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54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包括微处理器、无线充电模块、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天线,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天线依次连接,所述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无线收发器依次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与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无线充电模块使路由器的使用位置不再受限,且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结构简单,并且设置发光二极管作为充电的状态指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由器,具体涉及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
技术介绍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背板转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但是现有的路由器总是需要适配器为其充电才能正常工作,这导致路由器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必须设置在插座旁边,这使得路由器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路由器使用适配器,使其位置受限,目的在于提供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采用无线充电,使路由器可在有效距离内随意放置,均能使路由器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包括微处理器、无线充电模块、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天线,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

【技术保护点】
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无线充电模块、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天线,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天线依次连接,所述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无线收发器依次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与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振荡源、功放电路和发射电感线圈L1,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振荡源、功放电路和发射电感线圈L1依次连接,所述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电感线圈L2、能量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和充电电池,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无线充电模块、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天线,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无线收发器、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收发切换器、天线依次连接,所述收发切换器、低噪声放大器、无线收发器依次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与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振荡源、功放电路和发射电感线圈L1,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振荡源、功放电路和发射电感线圈L1依次连接,所述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电感线圈L2、能量转换电路、控制电路和充电电池,所述接收电感线圈L2、控制电路和充电电池分别与能量转换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电能发射模块通过发射电感线圈L1与接收电感线圈L2的互感无线传能与电能接收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充电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开关S1、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源BT1、开关S3、发光二极管LED1、单刀双掷开关、继电器J、电解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阻R1、电阻R2、电位器RP1、晶振FUSE、反向器F1、反向器F2、反向器F3、稳压管D3、MOS管Q1、三端稳压器IC1,所述开关S1的活动端口接交流电220V,其固定端口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两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级挂D2的阳极分别连接在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两端,二极管D1的阴极与继电器J连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在二极管D1与继电器连接的线路上,其负极同时连接变压器T1的中心抽头和开关S3的固定端,变压器T1的中心抽头和开关S3的固定端的连接点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继电器连接,其阴极与开关S3的固定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在二极管D1与继电器J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个固定端与电源BT1的正极连接,其活动端与电解电容C2的阳极连接,电解电容C2的阴极接地;电容C3并联在电解电容C2两端;三端稳压器IC1的输出端连接在电容C3与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的线路上,其接地端连接在电容C3与电解电容C2的负极连接的线路上,其输入端与电解电容C5的正极连接;晶振FUSE一端连接在电容C3与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发射电感线圈L1一端连接,发射电感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在MOS管Q1的漏极;电容C6一端连接在晶振FUSE与发射电感线圈L1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5的负极连接的线路上并共同接地;反向器F3的正向电源端连接在三端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缔客行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