置,众所周知,电池包括正极与负极,其在使用时需要对正负极进行区分,如果电池装反,轻则导致应急灯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损伤应急灯,给实际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应急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应急灯,包括灯头组件,灯头组件包括有光源组件,以及灯头导电部;灯筒,灯筒与灯头组件连接;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安装在灯筒内,包括第一正极、第二正极、第一负极、第二负极、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与电池,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对应电池的正极设置且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对应电池的负极设置且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通过第一导电件导电连接,第一负极与第二负极之间通过第二导电件导电连接,其中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以及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中的任意一组与灯头导电部导通时光源组件发光。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包括触点,第一负极与第二负极包括导电板,导电板上设有通孔,触点设于对应导电板的通孔内,并通过一绝缘环隔绝其与导电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导电板平行设置,导电板之间形成存放电池的容置空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包括导电柱,作为第一导电件的导电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正极、第二正极导电连接,作为第二导电件的导电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极、第二负极导电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与第一正极导电连接的第一PCB板,第一PCB板上对应电池的正极设有导电凸起。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与第二负极导电连接的第二PCB板,第二PCB板上对应电池的负极设有导电弹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灯头组件还包括外壳、透光板与若干灯罩,光源组件包括基板与设于基板上的若干LED灯珠,灯罩与光源组件位于外壳内,透光板沿出光方向封闭外壳,LED灯珠与灯罩对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把手与设于把手上的控制开关,把手设于外壳之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设于灯筒底部的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导电部,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以及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中的任意一组与充电导电部导通时电池组件进行充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充电组件还包括充电PCB板,充电PCB板上设有充电接头,灯筒的端面上对应充电接头设有充电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电池时无需区分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可以避免因电池装反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伤设备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电池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参照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分解示意图与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101、透光板102、密封圈103、灯罩104、光源组件105、灯头PCB板106、灯头压板107、把手108、控制开关109、灯头导电部、灯筒200、电池组件300、充电板401、充电PCB板402与充电导电部。其中,外壳101、透光板102、密封圈103、灯罩104、光源组件105、灯头PCB板106、灯头压板107、把手108、控制开关109与灯头导电部构成灯头组件,充电板401、充电PCB板402与充电导电部构成充电组件。灯头压板107、灯头PCB板106、光源组件105、灯罩104、密封圈103与透光板102沿出光方向依次设于外壳101内,密封圈103嵌设在透光板102下表面的环槽内,用于实现透光板120与灯罩104之间的密封,本实施例中的透光板102为玻璃板,当然且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透光材料制成。光源组件105包括基板与设于基板上的若干LED灯珠,LED灯珠的数量与位置与灯罩104对应,且位于相应灯罩104的底部。把手108与控制开关109一体连接,把手108位于外壳101上便于用户握持。充电板401、充电PCB板402与充电导电部位于灯筒200的底部,充电PCB板402上设有充电接头,灯筒200的端部在对应充电接头的位置设有充电孔,此外,为实现对充电孔的保护,本技术还设有一保护盖500,该保护盖与灯筒200的底部连接以封闭充电孔。电池组件300位于灯筒200内,其一端通过灯头导电部与灯头组件导电连接,从而向光源组件提供电能,另一端通过充电导电部与充电组件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中电池组件的两端不作区分,任意一端均可作为电能的输出端或者充电端,为实现这一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电池组件做进一步说明。结合图3并参照图4,示出了电池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括第一正极301、第二正极302、第一负极303、第二负极304、第一导电件305、第二导电件306、第一PCB板307、第二PCB板308、弹簧309、绝缘环310与电池311。第一正极301与第一负极303对应电池的正极设置,第二正极302与第二负极304对应电池的负极设置,其中第二负极304与第二正极302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第一正极301与第一负极303相同,故以第一正极301与第一负极303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正极301为触点,第一负极303为导电板,导电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优选设于导电板的中心,触点放置于通孔内,其顶端优选从通孔内伸出,触点外套接有绝缘环310,从而实现触点与导电板之间的绝缘。作为第一负极303与第二负极304的导电板平行放置,导电板之间形成存放电池的容置空间。第一导电件305、第二导电件306在本实施例中为导电柱,其中作为第一导电件305的导电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正极301、第二正极302导电连接,作为第二导电件306的导电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极303、第二负极304导电连接,此外,导电柱也可以起到连接两端导电板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包括多个作为第二导电件3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组件,所述灯头组件包括有光源组件,以及灯头导电部;灯筒,所述灯筒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灯筒内,包括第一正极、第二正极、第一负极、第二负极、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与电池,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对应所述电池的正极设置且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对应所述电池的负极设置且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件导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与第二负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导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中的任意一组与所述灯头导电部导通时所述光源组件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组件,所述灯头组件包括有光源组件,以及灯头导电部;灯筒,所述灯筒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灯筒内,包括第一正极、第二正极、第一负极、第二负极、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与电池,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对应所述电池的正极设置且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之间相互绝缘,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对应所述电池的负极设置且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件导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与第二负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导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以及所述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中的任意一组与所述灯头导电部导通时所述光源组件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与第二正极包括触点,所述第一负极与第二负极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触点设于对应导电板的通孔内,并通过一绝缘环隔绝其与所述导电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平行设置,导电板之间形成存放所述电池的容置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区分电池正负极的直充式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包括导电柱,作为第一导电件的导电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第二正极导电连接,作为第二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广新张师佑金汨霞刘道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