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330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蛭养殖箱,包括网箱和位于网箱内部的产床,所述网箱包括网箱框架以及构成网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尼龙过滤网,所述网箱上底面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拉链控制闭合状态,所述网箱框架由可弯曲折叠的钢丝制成,所述产床置于在所述网箱下底面上,该产床可从网箱内部拿出。该养殖箱集水蛭养育、繁殖为一体。另外,其体积可以缩小,便于存放与携带。

Leech breed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ech breed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and a cage inside the bed in the cage, including nylon filter surfac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side of the cage and the cage of the cage on the bottom, th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zipper closed by the control, the cage the flexible wire made of folded, the table placed in the cage bottom surface, the bed can be pulled out from inside the cage. The culture box integrates leech breeding and breeding into one body. In addition, the volume can be reduced to facilitate storage and por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蛭养殖箱
本技术涉及水蛭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蛭养殖箱。
技术介绍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主要用来治疗跌打损伤、中风、闭经、漏血不止以及产后血晕等症状。药典上记载水蛭的功能是破血通经,消积散症,消肿解毒等。因此,发展水蛭养殖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目前,以水蛭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已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仅国内每年对水蛭干品需求就达数千吨,因此水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对水蛭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水蛭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入药需要。由此,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殖。现有的人工养殖均是以大田或水池为养殖环境,使用养殖箱进行养育。中国技术专利《水蛭养殖箱》(公开号:2927687;公开日:2007年8月1日)中了提供了一种水蛭养殖箱,该养殖箱包括一个带网眼的网状底和一个沿底边缘向上延伸的防逃网。在所述防逃网内壁的顶端设有向网中心延伸的凸起,用于防止水蛭逃跑。根据分析可知,该养殖箱的防逃性能差。由于水蛭的逃逸性较强,水蛭具有强有力的吸盘,通过其特有的尺蠖运动(即爬行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可轻松越过防逃网。特别是在下雨天,当防逃网比较潮湿,在水滴的作用下,水蛭的吸盘具有更强的吸附力,更容易逃跑,从而影响产量。另外,该养殖箱只能用于水蛭养育,不能用于水蛭繁殖,使水蛭养殖更加繁琐。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生态环保型水蛭养殖箱》(公开号:203353477U;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中提供了一种生态环保型水蛭养殖箱,该养殖箱体的上部不加盖,该养殖箱体箱体内有一尼龙过滤网,尼龙过滤网按照箱体形状设计,最上层由拉链控制闭合状态,用于防止水蛭逃逸。由此可知,该养殖箱体设计的尼龙过滤网可有效防止水蛭逃逸。但是其存在明显的缺点:第一,该养殖箱只能用于水蛭养育,不能用于水蛭繁殖;第二,该养殖箱无法折叠,体积大,不利于存放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作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蛭养殖箱,该养殖箱集水蛭养育、繁殖为一体。另外,其体积可以缩小,便于存放与携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蛭养殖箱,包括网箱和位于网箱内部的产床,所述网箱包括网箱框架以及构成网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尼龙过滤网,所述网箱上底面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拉链控制闭合状态,所述网箱框架由可弯曲折叠的钢丝制成,所述产床置于在所述网箱下底面上,该产床可从网箱内部拿出。进一步,所述产床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形,其侧面设有供水蛭进出的活动口,活动口高于水蛭养殖水面,该产床的表面设有防水层,用于防止水进入产床内部。进一步,所述网箱为圆柱形,所述网箱框架由设于网箱上底面的上圆环框架和设于网箱下底面的下圆环框架组成,所述上圆环框架连接有浮子,所述网箱下端设有沉子。进一步,所述沉子位于所述网箱下底面上,沉子为多个且沿所述下圆环框架均匀分布,沉子为铁块或者石块。进一步,所述浮子为多个且沿所述上圆环框架均匀分布,浮子为泡沫条或者玻璃浮球。进一步,所述上圆环框架上方还连接有挂绳,用于提拉或者悬挂所述网箱,所述挂绳包括一根母挂绳和多根子挂绳,子挂绳的一端连接母挂绳,另一端与所述上圆环框架连接,多根子挂绳与上圆环框架的连接点沿上圆环框架的周向分布。进一步,所述尼龙过滤网为100目尼龙过滤网。上述方案中,所述水蛭养殖箱包括产床和网箱。网箱用于养育水蛭,产床用于繁殖水蛭,即水蛭在产床中产卵,由此可知该养殖箱可将水蛭的养育和繁殖集为一体。传统的水蛭养殖技术中,水蛭的养育与繁殖是分开进行的。相对于传统的水蛭养殖技术,该养殖箱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使水蛭养殖变得更加简单。由于产床置于所述网箱下底面上,产床可以从网箱内拿出,用于收集水蛭的卵进行人工孵化。所述的网箱可进行折叠,便于存放与携带。将产床拿出后,网箱框架进行折叠,同时,尼龙过滤网随着网箱框架一起折叠,从而达到减小整体体积的作用。网箱框架由钢丝制成。钢丝便于弯曲,进行折叠。进一步,活动口的高度必须大于水的深度,产床必须具有防水功能,才能保证卵的正常孵化,从而提高水蛭的成活率。进一步,在拿出产床后,浮子可使网箱上端浮动。沉子使网箱下端沉底,从而使网箱在水中张开成形。进一步,通过100目尼龙过滤网进一步提高网箱的防逃性能。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将水蛭的养育和繁殖集为一体,节省了人力和时间。2.本技术所述的网箱可进行折叠,从而达到减小整体体积的作用,便于存放与携带。3.本技术便于对水蛭的卵进行收集。4.本技术可有效防止水蛭逃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产床位于网箱内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产床从网箱内部拿出之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水蛭养殖箱,包括网箱1、产床2、浮子3、沉子4和挂绳5。所述网箱1包括网箱框架11以及构成网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尼龙过滤网12。尼龙过滤网12。网箱上底面设有由拉链控制闭合状态的开口13。网箱框架11包括上设于网箱上底面的的上圆环框架112和设于网箱下底面的下圆环框架111。这里,网箱框架11由钢丝制成,其可任意弯曲折叠。所述尼龙过滤网12为100目尼龙过滤网。所述浮子3连接上圆环框架112,可使网箱1上端浮动。浮子3为多个且沿上圆环框架112均匀分布,浮子3选用泡沫条。所述沉子4连接下圆环框架111,用于使网箱1下端沉底。沉子4位于网箱下底面上,沉子4为多个且沿所述下圆环框架111均匀分布,沉子选用铁块。所述挂绳5连接在上圆环框架112上方,用于提拉或者悬挂网箱1,从而对水蛭养殖箱整体进行提拉或者悬挂。挂绳5包括一根母挂绳和多根子挂绳,子挂绳的一端连接母挂绳,另一端与上圆环框架112连接,多根子挂绳沿上圆环框架112的周向分布。所述产床2设于网箱1内部,产床2用于水蛭繁殖。产床2置于所述网箱下底面上。产床2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形,其侧面设有供水蛭进出的活动口,活动口高于水蛭养殖时的水面6,该产床的表面设有防水层。保证产床2内部不被水打湿,从而保证卵的正常孵化。上述实施方式所述水蛭养殖箱的具体使用方法:所述水蛭养殖箱用于在大田中进行水蛭养殖。在放养水蛭苗前两天,将网箱1消毒浸泡、冲洗干净后,将产床2置于网箱1内部并在网箱1内放入水蛭苗,产床2应装好适于产卵的土壤,投入适量饵料,通过拉链将开口13闭合,将网箱1放入大田中即可。如图3所示,产床2的活动口高于大田的水面6,保证土壤不被水打湿,从而保证卵的孵化率。平时定期投喂饵料、检查水蛭生长情况即可。待水蛭繁殖期产下卵后,可将产床2从网箱1内部拿出,将卵收集起来进行人工孵化,此时,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也可将产床2留在网箱1内部使卵自然孵化。水蛭成熟时,通过挂绳5将网箱1提出水面,通过拉链将开口13打开并拿出产床2后,倒出水蛭即可快速的收集。网箱1用完后,清洗干净晾干,可折叠缩小体积,方便携带。网箱1的折叠方法比较简单,将上圆环框架112和下圆环框架111叠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蛭养殖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蛭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和位于网箱内部的产床,所述网箱包括网箱框架以及构成网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尼龙过滤网,所述网箱上底面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拉链控制闭合状态,所述网箱框架由可弯曲折叠的钢丝制成,所述产床置于在所述网箱下底面上,该产床可从网箱内部拿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蛭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和位于网箱内部的产床,所述网箱包括网箱框架以及构成网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的尼龙过滤网,所述网箱上底面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拉链控制闭合状态,所述网箱框架由可弯曲折叠的钢丝制成,所述产床置于在所述网箱下底面上,该产床可从网箱内部拿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床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形,其侧面设有供水蛭进出的活动口,活动口高于水蛭养殖水面,该产床的表面设有防水层,用于防止水进入产床内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蛭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为圆柱形,所述网箱框架由设于网箱上底面的上圆环框架和设于网箱下底面的下圆环框架组成,所述上圆环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丹何虹荣孙静雯刘洪覃川杰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