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72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该墙体包括:主体墙,主体墙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与上下层楼板滑动连接,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远离主体墙的那一端设有用于与楼板固定连接的端板,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与主体墙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主体墙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主体墙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相对楼板移动,上部连接件和/或下部连接件上预埋主管线槽。一方面,可实现土建、机电一体化预制墙体,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机电管线施工对土建的开洞影响,提高装配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可实现装配式墙体的自由移动拼接,可重复循环利用。

Assembled type wall of integrated electromechanical pipe lin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grated electromechanical pipeline prefabricated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wall comprises a body wall,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main wall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piec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floor sliding, connecting the upper member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piece on the end away from the main wall is provided with end plate for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floor, the upper connecting piece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end member relative to the main wall has a convex track, upper and lower body wall are provided with grooves matched with the convex orbit corresponding to the main wall, along the upper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floor movement, the upper connecting piece and / or lower connectors on the embedded main line slot. On the one hand, the prefabricated wall can be realized by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ipeline construction on the opening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and improve the assembly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ssembled wall can be freely moved and spliced, and can be repeatedly recyc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装配建筑领域,传统采用先土建装配后机电安装的装配式施工模式,在机电管线施工安装时,往往会对已施工完成土建进行开洞,开洞不但会影响美观,而且由于开洞需要大量的时间,会降低建筑的装配施工效率。此外,现有的装配式墙体通常混凝土固定,不能随意移动,改变位置,更不能重复利用,不但使用不方便,而且造成了建筑板材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机电管线施工对土建的开洞影响,提高装配施工效率,并可以装配墙体可以自由移动拼接,重复循环利用,节省建筑材料,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土建、机电一体化预制墙体,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机电管线施工对土建的开洞影响,提高装配施工效率,并可以装配墙体可以自由移动拼接,重复循环利用,节省建筑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包括:主体墙,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与上下层楼板滑动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远离所述主体墙的那一端设有用于与楼板固定连接的端板,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与所述主体墙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主体墙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相对楼板移动,所述上部连接件和/或下部连接件上预埋有主管线槽。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均为由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与一块竖向设置的竖向板连接组成的横截面呈“土”字形的结构,所述竖向板伸出水平板的部分作为所述外凸轨道,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中远离所述外凸轨道的那一块水平板作为所述用于与楼板固定连接的端板。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竖向板将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分隔成两个作为主管线槽的腔室。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位于上部连接件的主管线槽通过石膏装饰线条封闭,位于下部连接件的主管线槽通过踢脚线封闭。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端板与所述楼板通过膨胀螺栓、或锚栓固定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主体墙上预埋有支管线槽,所述支管线槽包括一根横向支管槽与至少一根竖向支管槽,所述竖向支管槽的上下端与对应的主管线槽相导通。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支管线槽分布于所述主体墙的一侧或者两侧面上。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支管线槽通过可拆卸式盖板封闭。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主体墙内具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墙体空腔,所述若干横向设置的墙体空腔沿着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墙内。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工厂预制主体墙、上部连接件以及下部连接件,在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中预埋一对主管线槽,在主体墙中预埋一支管线槽;步骤二,将预制主体墙、上部连接件以及下部连接件运输至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根据用户对墙体组合及空间分隔要求,在上下层楼板的选定位置对应固定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步骤三,将主体墙的上下端的凹槽分别滑入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的外凸导轨中,完成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的安装。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墙体包括主体墙,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与上下层楼板滑动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均预埋有主管线槽,所述主体墙上预埋支管线槽,从而实现土建、机电一体化预制墙体,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机电管线施工对土建的开洞影响,提高装配施工效率。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远离所述主体墙的那一端与对应的楼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与主体墙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主体墙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相对楼板移动,因此装配式墙体可以自由移动拼接,重复循环利用,节省建筑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主体墙、2-上部连接件、3-下部连接件、4-上部主管线槽、5-下部主管线槽、6-横向支管、7-竖向支管、8-石膏装饰线、9-踢脚线、10-可拆卸式盖板、11-凹槽、12-墙体空腔、13-楼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包括:主体墙1,所述主体墙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2和下部连接件3与上下层楼板13滑动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2与下部连接件3上远离所述主体墙1的那一端设有用于与楼板13固定连接的端板,所述上部连接件2与下部连接件3上与所述主体墙1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所述主体墙1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主体墙1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2与下部连接件3相对楼板13移动,所述上部连接件2和/或下部连接件3上根据需要预埋有主管线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连接件2和下部连接件3均预埋两根主管线槽,其中,位于上部连接件2的主管线槽为上部主管线槽4,位于下部连接件3的主管线槽为下部主管线槽5。一方面,由于所述装配式墙体包括主体墙1,所述主体墙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2和下部连接件3与上下层楼板13(即顶板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2和/或下部连接件3上预埋有主管线槽,可以实现土建、机电一体化预制墙体,能够较大程度降低机电管线施工对土建的开洞影响,提高装配施工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所述上部连接件2与下部连接件3上与主体墙1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所述主体墙1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主体墙1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2与下部连接件3相对楼板13移动,因此装配式墙体可以自由移动拼接,重复循环利用,节省建筑材料。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中,所述上部连接件2与下部连接件3均为由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与一块竖向设置的竖向板连接组成的横截面呈“土”字形的结构,所述竖向板伸出水平板的部分作为所述外凸轨道,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中远离所述外凸轨道的那一块水平板作为所述用于与楼板13固定连接的端板。本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与所述楼板13可以通过膨胀螺栓、或锚栓固定连接。上述结构的上连接部件与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墙,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与上下层楼板滑动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远离所述主体墙的那一端设有用于与楼板固定连接的端板,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与所述主体墙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主体墙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相对楼板移动,所述上部连接件和/或下部连接件上预埋有主管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墙,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与上下层楼板滑动连接,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远离所述主体墙的那一端设有用于与楼板固定连接的端板,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上与所述主体墙相对的那一端均具有一外凸轨道,所述主体墙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对应的外凸轨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主体墙能够沿着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相对楼板移动,所述上部连接件和/或下部连接件上预埋有主管线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件与下部连接件均为由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与一块竖向设置的竖向板连接组成的横截面呈“土”字形的结构,所述竖向板伸出水平板的部分作为所述外凸轨道,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中远离所述外凸轨道的那一块水平板作为所述用于与楼板固定连接的端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板将所述两块平行设置的水平板分隔成两个作为主管线槽的腔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位于上部连接件的主管线槽通过石膏装饰线条封闭,位于下部连接件的主管线槽通过踢脚线封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机电管线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卫国张栋鹏王红兵陈晓明贾宝荣龚明马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