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光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10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其中,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包括撑平机构、防护机构和锚座;防护机构包括框架和弹性网,弹性网设置在框架内;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框架的固定端用于与电梯井的一侧内壁面铰接,框架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多个搭接组件;与搭接组件匹配的多个锚座固定在电梯井的对侧内壁上,用于与搭接组件搭接,以承接防护机构。电梯防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电梯井内防护装置,以及设置在轿厢顶部的第一充气机构和设置在电梯井下的第二充气机构。一旦有人从电梯井坠落,撑平机构、第一充气机构或第二充气机构就会工作,为坠落人员提供缓冲,以降低发生生命危险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梯井内防护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城市中高楼林立,电梯也广泛的被运用于商场和居民住宅楼中。据统计,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都高居全球榜首。然而,电梯是复杂的机电设备,维保不及时,容易出现电梯事故,如轿厢骤停、厅门打开轿厢不在本层,从而人员坠落到电梯井的问题,此时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救援并排除故障,就可能出现事故,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电梯事故的发生,与设备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的不规范有关,也与电梯井内是否设置电梯井内防护装置或者设置的安防装置是否可靠有关。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一旦有人从电梯井内坠落,电梯井内防护装置打开,从而降低发生生命危险的概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包括撑平机构、防护机构和锚座;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框架和弹性网,所述弹性网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和电梯防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平机构、防护机构和锚座;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框架和弹性网,所述弹性网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框架的固定端用于与电梯井的一侧内壁面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搭接组件;与所述搭接组件匹配的所述锚座固定在电梯井的对侧内壁上,用于与所述搭接组件搭接,以承接所述防护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平机构、防护机构和锚座;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框架和弹性网,所述弹性网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框架的固定端用于与电梯井的一侧内壁面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搭接组件;与所述搭接组件匹配的所述锚座固定在电梯井的对侧内壁上,用于与所述搭接组件搭接,以承接所述防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上设置有沿框架延伸方向布置的线缆槽,用于电梯线缆通过;所述线缆槽将所述搭接组件分为第一搭接部和第二搭接部,且所述第一搭接部和所述第二搭接部上下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均包括第一卷筒、控制杆、锁舌、压簧、搭接件和锁扣;所述压簧和所述搭接件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卷筒内,所述搭接件上设有锁扣;所述锁舌的一端设有控制杆,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锁扣配合;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扣配合时,所述搭接件伸入所述第一卷筒内,并压缩所述压簧;两个所述搭接件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弹性网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内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固定端设有第二卷筒、卷轴和卷簧;所述卷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卷筒内,并与所述第二卷筒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卷簧缠绕在所述卷轴上,并与弹性网连接。5.一种电梯防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气机构、第二充气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杨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杨光杨建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