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Huizhou in the alley Lane Street transformation device structure.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cable through hole structure,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 b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tact 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outside the first mobile connection lamp structure, the first mobile link with the lights from side to side panel of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located below the seco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a first reinforcing plate in the first mobile connecting rod, with cross threaded ro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movement, and the use of fixed nut to the first mobile devic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tw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ll with solid operation, while the first side convex plate reinforcement can be used with building wall brick joint cooperation,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统建筑设施改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徽派建筑在我国建筑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街巷空间作为徽州传统聚落村落布局以及民居建筑环境的重要特色,是徽州古村落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针对徽州传统聚落内的民居街巷空间的认知和解读,有利于将徽州传统聚落民居街巷的多维度价值概念引申出来,进而对其所蕴含的多重文化、社会和历史价值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在徽州传统建筑的街巷中,窄巷深弄是较为常见的。小的巷道较主街道更加狭长,宽度一般在1.5米左右,最狭窄的巷道宽度仅为1米,垂直界面的高宽比一般在5到10米之间,相应的山墙为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安全和宁静,通常都不开窗,使得巷道从视觉和心理上显得更加狭长,尤其是晚上在窄巷中行走,显得十分昏暗,这就需要在窄巷中安装路灯。但由于窄巷的宽度有限,直接在窄巷中安装柱式路灯会占用巷内较多面积,而且会破环巷内的青石路面,如何在不破坏传统聚落内的建筑风貌的前提下,稳固的在窄巷内安装路灯,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利用支撑块与横梁螺纹杆的配合,利用第一移动连杆进行加固和路灯的安装,从而在不破坏传统聚落内的建筑风貌的前提下,稳固的在窄巷内安装路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包括支撑块、横梁螺纹杆、第一移动连杆:支撑块的上部纵向开设线缆通孔结构,支撑块的下部连接第一接触板结构,支撑块的横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包括支撑块(2)、横梁螺纹杆(5)、第一移动连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上部纵向开设线缆通孔(4)结构,所述支撑块(2)的下部连接第一接触板(3)结构,所述支撑块(2)的横向开设螺纹通孔结构;所述横梁螺纹杆(5)的的两端侧装设密封螺帽(6)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的一端开设螺纹通孔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的另一端的外侧连接路灯(13)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上与路灯(13)异侧的的面板上垂直装设第一固定连杆(9)和第二固定连杆(10),所述第二固定连杆(10)位于第一固定连杆(9)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连杆(9)和第二固定连杆(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加固板(11);所述横梁螺纹杆(5)的一端横向固定在一个支撑块(2)横向的螺纹通孔内,所述横梁螺纹杆(5)的另一端也横向固定在另外一个支撑块(2)横向的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带有螺纹通孔的一端装设在位于两个支撑块(2)之间的横梁螺纹杆(5)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包括支撑块(2)、横梁螺纹杆(5)、第一移动连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上部纵向开设线缆通孔(4)结构,所述支撑块(2)的下部连接第一接触板(3)结构,所述支撑块(2)的横向开设螺纹通孔结构;所述横梁螺纹杆(5)的的两端侧装设密封螺帽(6)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的一端开设螺纹通孔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的另一端的外侧连接路灯(13)结构,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上与路灯(13)异侧的的面板上垂直装设第一固定连杆(9)和第二固定连杆(10),所述第二固定连杆(10)位于第一固定连杆(9)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连杆(9)和第二固定连杆(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加固板(11);所述横梁螺纹杆(5)的一端横向固定在一个支撑块(2)横向的螺纹通孔内,所述横梁螺纹杆(5)的另一端也横向固定在另外一个支撑块(2)横向的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一移动连杆(8)带有螺纹通孔的一端装设在位于两个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凤全,王家骏,吕荃,姚晓洁,聂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