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间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482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舞动装置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相间间隔棒,包括复合绝缘子、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复合绝缘子两端的联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联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夹持导线的线夹装置,其中,所述复合绝缘子至少有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与所述联接装置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通过复合绝缘子、对导线的相间距离进行无极调节的可伸缩装置和联接装置之间的活动连接,以及设于联接装置上的线夹装置将导线夹持固定,使得各相线间相间距离得到保持以产生相互抑制,减弱了导线的舞动幅度,并使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线路相与相之间的短路跳闸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间间隔棒
本专利技术属于架空输电线路防舞动装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间间隔棒。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线路是架设于地面上,利用绝缘子和空气绝缘的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若安装松动或者当表面覆冰,而所处环境的风力较大时,往往导致相间导线做不同方向的舞动,给输电线路带来了危害。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导线舞动给输电线路带来危害,通常在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上安装相间间隔棒。相间间隔棒是安装在两相导线之间或三相导线之间,由金具和护套构成的合成绝缘子,再在合成绝缘子上加装间隔棒组成的绝缘支撑。目前,上述方案的相间间隔棒只是机械的将各相线之间的导线连接起来,其各部分连接结构固定不动,不能有效的抑止相间导线之间发生舞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间间隔棒,旨在解决目前相间间隔棒只是机械的将各相线之间的导线连接起来,其各部分连接结构固定不动,不能有效的抑止相间导线之间发生舞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相间间隔棒,包括复合绝缘子、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复合绝缘子两端的联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联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夹持导线的线夹装置,其中,所述复合绝缘子至少有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与所述联接装置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通过复合绝缘子、对导线的相间距离进行无极调节的可伸缩装置和联接装置之间的相互活动连接,以及设于联接装置上的线夹装置将导线夹持固定,使得各相线间相间距离得到保持以产生相互抑制,从而使所述相间间隔棒能很好的满足输电系统要求的相间距离和分裂导线的弧垂,减弱了导线的舞动幅度,并使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线路相与相之间的短路跳闸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间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通过复合绝缘子、对导线的相间距离进行无极调节的可伸缩装置和联接装置之间的相互活动连接,以及设于联接装置上的线夹装置将导线夹持固定,使得各相线间相间距离得到保持以产生相互抑制,从而使所述相间间隔棒能很好的满足输电系统要求的相间距离和分裂导线的弧垂,减弱了导线的舞动幅度,并使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线路相与相之间的短路跳闸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相间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相间间隔棒100包括复合绝缘子1、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复合绝缘子1两端的联接装置3、以及设于所述联接装置3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夹持导线的线夹装置5,其中,所述复合绝缘子1至少有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7与所述联接装置3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相间间隔棒100,使得各相线间相间距离得到保持以产生相互抑制,从而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能很好的满足输电系统要求的相间距离和分裂导线的弧垂,减弱了导线的舞动幅度,并使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隙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线路相与相之间的短路跳闸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述复合绝缘子1在架空输送线路中起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引起跳闸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绝缘子1包括环氧玻璃纤维钢芯棒金具11及套设于所述环氧玻璃纤维钢芯棒金具11外的硅橡胶绝缘护套12,两者的组合使所述复合绝缘子1的抗拉强度高、重量轻并具有一定的韧性,抗撞击性好、不易破碎,并且具有耐污染、电压高等特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绝缘子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联接装置3,另一端连接所述可伸缩装置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联接装置3包括一端与所述可伸缩装置7转动连接的直角挂板31、连接于所述直角挂板31另一端的联板33,所述可伸缩装置7、所述直角挂板31及所述联板33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每两者之间以螺栓为中心轴产生相对转动。当风力过大,导线发生各个方向的舞动时,三个部件之间均可产生相对运动并相互制约,从而使得所述相间间隔棒100的安全稳定性更好,加强了所述相间间隔棒100的防舞性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装置7、所述直角挂板31及所述联板33之间也可以采用轴或者销钉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要能使三者之间能产生相对转动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夹装置5包括线夹本体51及夹设于所述线夹本体51内用于夹持导线的橡胶垫52,采用所述橡胶垫52夹持导线,根据橡胶可压缩、拉伸的特性,可使所述线夹装置5适用于不同截面的导线,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的通用性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夹装置5为四个,每一所述联板33上同时设置两个,分别采用螺栓连接于所述联接装置3上。具体的,同设于所述联接装置3上的两个所述线夹装置5间隔设置,这样,所述线夹装置5可应用于单导线和双分裂导线的情况。所述线夹装置5使同一相线的导线夹持住,并使导线之间产生一定的间距,使各相线间的导线舞动通过所述相间间隔棒100的相互抑制,减弱了导线的舞动幅度,并使导线间的空气间隙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线夹装置5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线夹装置5间隔设置于所述联接装置3上,这样,当相线较多时,可通过一个所述相间间隔棒100就可同时对多根导线加以固定,以减少成本。所述可伸缩装置7包括本体71及分别沿所述本体71的轴线方向插设于所述本体71两端的第一螺杆73和第二螺杆75,所述第一螺杆73和所述第二螺杆75可沿所述本体71的轴线运动。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杆73与所述复合绝缘子1通过螺栓连接,两者以螺栓为中心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螺杆75与所述联接装置3通过螺栓连接,两者以螺栓为中心轴产生相对转动。利用对所述第一螺杆73和所述第二螺杆75进行不同方向的轴向调节,使连接于其两端的物体之间的距离能根据所述可伸缩装置7进行调节。通过无极调节所述可伸缩装置7的长度,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可适用于不同间距的导线,并使导线的相间距离得到保持,进而抑制导线舞动的幅度,使导线间的空气间隙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可伸缩装置7为花篮螺丝。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装置7为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复合绝缘子1的两端。同时,当两个所述可伸缩装置7分别设于所述复合绝缘子1的两端时,两个所述直角挂板31的一端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联接装置3、另一端与所述可伸缩装置7通过螺栓形成可拆卸连接,方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其进行调节,能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应用于相对距离较远的相间导线之间,从而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的适用范围更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复合绝缘子1一端或两端同时设置多个串联起来的所述可伸缩装置7,以加长所述相间间隔棒100的长度,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通过复合绝缘子、对导线的相间距离进行无极调节的可伸缩装置和联接装置之间的相互活动连接,以及设于联接装置上的线夹装置将导线夹持固定,使得各相线间相间距离得到保持以产生相互抑制,从而使所述相间间隔棒能很好的满足输电系统要求的相间距离和分裂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相间间隔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绝缘子、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复合绝缘子两端的联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联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夹持导线的线夹装置,其中,所述复合绝缘子至少有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与所述联接装置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绝缘子、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复合绝缘子两端的联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联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夹持导线的线夹装置,其中,所述复合绝缘子至少有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与所述联接装置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绝缘子、所述可伸缩装置及所述联接装置之间依次形成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装置包括本体及分别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插设于所述本体两端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可沿所述本体的轴线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复合绝缘子、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联接装置分别通过螺栓连接。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京涛李东张文歌桑泉盛文刚高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